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条 精品奖励作品类型包括影视类、舞台艺术类、文学作品类、视觉艺术类等。奖励范围为在四川省立项,由四川省有关单位(机构、个人)独立或作为第一出品方创作出品,并拥有作品版权、评奖申报权和奖项荣誉权,在国家部委主题文艺创作工程中入选、在国家部委重要文艺奖项中获奖或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力的优秀文艺作品。
第十条 对电影、电视剧、舞台剧,按以下条件和标准予以奖励:
第十一条对其他文艺门类项目,在国家部委主题文艺创作工程中入选、在重要文艺奖项中获奖或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可纳入精品奖励范围,按以下条件和标准予以奖励:
第十二条 对符合精品奖励条件的优秀文艺作品,体现四川题材或主线、讲述四川人物故事的,在上述奖励标准基础上上浮30%。同一作品先后获得多个奖项的,按就高、不重复原则给予补差。对上述奖励中无对应条款又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文艺作品,奖励标准由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研究后报领导小组审定。
第四章 申报及审定
第十三条 每年9月底前,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按照行业归口管理原则,发布主管文艺门类重大文艺项目扶持申报指南和精品奖励收集通知,明确重大文艺项目支持重点和申报要求,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每年12月底前,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建立重大文艺项目动态遴选机制,组织开展归口管理文艺门类重大文艺项目评审遴选和精品奖励资格审核,并提出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方案,在部门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一般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提交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汇总,报领导小组审定。
经领导小组审定并按规定程序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批准后,财政厅会同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按照财政预算管理规定安排下达资金预算。
第十四条 申报流程:
(一)市(州)项目申报材料,经同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审核汇总后报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
(二)省直部门(单位)项目申报材料直接报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资产财务关系在省财政单列的省属国有文化企业项目申报材料,经集团公司严格审核后按照项目所属文艺门类报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
具体申报流程以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发布的年度申报指南或征集通知为准。
第十五条 申报材料:
重大文艺项目扶持申报材料主要包括:申报文件、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申报单位(机构)资质证明材料及项目针对性材料(包括剧本、版权证明材料、相关部门审核意见等)等。
精品奖励申报材料主要包括:申报文件、作品样本、获奖证明材料等。
具体申报条件和申报材料以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发布的年度申报指南或征集通知为准。项目申报单位(机构)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扶持和奖励:
(一)项目不符合党和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规定,或知识产权等存在争议;
(二)申报单位(机构)通过欺骗、剽窃、贿赂等不正当或非法手段获得奖项;
(三)申报单位(机构)正在进行影响该单位(机构)正常经营活动的重大诉讼或仲裁;
(四)申报单位(机构)涉嫌违法行为正在被有关部门调查,或被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列入经营异常企业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并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予以公示;
(五)其他不宜予以支持的情形。
第十七条 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依据本办法,建立分门类评审专家库并制定项目评审细则。评审细则应当明确评审原则、评审机构、评审要求、评审程序、评审纪律以及专家遴选程序、专家管理要求、重大文艺项目结项验收标准等。评审细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五章 资金使用与管理
第十八条 对获得扶持的重大文艺项目,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应与申报单位(机构)签订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协议,明确阶段扶持原则和结项验收标准,并建立项目绩效评估机制。
(一)当期因故需要调整推进计划,或因遇重大问题或不可抗力需要终止的,申报单位(机构)需按原申报途径报批。
(二)项目完成后,申报单位(机构)需及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结项验收申请。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对扶持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组织结项验收,结项报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十九条 扶持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坚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规范运作、强化监督、注重绩效的原则。申报单位(机构)使用扶持资金必须遵守国家财政、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完善管理制度,实行单独核算,做到用途清楚、账目明晰,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按照财政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奖励资金统一拨付各申报单位(机构),申报单位(机构)依法依规对奖励资金进行合理分配。
第二十条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和资金使用单位(机构)要切实履行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建立项目绩效评估机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按照职能职责,负责组织开展各自主管文艺门类扶持资金的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并将绩效评价报告报财政厅备案。财政厅将围绕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适时开展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绩效评价或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抽查,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结果将作为以后年度资金预算安排和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一条 项目申报单位(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挪用资金或不按规定履行相关义务,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有权追回扶持奖励资金、取消该单位(机构)申报资格,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对纳入扶持范围的重大文艺项目,未完成剧本评审论证而擅自开机(拍)、投排的,取消该项目扶持资格。
第二十二条 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单位)、财政部门及相关人员在项目和资金审批工作中,存在违反规定分配资金、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机构、项目)分配资金、擅自超出规定的范围或者标准分配资金等,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纪违法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权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财政厅、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局、省文联、省作协按职能职责分别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对票房收入5亿元以下电影的激励,以及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放的其他作品激励,按照《四川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对网络影视剧的绩效奖励按照《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奖励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其中,精品奖励适用于2020年及以后获得相关奖项的文艺作品。原由财政资金支持的相关文艺项目扶持奖励政策〔含省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自行制定的政策〕,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