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人社规〔2022〕13号
税谱®提示:根据《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2023年12月26日》规定,现行有效
各区人力资源局,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各有关单位:2.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载体奖补项目评审标准
附件1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载体认定评审标准
一、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序号 |
评审内容 |
评审标准 |
参考分值 |
1 |
组织管理 |
建立了规范的培训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具体包括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及职责分工以及涉及培训、评价竞赛、资产(设备)、师资、学员、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
10分 |
2 |
设施设备 |
场地设施设备能满足同时开展100人的理论培训和技能训练要求;开展线上社会化培训的,应当具备功能完备的线上培训平台,线上培训平台须获得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等有效资质。 |
30分 |
3 |
师资队伍 |
具有符合培训要求的师资队伍,开展培训的每个专业(职业/工种/培训层次)须配备一定数量与培训层次相匹配的师资。 |
10分 |
4 |
培训成果 |
近1年稳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高级技能等级以上的培训人数占比较高;重视培训课程、培训标准和实训设备开发,具有一定的培训创新成果产出。 |
25分 |
5 |
校企合作 |
与行业、企业和院校广泛开展合作,建立了稳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系。 |
10分 |
6 |
社会效益 |
与本市或所在区技能培训重点工作契合度高或契合国家数字经济有关部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大、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效应。积极组织、开展、参与社会技能公益活动。 |
15分 |
采用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
|
二、技能大师工作室
序号 |
评审内容 |
评审标准 |
参考分值 |
1 |
技能大师 |
技能大师应当具备高超的技能水平并在带徒传技、技术攻关等方面业绩突出。 |
30分 |
2 |
工作团队 |
具有稳定的工作团队,成员包括培训、管理、技术研发等工作人员。 |
10分 |
3 |
管理制度 |
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和稳定的经费支持制度,包括培训(师带徒)、考核评价、技术攻关、资产(设备)、财务、激励等制度。 |
10分 |
4 |
设施设备 |
具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场所,工作室设施设备具备一定的先进性,能满足技术攻关创新、技艺传授、技术交流等需要。 |
25分 |
5 |
校企合作 |
与行业、企业和院校广泛开展合作,建立了稳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系。 |
5分 |
6 |
技能成果 |
近1年稳定开展技艺传承和技术攻关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
20分 |
采用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
|
三、乡村振兴技能工作站
序号 |
评审内容 |
评审标准 |
参考分值 |
1 |
组织管理 |
建立了稳定的组织架构,人员职责分工明确。 |
10分 |
2 |
管理制度 |
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培训、评价、资产(设备)、师资、学员、财务等制度。 |
10分 |
3 |
场地设施 |
场地设施设备应当满足年培训规模和培训相关职业(工种/培训层次)的需要。 |
30分 |
4 |
师资队伍 |
具有符合培训要求的师资队伍,开展培训的每个专业(职业/工种/培训层次)须配备一定数量与培训层次相匹配的师资。 |
10分 |
5 |
培养成果 |
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计划,近1年稳定开展涉农技能人才培训或转移就业培训,并具有培训课程、培训标准、培训设备开发能力也取得相应成果。 |
20分 |
6 |
站点设置 |
在本市农村、农业产区或者我市对口帮扶地区设立培训站点,定期组织各类技能培训。 |
20分 |
采用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
|
附件2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载体奖补项目评审标准
一、人才培养奖补项目
(一)十佳示范载体
序号 |
评审内容 |
评审标准 |
参考分值 |
1 |
管理运营 |
管理运营规范高效,包括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机构运营、经费使用管理等情况。 |
10分 |
2 |
基础设施 |
基础设施健全完备,包括培训场所规模、实训设施设备、线上培训平台等情况。 |
20分 |
3 |
师资队伍 |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包括队伍结构、教学管理、培训能力等情况。 |
10分 |
4 |
成果产出 |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包括课程开发、培训模式创新推广、新技术应用、训练设备研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的成效。 |
30分 |
5 |
培训规模 |
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训规模,包括年度培训量、培训层次、培训质量等方面的成效。 |
30分 |
