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发布《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 )》的公告【全文废止】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5年第20号
税谱®提示:根据《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公布失效或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6年第10号)规定,全文废止
为进一步惩戒重大涉税违法行为,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规范税务机关执法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1号)精神,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制定了《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现予以发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2015年9月30日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
第一条 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公告
》 (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1号
)要求,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结合本省税收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全省各级国税局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布符合各层级公布标准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
第二条 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分级管理、统一规范的原则。
第三条 省、地市级国税局通过门户网站定期向社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同时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通过国税局公告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途径以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四条 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作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的国税机关应当对公布案件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负责。
第五条 省国税局审批公布全省各级国税局查结的符合下列标准的税收违法案件信息:
(一)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查补税款金额400万元以上,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二)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查补税款金额400万元以上的;
(三)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查补税款金额400万元以上的;
(四)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
(五)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虚开税款数额1000万元以上的;
(六)虚开普通发票,票面额累计5000万元以上的;
(七)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违法情节严重、有较大社会影响的。
第六条 全省各地市级国税局审批公布所在地市各级国税局查结的符合下列标准的税收违法案件信息。
(一)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地市国税局审批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标准如下:
1.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查补税款金额300万元以上,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2.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查补税款金额300万元以上的;
3.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查补税款金额300万元以上的;
4.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
5.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虚开税款数额500万元以上的;
6.虚开普通发票,票面额累计3000万元以上的;
7.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违法情节严重、有较大社会影响的。
(二)其余地市国税局审批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标准如下:
1.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查补税款金额200万元以上,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2.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查补税款金额200万元以上的;
3.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查补税款金额200万元以上的;
4.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
5.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虚开税款数额500万元以上的;
6.虚开普通发票,票面额累计3000万元以上的;
7.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违法情节严重、有较大社会影响的。
第五条、第六条所称“各级国税局查结的税收违法案件”,是指作出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且在法定期间内,当事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或者经行政复议或法院裁判最终确定效力的案件。
第七条 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公布其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组织机构代码、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性别及公民身份号码(隐去出生年、月、日号码段,下同),负有直接责任的财务人员姓名、性别及身份证号码;
(二)对自然人,公布其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
(三)主要违法事实;
(四)相关法律依据;
(五)行政处理、行政处罚情况;
(六)实施检查的单位。
对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负有直接责任的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税务机关可以依法一并公布其相关信息。
第八条 对按本公告公布的当事人,可依法采取以下措施:
(一)纳税信用级别直接判为D级,适用《
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D级纳税人的管理措施;
(二)对欠缴查补税款的当事人在出境前未按照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三)因税收违法行为,触犯刑事法律,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各级国税局可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规定,通知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限制其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四)对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各级国税局可以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向征信机构通报,供金融机构融资授信参考使用;
(五)对各级国税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罚案件的当事人,由执行法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惩戒措施;
(六)各级国税局根据实际情况依法采取其他严格管理的措施。
第九条 每季度终了后30日内,各级国税局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符合相应层级标准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
第十条 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自公布之日起满2年的,从公布栏中撤出。
第十一条 被公布的当事人对公布内容产生异议的,由作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决定的国税局负责复核和处理。
第十二条 本公告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级、本数。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关于《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的公告》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5-09-30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公告
》 (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1号
)发布了省级税务机关上报、税务总局审批,在各级税务机关门户网站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公布标准。《广东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粤国税发〔2014〕186号)明确了省国税局审批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的标准。为进一步做好全省税收“黑名单”制度的落实工作,严厉打击重大税收违法活动,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公告
》 (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1号
)授权,综合考虑广东各地市经济和税收规模以及近两年涉税大要案查处情况,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制定下发了《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有关工作事项的补充通知》(粤国税函〔2015〕709号),分类确定了符合地市国税局审批并在地市国税局门户网站公布的重大案件标准。
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具体是指什么?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总体要求,2014年7月4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公告
》 (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1号
)。2014年12月,国家税务总局又与国家发改委等20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发改财金〔2014〕3062号),上述两项文件奠定了税收违法“黑名单”的制度框架。形象的说,就是“一体两翼”模式,“一体”就是“黑名单”制度本身,“两翼”就是案件公布和联合惩戒。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确立,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规范税务机关执法行为,全面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
二、各级国税局公布的是什么类型和什么标准的案件?
税务机关公布的案件主要是达到一定涉案金额的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虚开普通发票等6类税收违法案件。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查补税款金额500万元以上的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税款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票面累计金额5000万元以上的虚开普通发票案件;抗税案件由于情节恶劣,因此,不受金额限制。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公布查补税款金额400万元以上的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税款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票面累计金额5000万元以上的虚开普通发票案件;抗税案件由于情节恶劣,不受金额限制。
广东省各地市国税局公布案件标准根据各地经济税收规模分类确定,其中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市国税局公布查补税款金额300万元以上的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税款金额500万元以上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票面累计金额3000万元以上的虚开普通发票案件;抗税案件由于情节恶劣,不受金额限制。其余地市国税局公布查补税款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税款金额500万元以上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票面累计金额3000万元以上的虚开普通发票案件;抗税案件由于情节恶劣,不受金额限制。
三、各级国税局将通过什么载体对外进行公布?
各级国税局主要通过其门户网站“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栏目向社会公布。同时,还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途径以及采取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四、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的频率和公布的期限是什么?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1号)规定,各级税务机关在每季度结束后30日内,都要公布一次案件信息。案件信息的公布期限为2年,案件自公布之日起满2年的,从公布栏中撤出,但税务机关在后台要予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