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
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申报表
单位名称(盖章):
单位负责人 :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联系地址:
推荐单位(部门):
申报日期: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二〇二〇年八月制
填 写 说 明
1、申报单位指定专人会同财务、统计部门人员填写本申报表。
2、填表文字应简洁,数据应准确、真实、可靠。表内栏目不得空缺,如果某项栏目内容没有,请填“无”。表格中的内容如果不够地方填写,可以扩充或加页。
3、申报表中所涉科研成果及基础条件设施、平台等均为申请单位所有,所属权为其他参与或共建单位的不可列入。
4、申报表中除了标明“年份”外,数据填写均指截止到填写日的累计值。
5、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确认填写内容准确无误后,在本表承诺书上签字盖章,否则本表无效。
6、指标说明
(1)“单位基本信息”部分
= 1 \* GB3①技术领域:申报单位主要产品和服务所属的技术领域。
= 2 \* GB3②研发类型:申报单位主要从事的研发活动类型。
= 3 \* GB3③股东投资金额:若出资方以技术或者不动产入股,本栏填入实际入股形式及作价金额。
(2)“单位人员情况”部分
= 1 \* GB3①职工总数:指申报机构在安徽省内全职职工人员数(含合作单位派驻的科研及管理人员),不含兼职人员。
= 2 \* GB3②研发人员数:指机构中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数,不含管理和服务人员,但包括合作单位派驻及兼职研发人员,兼职人员按照实际工作天数折算为在职人员数。
= 3 \* GB3③引进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数量:指根据《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实施细则》以股权投资或债权投入的方式,引进支持的国(境)内外、省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④引进高层次人才数:可填入国家“国家杰青”、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课题组长或首席科学家、“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安徽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
(3)“研发基本条件”部分
= 1 \* GB3①办公和科研场所:专门用于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和办公的场所及用房,如实验室、研发中心、研究部等。
= 2 \* GB3②政府及财政补助收入:政府补助收入与财政补助收入之和。政府补助收入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直接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和通过主管部门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资金。
= 3 \* GB3③研发费用是指申报单位的研究支出与开发支出之和。
= 4 \* GB3④非财政资金投入占研发费用的比例是指研发费用中非财政资金投入金额占比。
⑤5万元以上设备:指原值5万元及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
(4)“科技项目情况”部分
= 1 \* GB3①承担政府科技计划:指申报机构承担过的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科技计划项目。
= 2 \* GB3②承担企业科技项目:指申报机构承担过的其他企业委托的科技研发项目。
= 3 \* GB3③自主立项、合作、委托研发项目:指申报机构自主立项开展的研发项目、委托其他单位开发的研发项目、与其他单位一起联合开展的研发项目。
(5)“近两年成果产出情况”部分
近两年成果:是指近两年来新登记科技成果。
科技奖励数:国家级、省部级分别指获得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授予的科技奖励。
(6)“社会效益与影响”部分
服务企业:指为其他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技术研发、工艺改进、人才培训和技术推广等科技服务。
7、此次申报填写的数据资料只能来源于申请机构本身,不能自行拓展到其投资主体所有。
承 诺 书
填表单位承诺对所填写的各种数据和情况描述的真实性负责,保证不违反有关科技管理的纪律规定,全力配合相关机构调查处理各种失信行为。如我单位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省科技厅有权取消本次认定结果,我单位自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一、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
|
|||||||
地 址 |
|
邮政编码 |
|
|||||
是否在安徽省拥有独立法人资格 |
|
(选填数字)1.是 2.否 |
||||||
法人性质 |
|
(选填数字,单选)1.企业 2.事业单位 3.民办非企业 |
||||||
组织机构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
