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泰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行政审批超时默认制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泰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州市行政审批超时默认制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泰政办发〔2022〕58号

税谱®提示:根据《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泰政发〔2024〕84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单位):


《泰州市行政审批超时默认制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泰州市行政审批超时默认制试点工作方案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部署,决定对全市总投资1亿元以上内资项目和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以下统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项目审批试行超时默认制,构建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审批闭环管理模式,形成强有力的倒逼机制,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质提效、落细落实、可行可感,全力打造时间最短、环节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政务环境,助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主要内容

超时默认制是指审批事项办理部门在超时默认审批时限内未能办结,视为该部门默认审批事项通过审批,并进入下一个审批流程,下一个审批事项的办理部门不得以缺少前置条件为由拒收,因超时默认审批产生的责任后果由超时默认的部门负责。对于已超时默认的事项,办理部门应当在超时默认之日起1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批通过的意见。具体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因办理部门自身责任(含对中介服务机构监管不到位的),无正当理由超过超时默认审批时限未能办结的;二是无正当理由对申请人的合法申请不予受理的;三是在超时默认审批时限内,审批结果未及时送达申请人的。

二、工作原则

1.坚持试点先行。超时默认制首先对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审批进行试点,条件成熟后再全面推开。

2.坚持上下联动。市、市(区)上下联动,建立健全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完善综合受理和项目审批机制,各层各级注重数据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联动,努力形成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

3.坚持提升效能。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每一个审批环节均对标全省承诺时限最短地区,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能。

三、审批时限

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纳入超时默认的审批事项共25项,各审批事项均确定超时默认审批时限(详见附件)。通过实施超时默认制,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

四、计时规则

1.全市所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必须通过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统一申请和办理。

2.市、市(区)行政审批部门对项目申请进行综合受理,同步推送给审批事项办理部门,以推送时间为计时起点,办理部门出具审批结果为计时终点。

3.对于项目工程规划、环评审批、安全审查、节能审查等专业性较强的审批事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相关办理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帮助申请人完成材料补正,逾期即开始审批计时。

4.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规定的听证、公示和专家评审等事项不纳入审批计时。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市相关审批事项办理部门要主动作为,加强沟通,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将工作情况报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由市、市(区)审批事项办理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超出上述规定的时间,纳入审批计时。

五、相关要求

1.建立帮办代办机制。由市、市(区)行政审批部门牵头,会同相关办理部门共同组建帮办代办服务“专班”,对全市所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靠前服务,确保每个项目至少两名帮办代办专员全过程服务。“专班”主要负责提供政策咨询,对各审批环节进行业务指导;与申请人及审批事项办理部门建立沟通渠道,并全程跟踪项目审批进展,提醒、催促相关审批经办人员在超时默认审批时限内办结申请事项;收集、统计、分析各办理部门办理情况等。办理部门要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熟悉项目审批业务人员充实帮办代办队伍;要根据不同审批业务类型,抽调相应业务骨干组成专家团队,为项目帮办代办提供强有力的业务支撑。

2.建立亮灯预警机制。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嵌入“亮灯”模块,对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审批实行全链条在线监督。对按时完成审批的事项亮绿灯;超时默认审批时限前一天还未办理的亮黄灯催办;超时默认审批时限前两个小时还未办理的亮红灯警示,并由市行政审批局跟进督办。

3.建立督查问责机制。市、市(区)行政审批部门要密切跟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流程,做好项目催办、督办、回访工作,建立“月通报”制度。市政府督查室会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审批事项办理部门审批质效和帮办代办情况等的督查,持续传递工作压力。出现一次超时默认的,由超时默认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约谈;出现两次以上超时默认的,将移送市效能办作为营商环境“蜗牛奖”线索。


附件


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审批事项超时默认审批时限清单


单位:个工作日

序号

事项名称

事项类型

办理部门

超时默认审批时限

工改系统承诺时间

法定时间

1

建设用地(含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

行政许可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1

4

30

2

建设工程(含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

6

10

30

3

规划核实、土地核验

行政确认

5

10

20

4

建设工程验线

其他行政权力

1

2

5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不含入海排污口设置审批,不含辐射建设项目)

行政许可

市生态

环境局

5

5

30/60

6

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

行政许可

4

10

30

7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或企业投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

行政许可/其他行政权力

市行政

审批局

1

5

20/10

8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

行政许可

2

9

20

9

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报建审批

行政许可

3

5

20



10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发放

行政许可

市行政

审批局

1

3

7

11

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核发

行政许可

4

5

20

12

市政设施建设类(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审批

行政许可

4

5

20

13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

行政许可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3

5

25

14

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

行政许可

7

8

15

15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或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抽查

