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区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台政办发〔2010〕69号
税谱®提示:根据《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台政办发〔2020〕48号 )规定,继续有效
税谱®提示:根据《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2022年8月26日)规定,继续有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台州市区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2010年第2次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六月二日
(此件公开发布)
台州市区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
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 157 号)、《关于印发〈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 价格〔2009〕1729 号) 和《关于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我省环境保护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7〕47 号) 等有关规定,结合 台州市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台州市区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含常 住人口、流动人口),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 中产生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包 括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和建筑垃圾、工程渣土、 餐厨垃圾。
生活垃圾处理费( 以下简称垃圾处理费) 由生活垃圾清扫收 集费、运输( 中转) 费和处置费组成。
第四条 垃圾处理费为公益服务性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各 区具体收费标准由各区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卫行政 主管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核准后执行。 台州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垃圾处理费收费标 准按照椒江区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执行。
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应当举 行价格听证。
垃圾处理费由国家和单位(集体)共同负担、个人适当负担。 收费标准应当按照补偿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 中转)、处置成 本,兼顾个人和单位(集体)、政府承受能力的原则核定。
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只包括生活垃圾运 输( 中转) 费和处置费,清扫收集费纳入物业管理费。
第五条 垃圾处理费收费主体为区环卫管理部门。 台州经济 开发区范围内由椒江区环卫管理部门收取。
第六条 垃圾处理费采取区环卫管理部门收取或者委托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收取的方式。
( 一)个人的垃圾处理费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收取或者委托代收。具体由各区人民政府研究确定。
( 二)城市建成区内单位的垃圾处理费由区环卫管理部门收 取; 城市建成区外单位的垃圾处理费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 道办事处) 收取。
( 三) 城市建成区内水果餐饮等流动摊点的垃圾处理费由区 环卫管理部门收取; 城市建成区外水果餐饮等流动摊点的垃圾处 理费委托乡镇(街道) 城管(环卫) 机构代收,未设立城管(环 卫) 机构的,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收取。
第七条 垃圾处理费实行定额收费与按量收费相结合的收费原则。
个人以户为单位,按实住人数和户籍登记人数相结合的办法,按月定额收费;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直(省 直) 驻台单位、驻台部队、服务性企业按在册人数按月定额收费; 生产加工性企业、市场、商场、个体工商户、餐饮娱乐业及其他 商业网点、客运单位等按经营面积或者生活垃圾产生量为主按月 收费; 水果餐饮等流动摊点按摊位按月收费。
按在册人数定额收费的单位,以上一年度末在册职工人数为 基数核定当年收费额; 按经营面积收费的单位,以实际营业面积 为基数核定收费额; 按生活垃圾产生量收费的单位,以上一年度 生活垃圾产生量为基数核定当年收费额。
城市建成区内个人垃圾处理费基数由街道办事处和区环卫 管理部门负责核定,单位垃圾处理费基数由区环卫管理部门负责 核定。城市建成区外个人和单位的垃圾处理费基数由乡镇人民政 府(街道办事处) 负责核定。
第八条 下列个人免收垃圾处理费:
( 一)烈属、五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
( 二)享受抚恤补助的人员;
( 三)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
( 四) 福利院、养老院职工。
烈属持《烈属证》,五保户、孤寡老人持《社区居委会(村委 会) 证明》,残疾人持《残疾证》,享受抚恤补助人员持《抚恤证》,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金领取证》,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办理垃圾处理费减免证。 垃圾处理费减免证每年审定一次。
第九条 区环卫管理部门应当到价格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收 费许可证,并同受委托单位签订委托收费协议书。
收费(代收)单位应当在收费场所公布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实行亮证收费。
第十条 垃圾处理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户存储,专项 用于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 中转) 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截留和挪用。
用于环卫事业的财政经费应当稳定增长,继续加大对环卫事 业的投入力度。
第十一条 市、区建设(环卫) 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负 责垃圾处理费收取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垃圾处理费按时 足额收取,防止重复收费、乱收费。市发改、税务、监察、审计、 工商、交通、卫生、城管(行政执法) 等部门及区相关部门要各 司其职,协同做好垃圾处理费的监管工作。
第十二条 垃圾处理费开始收取后,取消现行的 “门前三包 费”、 卫生费等有偿服务收费项目中包括的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 输( 中转)、处置相关收费。
第十三条 各县(市) 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办法。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 2010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现行有关收 费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