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意见

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意见

商商贸发〔2009〕515号

税谱®提示:根据《 商务部现行有效规章目录及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商务部公告2016年第69号规定,现行有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日用工业品流通连接生产、服务生产,满足消费、促进消费,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搞活日用工业品流通,有效引导生产、着力扩大消费,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完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日用工业品是指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为主要目的的工业制成品。日用工业品流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步较早、步伐较快的领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经济成份多元、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多样、流通环节减少”的流通格局,出现了一批充满活力的流通企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日用工业品流通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流通企业较少,连接生产与销售的功能薄弱;区域间产业结构失衡,应对价格波动与调节供求能力不足;批发体系重建进度较慢等。
    进一步完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需要,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保证市场繁荣和物价稳定,满足和方便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有利于流通业健康有序发展和全行业水平提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完善工业品流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尽快推进。

  二、完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
  总体要求。把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结合起来,在应对日用工业品流通突出矛盾的同时,推动解决流通体系中的机制和体制问题;把整体规划与局部推进结合起来,在完善产业规划和促进体系建设的同时,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把发挥政府部门作用与调动流通企业积极性结合起来,形成政府主管部门、流通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促进的合力;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在充分吸收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推动管理体制、经营业态和营销模式创新,形成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基本目标。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立政府有效监管与调控的管理体制,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培育大中小并存、节能环保、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推动经营理念、交易手段和营销方式创新,形成开放有序、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高效顺畅、城乡畅通,与我国商品市场体制、规模和结构相适应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

  三、完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主要任务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针对当前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从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批发功能、优化政策环境入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支持有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与拥有优秀品牌的生产企业紧密合作,发展总经销、总代理,促进工商、零供关系的稳定和谐。培育一批具有整合供应链的能力,组织化程度较高、分销能力较强,能够起到引导市场、指导消费作用的专业批发企业。推动大型流通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科学决策程序和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各种类型的流通企业做好、做强、做大。
  (二)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在重要集散地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辐射范围广,为全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日用工业品物流中心。改造一批集展示交易、信息集散、技术研发、物流配送功能于一体,对产业上下游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批发市场。完善具有较强收集、分析、预测、监控功能,为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共享的市场信息系统,加强具有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能力的商品储备应急设施。
  (三)强化批发功能与手段。积极培育全国性商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发挥市场集聚优势,增强商品吞吐能力和价格发现功能。完善和扩大各类批发市场的工业品物流配送体系,发挥第三方物流在批发市场的集聚和分流作用。合理设置生产企业的直销批发体系,减少流通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成本。充分发挥拥有批发和配送能力的大型物流企业或者拥有网络资源优势的大型零售企业的优势,面向社会提供批发服务;支持建立工业品共同采购和共同配送物流体系。
  (四)推动日用工业品流通创新。适应完善工业品流通功能和结构调整需要,全面引入现代管理思想和现代营销理念,创新交易手段和营销方式。建立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反馈消费信息,准确把握消费趋势,促进消费升级。积极推广流通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流通领域科技含量,建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日用工业品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实体经济与网上交易的有机结合,促进连锁经营、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共同发展。积极培育和推广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
  (五)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行业管理与指导,重视流通基础设施规划、产业政策制定与调整、市场法规和标准建设;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引导、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参与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流通从业人员素质和整体服务水平;加快流通领域和商务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商业信用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进一步优化完善工业品流通和政策环境,争取在关键领域实现政策突破。


商务部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五日
来源:商务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