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人民政府批转市经委关于湖州市湖笔产业振兴工作方案的通知【全文废止】
湖政发〔2009〕25号
税谱®提示:根据《 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进一步支持湖笔产业高质量传承发展的若干意见》 ( 湖转升办〔2021〕1号)规定,全文废止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市经委关于《湖州市湖笔产业振兴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批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七月九日
湖州市湖笔产业振兴工作方案
市经委
(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一直以来以制作精良、品质优异而享誉海内外,是湖州值得骄傲的一项历史文化遗产。但随着书写习惯的变化和书写工具的更替,全国各地制笔业的兴起与竞争,湖笔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湖笔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确实需要大力扶持,实现振兴。
一、湖笔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一)发展现状及优势
到2008年底,湖州市从事湖笔生产的企业与个体经营户54家,08年全市生产湖笔418.86万支,完成销售收入2778.64万元,上缴税收190万元左右(其中:吴兴区74万元、南浔区116万元),从业人员499人,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其中:王一品603万元、善琏湖笔厂482万元、含山湖笔厂400万元、石淙湖笔厂156万元。经营规模最大的王一品斋笔庄08年,销售湖笔25万支,销售收入603万元,利润40万元,上缴税金72.3万元。生产规模最大的善琏湖笔厂年产毛笔60万支,销售收入482万元,利润20万元左右。
我市湖笔产业仍具有较强的优势。一是龙头企业继续保持较强竞争力。湖笔产业整体规模虽然不断萎缩,但湖笔龙头企业继续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据调查,2008年湖笔生产能力在10万支以上的生产企业11家,占整个湖笔生产企业的20.34%,湖笔产量占全部产量的56.58%,其中善琏湖笔厂、善琏含山湖笔厂、善琏湖笔四厂、王一品斋笔庄、善琏春风湖笔厂年产湖笔分别达73、60、34、25和24万支,龙头企业生产优势十分明显。湖笔主要定位在高档市场,高档毛笔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50%。王一品斋笔庄品牌位居全国前三位。二是品牌优势仍然突出。2003年湖州市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颁发的“中国毛笔之都”荣誉称号。2004年善琏镇荣获“中国湖笔之都”称号。从1994年起,“天官”牌、“双羊”牌湖笔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王一品斋笔庄获浙江省知名商号、“中华老字号”、“浙江省老字号”和“浙江省消费者(用户)公认质量诚信示范单位”;2006年,湖笔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有10人获湖州市工艺美术师职称; 有6人获湖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到目前,全市毛笔生产企业拥有注册商标23件,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2只、浙江省著名商标2件、市著名商标6件。
(二)面临的挑战
尽管湖笔在整个产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品牌优势,但由于江西等地毛笔产业崛起,我市湖笔产业创新能力的薄弱,以及营销模式的落后,湖笔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是传统地位面临挑战,市场影响力减弱。湖笔品牌在行业中仍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对用户的吸引力。但湖笔制作人因为没有站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去研究湖笔产业的发展,缺乏以一种创新的意识和开阔的胸怀去深入研究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和市场的新需求,只能更多地为各大名笔企业加工,湖笔的品牌影响力也逐渐减弱。二是文化传承面临挑战,经营模式亟待转变。如今毛笔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制笔人因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创新步履艰难。大部分经营户经营思维陈旧,只做上门订单,市场开拓意识淡薄,湖笔市场正在被江西笔蚕食。三是工艺创新面临挑战,产品标准受到冲击。由于受历史包袱的束缚,在工艺上难以突破, 2001年制定的湖笔地方标准对企业的约束性并不强,产品 “标准”受到冲击。四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制笔人才出现断层。传统手工作坊式的湖笔产业,因其学艺较难,工作辛苦,收入低微,地位不高等原因,青年人不愿入行,毛笔的从业人员年龄老化,40岁以下年轻的湖笔专业技工不足10人,而掌握技艺的老笔工大都进入退休阶段,整个行业人才青黄不接,制笔人才出现明显的断层。五是发展后劲面临挑战,发展空间受到制约。近年来原材料成倍涨价和工人工资的逐年上升,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产品价格上涨又受制于江西、安徽等地的竞争,造成我市大部分制笔企业利润微薄,缺乏后劲,难以进行研发和技工培养的投入。
二、湖笔产业振兴目标
