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
附件1
采用投入产出法试点的行业(产品)扣除标准
一、乳制品
(一)扣除标准
产品类别 |
产品规格 |
耗用农产品种类 |
农产品单耗数量 (吨/吨)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0.1吨以下/每吨) |
生鲜奶 |
0.0335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0.1~0.2吨/每吨) |
生鲜奶 |
暂无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0.2~0.3吨/每吨) |
生鲜奶 |
0.2051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0.3~0.4吨/每吨) |
生鲜奶 |
0.3042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0.4~0.5吨/每吨) |
生鲜奶 |
0.3836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0.5~0.6吨/每吨) |
生鲜奶 |
0.6223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0.6~0.7吨/每吨) |
生鲜奶 |
0.6581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0.7~0.8吨/每吨) |
生鲜奶 |
0.7577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0.8~0.9吨/每吨) |
生鲜奶 |
0.8495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0.9~1.0吨/每吨) |
生鲜奶 |
0.9324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1.0~1.1吨/每吨) |
生鲜奶 |
1.0200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1.1~1.2吨/每吨) |
生鲜奶 |
1.1598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1.2~1.3吨/每吨) |
生鲜奶 |
1.2285 |
液体乳(牛乳) |
原乳添加量(1.3~1.4吨/每吨) |
生鲜奶 |
0.9777 |
乳粉(牛乳粉) |
全脂乳粉 |
生鲜奶 |
7.6833 |
(二)液体乳核定扣除标准说明:
1.产品规格是按照产品原乳添加量(包括奶粉)进行分类。
2.企业实际计算当期原乳可抵扣进项税额按照如下公式进行:
(1)当期原乳耗用数量 = 当期产品销售数量 × QUOTE QUOTE
(2)当期原乳可抵扣耗用数量 = 当期原乳耗用数量 - 当期结转销售成本奶粉耗用量
其中,当期结转销售成本奶粉耗用量,建议采用会计辅助科目进行数量核算,对应奶粉结转的销售成本,核算结转奶粉数量。
(3)当期原乳可抵扣进项税额 = 当期原乳可抵扣耗用数量 × QUOTE QUOTE 原乳平均购买单价 × QUOTE QUOTE
扣除率÷ QUOTE QUOTE
( 1 + 扣除率)
3.对于巴氏杀菌乳及超高温灭菌乳,采用全国统一扣除标准及扣除方法进行计算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
二、棉纺纱加工
产品名称 |
耗用农产品种类 |
农产品单耗数量 (吨/吨) |
粗梳(普梳)棉纱 |
皮棉 |
1.14 |
精梳棉纱 |
皮棉(二级) |
1.4 |
精梳棉纱 |
皮棉(一级) |
1.13 |
胚布 |
皮棉 |
1.15 |
备注:籽棉折算皮棉的比例为2.7吨:1吨
三、缫丝加工
产品名称 |
耗用农产品种类 |
农产品单耗数量 (吨/吨) |
生丝 |
干茧 |
3.3 |
备注:鲜茧折算干茧的比例为2.7吨:1吨
四、中药饮片加工
产品名称 |
耗用农产品种类 |
农产品单耗数量 (吨/吨) |
中药饮片(动物类) |
动物类中药材 |
1.08 |
中药饮片(根及根茎类) |
根及根茎类中药材 |
1.13 |
中药饮片(果核类) |
果核类中药材 |
1.09 |
中药饮片(花类) |
花类中药材 |
1.10 |
中药饮片(皮脂类) |
皮脂类中药材 |
1.14 |
中药饮片(全草类) |
全草类中药材 |
1.12 |
中药饮片(藤类) |
藤类中药材 |
1.10 |
中药饮片(叶类) |
叶类中药材 |
1.11 |
中药饮片(其他类) |
其他类中药材 |
1.10 |
五、骨制品(骨粒、骨粉)
产品名称 |
耗用农产品种类 |
农产品单耗数量 (吨/吨) |
牛骨粒 |
鲜牛骨 |
1.64 |
猪骨粉 |
鲜猪骨 |
1.55 |
六、瓜子生产
产品名称 |
耗用农产品种类 |
农产品单耗数量 (吨/吨) |
生瓜子 |
葵花籽 |
1.149 |
熟瓜子 |
葵花籽 |
1.109 |
七、猪小肠加工
产品 名称 |
耗用农产品种类 |
农产品单耗数量 |
备注 |
肠衣 |
猪小肠 |
3.16根/把 |
利用猪小肠同时生产肠衣及肝素钠的企业,适用此标准 |
肝素纳 |
猪小肠 |
891.34根/亿单位 |
|
肠衣 |
猪小肠 |
6.9根/把 |
仅生产肠衣的企业,适用此标准 |
肝素纳 |
猪小肠 |
792.9根/亿单位 |
仅生产肝素钠的企业,适用此标准 |
注明:猪小肠计量单位为“把”,肠衣计量单位为“100米/把”, 肝素钠计量单位为“亿单位”。
附件2
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区(县)税务局
税 务 事 项 通 知 书
税通 〔〕号
(纳税人识别号):
事由: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
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