行政许可

7

10

15

16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其他权力事项

1

2

15

17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

行政许可

1

5

6

18

建设工程档案验收

其他权力事项

2

8

15

19

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审批

行政许可

3

7

20

20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中介服务事项

7

10

15

21

砍伐城市树木、迁移古树名木审批

行政许可

4

5

20

22

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

行政许可

市城管局

1

5

20

23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

行政许可

市应急局

5

5

45

24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行政许可

5

8

20

25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行政许可

市水利局

3

9

20

备注:市(区)审批项目办理部门发生变化时,按实际办理部门执行超时默认制





关于《泰州市行政审批超时默认制试点(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工作方案》的解读
信息来源:市行政审批局发布日期:2022-12-19
为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市行政审批局研究起草了《泰州市行政审批超时默认制试点(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工作方案》。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关于起草情况

审批时限漫长、办事效率不高、审批手续繁多一直是企业的痛点和群众的槽点,也是提升审批服务效率的重点。为此,市委市政府在《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泰州市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年(2022)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推行超时默认制,市委朱立凡书记在市委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聚力做优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以流程再造推动审批提速,探索承诺时限内未办结事项“超时默认制”。按照市领导的要求,市行政审批局牵头起草了《工作方案(初稿)》,并征求各市(区)和相关实施部门意见。10月初,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考虑到全面推开有一定难度,决定先在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进行试点。10月底,对工作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再次征求意见,共收集意见11条,采纳有效意见3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浩专题听取情况汇报,并提出了明确要求。最终形成《工作方案》(送审稿),通过合法性审查,同时在市政府网站公开征求社会大众意见。12月13日经政务常务会议研究讨论通过。

二、主要特点

超时默认制,是指审批事项实施部门在超时默认审批时限内未能办结,视为该部门默认审批事项通过审批,并进入下一个审批流程,下一个审批事项的实施部门不得以缺少前置条件为由拒收,因超时默认审批产生的责任后果由超时默认的部门负责。对于已超时默认的事项,实施部门应当在超时默认之日起1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批通过的意见。

具体来说,有3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是对标全省最优。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涉及四个审批阶段(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阶段),25个审批事项,7个实施部门。所有审批事项均比照全省承诺时限最短地区,整个审批流程从原来的43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审批时限提速30%,比如规划核实、土地核验全省最短地区是常州5个工作日,我们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审批时限提速50%,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全省最短地区是扬州5个工作日,我们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至4个工作日,审批时限提速60%,建设工程档案验收全省最短地区是无锡,我们从原来的8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审批时限提速7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全省最短地区是徐州,从原来的9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审批时限提速78%。应该说有的审批事项时限压缩幅度较大,给今后的工作会造成很大压力,但这项工作得到了所有实施部门的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勇于争先、主动作为的精神状态。

二是着力完善机制。全市所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必须通过泰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统一申请和办理。建立健全帮办代办机制,加快推进综合办事窗口全覆盖,由市、市(区)行政审批局牵头,会同相关实施部门共同组建帮办代办服务“专班”,对全市所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靠前服务,确保每个项目至少两名帮办代办专员全过程服务。《行政许可法》明确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我们对补正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审批事项,要求相关实施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并指导申请人完成材料补正,其余审批事项均应当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正材料。

三是坚持自我加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听证、公示和专家评审等事项不纳入审批计时,但往往这些环节延误了项目推进的时间,因此,我们针对专家评审环节,制定专门的计时规则,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或审批事项,要求市相关实施部门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并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由市、市(区)实施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或审批事项,原来没有时间限制,这次明确15个工作日内完成。

三、关于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工作方案》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总体要求,包括导语、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导语部分强调了目的意义。工作目标部分主要提出了全力打造时间最短、环节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政务环境,助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目标定位。工作原则部分主要强调了三个“坚持”(坚持试点先行、坚持上下联动、坚持提升效能)。

第二部分明确内容定义,包括主要内容、审批时限和计时规则。主要内容部分强调了超时默认制的定义,并说明了超时默认的三种情况。审批时限部分主要对涉及的25个审批事项确定了超时默认审批时限。计时规则部分明确了全市所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申请和办理的统一路径、审批计时的起点和终点以及纳入审批计时的特殊环节。

第三部分主要是重点举措。一是建立帮办代办机制。二是建立亮灯预警机制。三是建立督查问责机制。



来源:泰州市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