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谱®提示:根据《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金经信产业〔2022〕171号)规定,.决定保留
各县(市、区)经信(商)局、建设局,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建设局: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对前文未提及的技术创新特色工作进行介绍,包括工作概况、进度、成效等。
附件3
金华市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
申报(评价)表
企业名称: (盖章)
填表日期:
、
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金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二二年四月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
|
||
通讯地址 |
|
||
主营业务 |
|
统计行业代码 |
|
企业负责人 |
|
联系电话 |
|
技术中心负责人 |
|
联系电话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件 |
|
联系传真 |
|
企业网址 |
|
报告年度 |
|
二、 企业及技术中心建设情况表
序号 |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数据值 |
1 |
企业结算收入总额 |
万元 |
|
2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 |
万元 |
|
3 |
企业总产值 |
万元 |
|
4 |
企业利润总额 |
万元 |
|
5 |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数 |
人 |
|
*6 |
技术中心人员数 |
人 |
|
*7 |
技术中心人员年收入总额 |
万元 |
|
8 |
企业职工总数 |
人 |
|
9 |
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 |
万元 |
|
10 |
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 |
万元 |
|
*11 |
一级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数 |
人 |
|
*12 |
技术中心高级职称人员数 |
人 |
|
*13 |
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 |
万元 |
|
14 |
近两年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 |
万元 |
|
*15 |
企业研发项目数 |
项 |
|
*16 |
近两年中长期研发项目数 |
项 |
|
*17 |
近两年产学研合作项目数 |
项 |
|
*18 |
企业有效专利数 |
项 |
|
*19 |
企业近两年授权专利数 |
项 |
|
*20 |
企业有效期内国家级工法数 |
项 |
|
*21 |
近两年获得省级工法数 |
项 |
|
*22 |
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全部有效期内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数 |
项 |
|
*23 |
近两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标准数 |
项 |
|
*24 |
近两年获市级以上建筑业示范工程数 |
项 |
|
*25 |
近两年获市级以上优质工程质量奖项数 |
项 |
|
*26 |
近五年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数 |
项 |
|
*27 |
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数 |
个 |
|
*28 |
近两年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项目数 |
项 |
|
*29 |
近两年BIM技术应用成果获市级及以上奖项数 |
项 |
|
注1:此表印鉴须与填写企业名称一致; 注2:报告年度指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报告年度。 注3:*号项目需提供相应的说明或证明材料 |
三、申请人(单位)承诺
本人郑重承诺:本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及所涉及的有关文件、证件、附件是真实、有效、合法的,复印件与原件是一致的,并对因申请材料虚假所引发的一切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 日期: |
四、认定评价意见
县(市、区) 经信主管部门 审查意见 |
|
县(市、区) 建设主管部门 审查意见 |
|
注:*号项目需提供相应的说明或证明材料(复印件),并依次与申报材料合并装订。
附件4
金华市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一、金华市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及评价要求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 级 指 标 |
分值 |
单位 |
评价要求 |
创新机制 (30) |
创新体系(8) |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效果 |
5 |
定性 |
较好 |
技术中心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
3 |
定性 |
较好 |
||
经费投入(12)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制度与执行情况 |
4 |
定性 |
较好 |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企业结算收入的比重 |
8 |
%或万元 |
≥0.2或不小于200万元 |
||
人才投入 (10分) |
技术中心人员年人均收入与企业职工年人均收入之比 |
5 |
% |
≥1.2 |
|
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占研发经费比重 |
5 |
% |
≥1.5 |
||
创新过程 (30) |
队伍建设 (9分) |
一级注册执业资格人员 |
5 |
人 |
≥25 |
技术中心高级职称人员占中心人数比重 |
4 |
% |
≥15 |
||
条件建设 (9分) |
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 |
3 |
万元 |
≥300 |
|
近两年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和BIM技术应用情况 |
6 |
定性/定量 |
较好 |
||
技术储备 (12分) |
企业研发项目数 |
6 |
项 |
≥3 |
|
近两年中长期研发项目数 |
1 |
项 |
≥1 |
||
近两年产学研合作项目数 |
1 |
项 |
≥1 |
||
企业有效专利数 |
4 |
项 |
≥4 |
||
创新绩效 (40分) |
技术产出 (20分) |
近两年企业的授权专利数 |
5 |
项 |
≥2 |
企业有效期内国家级工法数 |
5 |
项 |
≥1 |
||
近两年获得省级工法数 |
4 |
项 |
≥1 |
||
近两年主持和参与制定的标准数 |
6 |
项 |
≥1 |
||
创新效益 (20分) |
近两年获省级以上建筑业示范工程数、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 |
5 |
项 |
≥2 |
|
近两年获市级优质工程质量奖数 |
5 |
项 |
≥3 |
||
产值利润率 |
10 |
% |
≥1 |
||
激励项目 |
加分项目 |
近五年获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数 |
3 |
项 |
≥1 |
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数 |
3 |
个 |
≥1 |
||
近两年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项目数 |
2 |
项 |
≥1 |
||
近两年BIM技术应用成果获市级及以上奖项数 |
2 |
项 |
≥1 |
||
扣分项目 |
企业经营亏损 |
5 |
|
|