按照强化品牌竞争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培养制笔技艺人才的总体思路,发挥我市湖笔产业的企业规模和品牌优势,化挑战为机遇,实现湖笔产业的振兴。我市湖笔产业的振兴目标是:经过5-8年的努力,实现湖笔产业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湖笔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保持产业、区域和企业竞争力的明显优势,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精品湖笔生产基地,毛笔市场占有率达到20%,其中高档湖笔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5%以上。培育5家年销售收入在300--1000万元的湖笔行业龙头企业。引导与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培育人才,力争培育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1只(件),浙江省名牌或浙江省著名商标2-3只(件)。培育关键工艺技术人才100名。
(一)产业竞争力
实现湖笔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形成一支湖笔产业的产品研发、设计和经营团队,培养一批湖笔传承和创新人才,充分挖掘湖笔的文化内涵,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湖笔产业发展,形成具有湖州特色的湖笔产业园区。发挥“天官”、“双羊”的品牌效应,抢占高档湖笔产品的市场制高点,高档湖笔的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50%上升到65%以上。
(二)区域竞争力
发挥湖州“中国毛笔之都”和善琏“中国湖笔之都”的区域品牌优势,形成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众多小企业配套协作的湖笔产业集群,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湖笔产业基地。
(三)企业竞争力
形成5家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培育国内销售收入最大的毛笔经营企业,企业品牌知名度在全国前三位中至少有一家,前五位中有两家。力争培育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1只(件),浙江省名牌或浙江省著名商标2-3只(件)。
三、配套政策
(一)强化组织领导。组建市湖笔振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经委、财政(地税)局、国税局、教育局、工商局、旅游局、质监局、文广新局、二轻总公司、南浔区、善琏镇等单位组成(见附件),下设办公室,主要是负责湖州市范围内湖笔行业指导、协调工作,统一部署,研究与协调政策,指导行业协会开展行业内的一系列具体工作。
(二)建立专项资金。从2009年开始,每年安排资金2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湖笔产业发展。其中,湖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资金安排100万元、湖州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50万元、南浔区政府配套资金50万元。湖笔企业(不含定额征税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上年实缴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三税地方留成部分(含区)补充专项资金。
(三)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组建湖州市湖笔行业协会,配备专业管理人才。协会在政府指导下开展工作,通过湖笔的历史文化整理和研究,组织湖笔推介宣传和经销活动,整合区域品牌优势,用好湖笔的证明商标,开展工艺、质量、产品创新、业内交流等方面的活动,为企业提供产品和市场信息,在政府与企业间搭建桥梁,反映企业诉求。政府委托协会做好行业管理工作,为了扶持协会的正常工作,每年在专项资金中拨付10万元工作经费。
(四)培育湖笔重点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对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以上,年实缴三税(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10万元以上,职工最低月工资1000元以上,湖笔质量抽查合格的企业可作为重点湖笔企业的准入条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有关部门和湖笔行业协会等组成评审组,评出湖州重点湖笔生产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一是重点湖笔企业的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政府所需湖笔,优先在重点湖笔企业中采购。二是重点湖笔企业和其产品可以进入市湖笔博物馆展示,其产品可以在湖笔博物馆销售。三是优先享受湖笔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及有关资助。四是对重点湖笔企业当年每新增本地湖笔产销量8万支并新增销售收入50万元的,奖励10万元,以此类推,年最高奖励50万元。五是重点湖笔企业实施联合、兼并和重组,所涉及的各项税费的地方留成部分,经审核批准后,给予全额返还奖励。
(五)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湖笔企业缴纳的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报经批准后,可给予减免。
(六)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鼓励湖笔生产企业加快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湖笔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湖笔产品。对企业当年厂房、工场、设备等投入20万元以上的,按实际投入的10%给予补助,年最高补助30万元。对开发出的新产品经市相关部门组织专家鉴定认可并取得显著实效的,给予每个产品3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专利(不含外观设计专利)的产品每个产品给予10万元奖励。
