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规定的通知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规定的通知
穗国土规划规字〔2018〕6号

各相关单位:

现将《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反映。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

2018年7月17日

 

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州市城乡规划条例》、《广州市停车场条例》、《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凡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类建设项目或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总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非住宅类建设项目,应按照本规定进行配建或增建停车场(库)。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配建停车场(库)是指建筑物依据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标准所附设的面向本建筑物使用者和公众服务的供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的停车场。

第四条 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按照人口规模、土地开发强度、机动车保有量、公交服务水平和交通政策等因素制定,进行分区管理、合理布局。

第五条 停车配建指标实行分区域差别化管理,不同管理分区内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应按所在管理分区配建指标进行规划建设。

市行政区域内根据交通特征划分为A、B两个管理分区。A区范围包括4个区域:广州中心区,即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地区;黄埔区中心区,即广园快速路以南、天河区界以东、石化路以西、珠江岸线以北的地区;番禺区中心区,即市桥街东、西环路及市桥水道的围合区域;花都区中心区,即京广铁路以东,迎宾大道以南,天贵路以西,新街河以北的地区;B区范围为除A区以外的规划建设地区。管理分区划分见附图。

B 区范围内的重点区域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照总量平衡、资源共享的要求在附表的基础上综合确定各项目实际配建的停车泊位数量。

第六条 建设项目的停车配建指标应根据建筑物类型、项目所处停车规划管理分区、建设项目规模等进行取值,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具体指标值按照附表执行。

第七条 综合性建筑物具有两种以上主要功能,其配建停车泊位数量按各类建筑性质及规模分别计算后累计确定,在符合规定的配建停车泊位总数的前提下,可统一安排,合理布置。

总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且其次要功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20%以上的综合性建筑物,其配建停车泊位数量应当充分考虑共用停车泊位的设置,按照各类建筑性质及规模分别计算后总和的85%配置。

第八条 有50%以上的用地面积在已建成或已正式立项批准建设的城市轨道站中心500米范围内的办公及商业类建筑,按以下标准配建停车泊位:

(一)A区范围内的办公建筑可在附表基础上按85%的比例配建停车泊位,商业建筑可在附表基础上按90%的比例配建停车泊位;

(二)B区范围内的办公建筑可在附表基础上按90%的比例配建停车泊位,商业建筑可在附表基础上按95%的比例配建停车泊位;

(三)综合性建筑物不得在第七条基础上重复折减。

第九条 住宅、办公建设项目范围内的商场、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应按照配套设施的建筑物类型计算配建停车泊位数量。

第十条 建设项目应在用地范围的适当区域内增配装卸货泊位、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旅游巴士停车位、救护车位,具体指标值参照附表执行。

第十一条 建设项目应在方便使用的区域集中设置供访客临时使用的停车泊位,其中住宅类建筑物临时停车泊位占总配建停车泊位的比例为3%-5%。

第十二条 幼儿园、小学、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建筑物应按附表要求设置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少于5个的按5个设置,并结合场地整体方案统筹布局,不得占用道路用地。

第十三条 大型的展览馆、体育场馆、交通枢纽等对交通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可结合专项规划设计或交通研究,在附表的基础上综合确定配建停车泊位数。

第十四条 各类建筑物应配套无障碍停车泊位。总停车泊位数在100泊以下时应设置不少于1个无障碍停车泊位,100泊以上时应设置不少于总泊位数1%的无障碍停车泊位。

第十五条 机动车停车泊位以小型车为标准车型,核算配建机动车位数量时应换算成标准车型统计,换算系数为:微型车0.7,小型车1.0,中型车2.0,大型车2.5,铰接车3.5。

非机动车停车泊位以自行车为标准车型,核算配建非机动车位数量时应换算成标准车型统计,换算系数为:自行车1.0,人力三轮车2.5,助力车、摩托车2.5。

计算出的停车泊位不足1个的,按1个停车泊位计算。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配建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应在满足绿地率及城市景观要求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采用地面设置形式,方便使用。