二、金华市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解释
1.报告年度: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年度。
2.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效果:技术中心中长期创新战略具体内容,近期在技术创新方面拟实施的重点举措,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进展和保障措施。
3.技术中心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技术中心建立明确的组织机构、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和健全的运行机制,包括经费预算制度、组织管理体系、规章制度、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等。
4.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制度与执行情况:技术中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预决算机制及其实际执行与监管情况。
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报告年度内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经费支出合计,包括企业内部的日常研发经费支出,当年形成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支出和委托外单位开展研发的经费支出。
6.企业结算收入:报告年度内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若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中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
7.技术中心人员年收入总额:技术中心在册全体工作人员的年货币总收入,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货币收入的总和。
8.技术中心人员数:在技术中心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从业人员数目。
9.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在报告年度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10.企业职工总数:企业在岗职工人数。
11.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在国内外接受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的费用总支出。
12.一级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数:企业在册员工中拥有国家建筑业主管部门认定的(一级)注册建设执业资格者人数。
13.技术中心高级职称人员数:技术中心人员中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数目。
14.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报告年度末企业用于科研、技术开发检测、试验等方面的仪器、科研设备、中间试验设备的原值(账面原值)。
15.近两年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企业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效率为目的,利用信息技术为手段,所产生经费支出的总和。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
(1)产品研发设计信息化;
(2)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
(3)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
16.BIM技术应用情况:BIM技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营等过程,在建筑设计、三维可视化、成本预测、节能设计、施工管理及优化、性能测试与评估及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成果的情况。
17.企业研发项目数:企业在报告年度当年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研究开发项目或课题,包括当年完成和年内研发工作已告失败的项目,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目。从研发项目类型看,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新服务开发项目数与基础研究项目数之和。
18.近两年中长期研发项目数:企业在包含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研究开发周期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研发项目数。
19.近两年产学研合作项目数:企业在包含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企业联合开展的科研项目数。
20.企业有效专利数:报告年度末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予且在有效期内的专利数目。
21.企业近两年授权专利数:企业在含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获得授权的专利件数。
22.企业有效期内国家级工法数:企业在报告年度末所获得的有效期内国家级工法数目。
23.近两年获得省级工法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获得的省级工法数目。
24.近两年主持和参与制定的标准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的两年内主持或参加制定,在报告年度年末之前颁布,目前仍有效执行的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或团体标准数量。
25.近两年获省级以上建筑业示范工程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获得验收证书的国家级、省级建筑业示范工程数目。
26.近两年获省级以上优质工程质量奖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获得的国家级、省级优质工程质量奖数目(钱江杯或其他省级以上同等级奖项)。
27.近两年获市级优质工程质量奖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获得的市级优质工程质量奖数目(市政府质量奖、双龙杯或其他市级同等级奖项)。
28.产值利润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
29.近五年获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的五年内获得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数目,仅指名称完全符合的奖项。
30.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数:在企业设立、并经由人事部审核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或以上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数目。
31.近两年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项目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与国际上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企业联合开展的科研项目数。
32.近两年BIM技术应用成果获市级及以上奖项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BIM技术应用成果获得市级或市级以上奖项数。
33.企业经营亏损:企业在报告年度的利润总额为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