通知内容:按照财税〔2012〕38号文件规定,核定你单位年度购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标准为。
你单位对税务机关核定的扣除标准有疑义或者因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自税务机关发布公告或者收到主管税务机关《税务事项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重新核定扣除标准申请,并提供说明其生产、经营真实情况的证据。
税务机关(公章):
年月日
附件3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申请表 |
||||||||||||||||||||||||||||||||
纳税人名称 |
纳税人识别号 |
经营地址 |
联系电话 |
法定代表人 |
财务负责人 |
主要经营范围 |
申请核定扣除方法 |
投入产出法 |
成本法 |
扣除标准申报情况 |
||||||||||||||||||||||
投入产出法 |
耗用农产品名称 |
数量 |
生产的产成品 |
数量 |
农产品单耗数量 |
|||||||||||||||||||||||||||
|
|
|
成本法 |
测算期间投入生产的农产品外购金额 |
测算期间生产成本 |
农产品耗用率 |
||||||||||||||||||||||||||
|
|
|
||||||||||||||||||||||||||||||
纳税人声明: 本表填报的数据保证真实、可靠、完整。 声明人(签章):
填表日期:年月日 |
||||||||||||||||||||||||||||||||
备注:1.计量单位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国家标准计量单位; |
||||||||||||||||||||||||||||||||
2.纳税人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申请按“投入产出法”或“成本法”核定扣除。同一企业原则上只能选择一种扣除方法。 |
||||||||||||||||||||||||||||||||
3.金额的计量单位为:元; |
||||||||||||||||||||||||||||||||
4.申请表中“投入产出法”或“成本法”相关栏次,需要纳税人填报的数据,根据主管税务机关制作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 额核定扣除工作底稿》中有关数据填报; |
||||||||||||||||||||||||||||||||
5.本表一式二份,纳税人和主管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 |
|
|
|
|
附件4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工作底稿(一)
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标准测算表(投入产出法) |
||||||||||||||
纳税人名称 |
|
纳税人识别号 |
|
|||||||||||
经营地址 |
|
主管税务机关 |
|
国标行业 |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测算数据所属期 |
年月——年月 |
|||||||||
产品(服务)名称 |
耗用的外购农产品名称/等级 |
期初农产品数量 |
本期购进农产品数量 |
本期完工产成品数量 |
本期完工产成品耗用农产品数量 |
测算农产品单耗数量 |
当期销售货物数量 |
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 |
测算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
凭票抵扣法下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
核定扣除法较凭票抵扣法差异额 |
核定扣除法较凭票抵扣法差异率 |
||
1 |
2 |
3 |
4 |
5=4/3 |
6 |
7 |
8=5×6×7×扣除率/(1+扣除率) |
9=5×6×7×农产品税率 |
10=8-9 |
11=1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纳税人声明: 本表填报的数据保证真实、可靠、完整。 声明人(签章):
填表日期:年月日 |
||||||||||||||
注:1、本表按照纳税人生产工艺流程,某周期生产的申报产品投入与产出的对应数据填报;2、购进农产品需区分等级;3、不同的产成品产品需逐一测算农产品单耗数量;4、计量单位选择国家标准计量单位;5、本表一式二份,纳税人和主管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 |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工作底稿(二)
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标准测算表(成本法) |
|||||||
|
|
|
|
|
|
单位:元 |
|
纳税人名称 |
|
纳税人识别号 |
|
主管税务机关 |
|
||
经营地址 |
|
国标行业 |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产品(服务)名称 |
|
||
测算数据所属期 |
耗用的农产品外购金额 |
生产成本 |
测算农产品耗用率 |
当期主营业务成本 |
营业利润 |
成本利润率 |
|
1 |
2 |
3 |
4=2÷3 |
5 |
6 |
7=6÷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纳税人声明: 本表填报的数据保证真实、可靠、完整。 声明人(签章):
填表日期:年月日 |
|||||||
1.本表第4、7栏数据保留小数点后4位,第5位四舍五入; |
|||||||