(七)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方式。鼓励企业参加湖笔文化节、接轨上海活动周及国际、国内各类展示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等活动,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鼓励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开拓市场。对企业参加市湖笔行业协会组织的展示展销活动,予以补助,参加国际展销每个标准展位补助50%,参加国内展示展销每个标准展位补助不超过5000元。对湖笔企业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专卖店的,每个专卖店一次性补助3万元。鼓励湖笔企业在善琏镇湖笔一条街开设专卖店,对在湖笔一条街开设专卖店,并经营一年以上的湖笔企业,一次性补助3万元。
(八)加大品牌创建扶持力度。对新获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司法认定除外)的企业除市政府规定给予奖励外,再奖励10万元;新获浙江省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知名商号的企业除市政府规定给予奖励外,再奖励5万元;新获湖州市名牌、湖州市著名商标的奖励2万元。对新获“中华老字号”的企业,除市政府规定给予奖励外,再奖励10万元。
(九)支持企业参与产品标准的制定。对毛笔生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主要起草或修订单位,除政府规定奖励外,国家标准再一次性奖励5万元;行业或地方标准再一次性奖励3万元。参与毛笔国家标准制定的企业,除政府规定奖励外再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参与毛笔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制定的企业,除政府规定奖励外再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
(十)强化湖笔产品质量管理。由湖笔振兴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南浔区政府、市质监、市工商、市经委、市文广新局等成员单位,对全市范围内的湖笔生产企业和经营场所开展产品质量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湖笔生产企业违反相关产品标准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标实不符、利用产品标识进行质量欺诈和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生产、加工和销售假冒伪劣湖笔产品的违法行为,着重对侵犯湖笔企业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冒充注册商标的行为进行查处。
(十一)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建立湖笔工艺人才队伍培育机制,传承湖笔传统工艺。经认定的市重点湖笔企业,在“水盆”、“择笔”关键工艺上招收新工,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一是企业在关键工艺上培养30周岁以下的新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上缴养老保险的,政府连续3年给予企业一定的人才培养补助资金,第一年每人每月1000元,第二年每人每月800元,第三年每人每月600元。二是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关键工艺名师,每带一名徒弟,给予名师一年600元的补助。
(十二)加大对湖笔传承人的保护。对新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分别给予10万元、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开展湖笔制作大师、湖笔传人、湖笔制作世家等评选活动,对新获得大师、传人、湖笔制作世家的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奖励。对70岁以上湖州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湖笔制作)、湖笔手工制作技艺传人并继续指导带徒的,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
(十三)开展行业内各类技术比武。结合本行业特点,行业协会每两年组织一次技术比武(竞赛)活动,对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获奖人员,作为评选湖州市湖笔制作工艺大师的准入条件。技术比武的经费在专项资金中列支。鼓励企业及个人参加省级以上作品评奖活动,对获得三等奖以上(不含鼓励、优胜奖)的企业或个人,给予1万元—0.5万元不等的奖励。
(十四)挖掘湖笔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湖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大湖笔旅游产品的开发,打好湖笔文化品牌,推进湖笔礼品和旅游互动。宣传湖笔文化,开拓文化市场,将湖笔文化纳入市本级旅游景点规划。对首次入选湖州市十大旅游商品的湖笔生产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
(十五)大力弘扬湖笔文化。加大湖笔文化的宣传力度,开展湖笔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文化。把湖笔文化列入湖州市地方教材,在全市小学开设湖笔书法课程,并确保一定的湖笔书法课时。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