第十七条 对于涉及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的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第十八条 新建住宅配建停车泊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新建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停车泊位比例不低于30%。国家、省、市另有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2018年 7月17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本规定实施前已取得规划批准文件仍然有效的,有关停车配建指标按照相关批准文件执行。
 
附件列表:

附件1.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一览表.doc

附件2.广州市停车配建指标管理分区图【见附件】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附件1

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一览表

建筑物

类型

分类(等级)

计算单位

机动车

非机动车

其他类型停车泊位

A

B

住宅类

商品房、自建住房

/100㎡建筑面积

1.0~1.2

1.2~1.8

1.0

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超过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时,超出部分每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大型居住区应结合出入口分散布置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每处不宜超过10个泊位。

公租房

/100㎡建筑面积

0.5~0.8

0.8

1.5

宿舍

/100㎡建筑面积

0.2~0.3

0.4

2

宾馆类

酒店、宾馆

/100㎡建筑面积

0.3~0.4

0.5

0.25

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

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旅游巴士停车位。

招待所

/100㎡建筑面积

0.1~0.12

0.15

0.25

l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办公类

行政办公

/100㎡建筑面积

0.6~0.8

1.2

0.7

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

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商务办公

/100㎡建筑面积

0.5~0.7

0.9

0.7

商业类

商场、配套商业设施

/100㎡建筑面积

0.5~0.6

0.8

1

l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

l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批发交易市场

/100㎡建筑面积

0.8~1.2

1.5

1

l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

l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大型仓储式超市

/100㎡建筑面积

1.0~1.5

2.5

1

l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

l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独立餐饮、娱乐设施

/100㎡建筑面积

1.0~1.5

2.5

1

l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

l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文化类

影剧院

/100座位

3~5

5

3

l200个座位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会议中心

/100座位

3~5

10

3

l200个座位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l500个座位应设置1个旅游巴士停车位。

博物馆、图书馆

/100㎡建筑面积

0.3~0.4

0.8

3

l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

l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l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旅游巴士停车位。

青少年宫

/100㎡建筑面积

0.4~0.5

0.8

3

l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

l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l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旅游巴士停车位。

展览馆

/100㎡建筑面积

0.4~0.6

0.8

2

l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

l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l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旅游巴士停车位。

体育类

体育场馆

/100座位

4~5

6

15

l500个座位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l1000个座位应设置1个旅游巴士停车位。

医院类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100㎡建筑面积

0.8~1.0

1.0

3

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

l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救护车位。

独立诊所

/100㎡建筑面积

0.6~0.8

1.0

3

l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疗养院

/100㎡建筑面积

0.3~0.5

0.5

3

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

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敬老院、福利院

/100㎡建筑面积

0.3~0.4

0.4

3

学校类

幼儿园、小学

/100㎡建筑面积

0.1~0.15

0.15

3

l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A区)或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B区)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l应设置1~3个学校巴士上落客车位。

中学

/100㎡建筑面积

0.1~0.15

0.15

8

大、中专院校

/100㎡建筑面积

0.5~0.8

0.8

5

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l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学校巴士上落客车位。

游览类

文物古迹、主题公园

/10000㎡占地面积

4~8

12~15

30

l10000平方米占地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l10000平方米占地面积应设置1个旅游巴士上落客车位。

一般性城市公园、风景区

/10000㎡占地面积

1~2

4~6

20

l20000平方米占地面积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超过2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时,超出部分每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l10000平方米占地面积应设置1个旅游巴士上落客车位;超过2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时,超出部分每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设置1个旅游巴士上落客泊位。

交通

枢纽类

汽车站

/1000名设计旅客容量

2~3

4

3

l400名设计旅客容量应设置1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客运码头

/1000名设计旅客容量

5~8

8

8

轨道交通车站

一般站

/100名远期高峰小时旅客

--

0.2

6~8

l设置1~2个临时接送车位(出租车上落客泊位)。

换乘站

--

0.3

3~5

枢纽站

--

0.4

4~6

工业

仓储类

工业厂房、仓储设施

/100㎡建筑面积

0.1~0.2

0.3

1

l(或)每100名职工应设置20个非机动车位。

l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超过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时,超出部分每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设置1个装卸货泊位。