2.农产品外购金额(含税)不包括不构成货物实体的农产品(包括包装物、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和在购进农产品之外单独支付的运费、入库前的整理费用; |
|||||||
3.“生产(营业)成本”,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企业“产品成本”或“营业成本”的相关费用; |
|||||||
4.“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剔除农产品进项税额前,从库存商品科目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时,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借方发生额; |
|||||||
5.“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不包括其未耗用农产品的产品的成本; |
|||||||
6.本表一式二份,纳税人和主管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 |
附件5
成本法核定扣除企业实际耗用农产品进项税额调整表 |
|||||||||
|
|
|
单位:元(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
纳税人名称 |
|
纳税人识别号 |
|
||||||
经营地址 |
|
国标行业 |
|
主管税务局 |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所属年度 |
|
||||
产品(服务)名称 |
已申报抵扣农产品进项税额 |
实际耗用农产品外购金额 |
生产(营业)成本 |
农产品耗用率 |
当期主营业务成本 |
应抵扣进项税额 |
进项税额调整金额 |
营业利润 |
成本利润率 |
1 |
2 |
3 |
4 |
5=3÷4 |
6 |
7=6*5*扣除率/(1+扣除率) |
8=7-2 |
9 |
10=9÷6 |
|
|
|
|
|
|
|
|
|
|
|
|
|
|
|
|
|
|
|
|
纳税人声明: 本表填报的数据保证真实、可靠、完整。 声明人(签章): 填表日期:年月日 |
|||||||||
1.本表第3-10栏数据填报说明:纳税人实行核定扣除期实际不满一个年度的,以企业实际纳入核定扣除期起至该年度结束的数据为准; |
|||||||||
2.本表第2栏,根据纳税人调整所属年度内,按照核定扣除方法实际申报抵扣的农产品进项税额填报; |
|||||||||
3.本表第3、4、6、9栏数据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填写; |
|||||||||
4.本表第5、10栏数据保留小数点后4位,第5位四舍五入。 |
|||||||||
5.本表第7栏中的“扣除率”,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服务)的适用税率,如:餐饮企业为6%。 |
|||||||||
6.农产品外购金额(含税)不包括不构成货物实体的农产品(包括包装物、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和在购进农产品之外单独支付的运费、入库前的整理费用。 |
|||||||||
7.“生产(营业)成本”,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企业“产品成本”或“营业成本”的相关费用; |
|||||||||
8.“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剔除农产品进项税额前,从库存商品科目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时,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借方发生额; |
|||||||||
9.“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不包括其未耗用农产品的产品的成本; |
|||||||||
10.本表一式二份,纳税人和主管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 |
附件6
试点纳税人农产品期初库存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情况表
纳税人名称:(公章)税款所属期:单位:元 |
||||
纳税人识别号:所属行业:联系电话: |
||||
项目 |
需转出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
|||
期末库存农产品进项税额 |
期末库存半成品进项税额 |
期末库存产成品进项税额 |
进项税额转出合计 |
纳税人声明: |
本表填报的数据保证真实、可靠、完整。 |
||||
声明人(签章): |
||||
填表日期:年月日 |
||||
注:本表一式二份,纳税人和主管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 |
附件7
试点纳税人农产品期初库存增值税
进项税额分期转出情况表
纳税人名称:(公章)税款所属期:单位:元 |
||||
纳税人识别号:所属行业:联系电话: |
|
|||
转出计划 |
需转出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 |
|
||
XX年XX月 |
|
|||
…… |
|
|||
…… |
|
|||
…… |
|
|||
…… |
|
|||
进项税额转出合计 |
|
|||
纳税人声明: |
|
|||
本表填报的数据保证真实、可靠、完整。 |
|
|||
声明人(签章): |
|
|||
填表日期:年月日 |
|
|||
注:1.转出计划中所述“×月”为税款所属期; |
|
|
|
2.本表一式二份,纳税人和主管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