采用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
|
(二)十佳培训项目
序号 |
评审内容 |
评审标准 |
参考分值 |
1 |
项目定位 |
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贴行业企业生产实际,培养高精尖缺技能人才,填补所在领域培训供给侧短板,缓解供求矛盾。 |
20分 |
2 |
培训能力 |
具有较强的培训服务能力,包括师资队伍、设施设备、培训研发、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供给、培训管理等软硬件能力。 |
25分 |
3 |
培训实施 |
培训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衔接紧密,注重工学一体、产教融合;培训实施规范高效,培训方案科学合理;注重培训过程和培训质量监管,建立个人培训档案。 |
25分 |
4 |
考核评价 |
评价方式与职业岗位的契合度高,评价标准与实际岗位需求一致,注重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综合能力评价。 |
10分 |
5 |
项目产出 |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包括人才培训规模、就业质量、推广价值等。 |
20分 |
采用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
|
(三)十佳创新课程
序号 |
评审内容 |
评审标准 |
参考分值 |
1 |
课程理念 |
体现“工作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可实现“知识、技能、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
20分 |
2 |
课程结构 |
学习任务源自岗位真实工作任务,能力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素养”,体现“资讯、计划、决策、实施、评价、反馈”完整的工作过程。课程评价标准采用真实的岗位任务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式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体现自评、互评等多元化评价。 |
15分 |
3 |
课程内容 |
培训内容要紧贴行业企业生产实际,涵盖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并能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标准”要求。 |
25分 |
4 |
课程实施 |
实施过程体现“教师主导、学员主体;任务引领、过程导向;小组学习、全体参与;个体互补、整体提升”,积极运用新的教育培训技术。 |
20分 |
5 |
课程效果 |
课程经过培训实施检验并得到有效推广,或取得相关权威机构的评价或认可。 |
20分 |
采用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
|
(四)十佳技改项目
序号 |
评审内容 |
评审标准 |
参考分值 |
1 |
项目管理 |
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程序执行,并按计划完成验收结项,项目档案材料完整。 |
10分 |
2 |
项目成果 |
项目解决了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中的瓶颈问题,在关键技术上有突破。 |
20分 |
3 |
成果应用 |
成果已在企业、行业应用推广,具有示范效应。 |
25分 |
4 |
经济效益 |
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
30分 |
5 |
社会效益 |
具有显著服务企业、产业、社会发展的效益,有助于节能环保、拓宽就业、技能人才培养等。 |
15分 |
采用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
|
(五)十佳公益活动
序号 |
评审内容 |
评审标准 |
参考分值 |
1 |
活动主题 |
活动主题鲜明,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接产业发展、技能人才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开展公益性培训、技能竞赛、座谈研讨、技能帮扶等技能人才培养相关公益活动。 |
20分 |
2 |
方案设计 |
活动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内容包括活动形式、组织实施、应急预案、后续跟踪等。 |
10分 |
3 |
服务能力 |
具有较强的公益活动服务能力,包括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精干的服务团队,团队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必要的场地设施等。 |
10分 |
4 |
活动效应 |
公益活动具有一定的规模,并能带动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
30分 |
5 |
社会反响 |
获得政府媒体的宣传推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能鼓舞带动更多单位个人从事本类公益活动。 |
30分 |
采用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
|
二、提质扩容奖补项目
序号 |
评审内容 |
评审标准 |
参考分值 |
1 |
项目定位 |
项目定位科学精准,所涉项目应当符合市或所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精尖缺技能人才,能填补所在领域培训供给侧短板。 |
20分 |
2 |
经费投入 |
经费投入充足合理,包括总投入,及投入项目明细比例等。 |
20分 |
3 |
项目管理 |
项目管理规范有序,包括管理制度建设、管理人员配备、历史建设项目完成度及运营情况等。 |
20分 |
4 |
培训能力 |
基础条件较为完备,包括现有场地、设备等条件与提质扩容奖补项目申请内容的匹配程度。 |
20分 |
5 |
项目产出 |
培训产出针对性强,包括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规模层次提高幅度。 |
20分 |
采用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