附注:

1.   表中“建筑面积”无特别说明的,均指“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2.   公租房指政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包括政策性租赁住房),但不包括两限商品住房和部队、企事业单位自建住房等;

3.   新建学校按全部教学行政用房的建筑面积计算配套停车泊位数量,改扩建学校按新增教学行政用房的建筑面积计算配套停车泊位数量。

4.   表中“其他类型停车泊位数量”为指导性指标(幼儿园、小学、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建筑物应按第十四条规定执行),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规定》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8-07-18来源来源: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一、制定背景

2018年3月30日,《广州市停车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条例第十九条要求“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综合考虑人口规模和密度、土地开发强度、机动车保有量、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等因素,制定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建指标,并向社会公布”。

随着城市空间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州市的停车形势和停车政策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行的停车配建标准无法适应停车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为加强我市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配建指标的管理,急需制定《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二、适用范围及对象

《规定》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的规划建设。凡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类建设项目或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总面积大于的非住宅类建设项目,应按照本规定进行配建或增建停车场(库)。

三、主要内容和亮点

(一)细化停车地区差别供应,划定管理分区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客观上推动了城市建设密集区“边界线”的外移,城市中心区的实际范围进一步扩展,为更好的制定和执行停车配建指标,引导车辆在城市空间的合理分布,《规定》对停车配建指标管理分区进行调整,即扩大管理A区范围,用地面积由112平方公里增加到240平方公里,同时调整管理B区边界,将增城、从化纳入停车配建指标管理范围。停车配建指标管理分区如下:

A区范围包括4个区域:广州中心区,即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地区;黄埔区中心区,即广园快速路以南、天河区界以东、石化路以西、珠江岸线以北的地区;番禺区中心区,即市桥街东、西环路及市桥水道的围合区域;花都区中心区,即京广铁路以东,迎宾大道以南,天贵路以西,新街河以北的地区;B区范围为除A区以外的规划建设地区(含增城、从化)。

B区范围内的重点区域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照总量平衡、资源共享的要求在附表指标的基础上综合确定各项目实际配建的停车泊位数量。

(二)提升住宅、医院、学校等需求矛盾较大地区的配建标准

1、优化住宅类配建指标,管理A区按照1.0-1.2泊/100平方米建筑面积,B区按照1.2-1.8泊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设置,基本上能满足每个家庭拥有1-1.5个泊位。

2、提高医院类配建指标,管理A区范围由“0.5-0.7泊/100平方米建筑面积”提高为“0.8-1.0泊/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规定》也明确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建筑物应设置不少于5个临时性地面落客停车位,并不得占用道路用地,进一步方便居民就医。

3、完善幼儿园、小学等停车泊位设置要求,由“设置3-5个接送学生临时车位”调整为不少于5个接送学生临时车位,并将幼儿园、小学设置接送学生临时车位为强制要求,并应结合场地整体方案统筹布局,不得占用道路用地。

(三)公共交通站点周边配建指标适当折减,倡导综合建设项目车位共享,鼓励公交出行

考虑到停车需求的“错峰/共享”、公交高可达性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有50%以上的用地面积在已建成或已正式立项批准建设的城市轨道站中心500米范围内的办公及商业类建筑,A区范围内的办公项目可在基准标准的基础上按85%的比例配建停车泊位,商业项目可在基准标准的基础上按90%的比例配建停车泊位。进一步倡导公交出行。

综合性建设项目的配建停车场(库)在符合规定的配建停车泊位总数的前提下,可统一安排,合理布置。总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且其次要功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20%以上的综合性建筑物,其配建停车泊位数量应当充分考虑共用停车泊位的设置,按照各类建筑性质及规模分别计算后总和的85%配置。

(四)设置无障碍停车泊位,体现设施公平

各类建筑物应配套无障碍停车泊位。总停车泊位数在100泊以下时应设置不少于1个无障碍停车泊位,100泊以上时应设置不少于总泊位数1%的无障碍停车泊位。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