技术领域 |
|
(选填字符,可多选) A.集成电路 B.新型显示 C.智能语音 D.智能终端 E.软件和信息服务 F.机器人 G.通用航空 H.智能制造 I.现代农机装备 J.轨道交通装备 K.新材料 L.生物医药 M.现代中药 N.高端医疗器械 O.智慧健康 P.生物农业 Q.生物制造 R.新能源汽车 S.新能源 T.节能环保 U.电子商务 V.云计算和大数据 W.数字创意 X.传统行业改造提升(须注明行业) |
||||||
主营业务 |
|
(选填数字,可多选) 1.应用基础研究 2.成果二次开发 3.技术转移转化 4.企业孵化育成 5.产业投融资 6.科技服务 |
||||||
注册时间 |
|
注册资金(万元) |
|
|||||
股东(或出资方)构成 |
序号 |
股东(或出资方) 名称 |
股权 比例(%) |
投资 金额 (万元) |
股东类型 |
|||
1 |
|
|
|
|
1.企业 2.事业单位 3.社团组织 4.投资基金 5.其他(说明)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二、单位人员情况
职工总数(人) |
|
研发人员数(人) |
|
|||
自有研发人员学历(人) |
博士 |
硕士 |
本科 |
专科 |
其他 |
|
|
|
|
|
|
||
自有研发人员技术职称(人) |
高级职称 |
中级职称 |
初级职称 |
其他 |
||
|
|
|
|
|||
兼职研发人员(人) |
高级职称 |
中级职称 |
初级职称 |
其他 |
||
|
|
|
|
|||
专职科技成果转化人员(人) |
|
|||||
引进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数量(个) |
|
|||||
引进高层次人才数(人)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项目主持人 |
国家科技项目课题组长 (首席科学家) |
其他 |
|||
|
|
|||||
安徽省“115” 产业创新团队 |
安徽省创新创业领军 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
|
||||
|
|
|||||
机构 负责人 |
姓名 |
|
年龄 |
|
学历 |
|
职称 |
|
任现职时间 |
|
|||
负责人 简介 |
(有从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其相应管理经历,请列举说明) |
三、财务基本情况
资产情况 |
||||||||||||
固定资产(万元) |
|
流动资产 (万元) |
|
研发仪器设备原值 (万元) |
|
|||||||
办公和科研场所 |
自有产权: 平方米;租借 平方米。 |
|||||||||||
近两年财务情况 |
||||||||||||
年度 |
年 |
年 |
合计 |
|||||||||
总收入(万元) |
|
|
|
|||||||||
政府及财政补助收入(万元) |
|
|
|
|||||||||
引入风险投资金额 (万元) |
|
|
|
|||||||||
成果转化收入(万元) |
|
|
|
|||||||||
税前利润(万元) |
|
|
|
|||||||||
研发费用(万元) |
|
|
|
|||||||||
技术合同交易额 (万元) |
|
|
|
|||||||||
非财政资金投入占研发费用的比例(%) |
|
|
|
|||||||||
“四技”收入、政府购买技术性服务收入和技术股权收益占总收入的比例(%) |
|
|
|
|||||||||
职工教育经费占工资总额比例(%) |
|
|
|
|||||||||
纳税总额(万元) |
|
|
|
|||||||||
近两年仪器设备情况 (填写5万元以上设备仪器) |
||||||||||||
序号 |
仪器设备名称 |
型号 |
数量 |
价格(万元) |
购买时间 |
使用政府补助资金(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增加行数) |
|
|
|
|
|
四、近两年科技项目情况
类型 |
合计 |
国家级 |
省部级 |
市级 |
县级 |
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数(项) |
|
|
|
|
|
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金额(万元) |
|
|
|
|
|
承担企业科技项目数(项) |
|
承担企业科技项目金额(万元) |
|
||
自主立项研发项目数(项) |
|
自主立项研发项目金额(万元) |
|
||
合作研发项目数(项) |
|
合作研发项目自身投入经费数(万元) |
|
||
委托研发项目数(项) |
|
委托研发项目金额(万元) |
|
五、近两年成果产出情况
(成果所有权主体为申请单位而非合作或共建单位)
专利产出 |
专利申请数(项) |
|
发明专利申请数(项) |
|
|||||||
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项) |
|
有效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项) |
|
||||||||
新药、新农药、新兽药数(项) |
|
动植物新品种数(项) |
|
||||||||
牵头或参与制定标准数(项) |
国际标准 |
国家标准 |
行业标准 |
地方标准 |
企业标准 |
||||||
|
|
|
|
|
|||||||
科技奖励数(项) |
国家级 |
省部级 |
|||||||||
|
|
||||||||||
科技成果登记 |
名称 |
获得时间 |
成果水平 |
||||||||
|
|
|
|||||||||
|
|
|
|||||||||
……(可增加行数) |
|
|
六、社会效益与影响
创业与孵化企业情况 |
是否设立产业投资资(基)金 |
|
1.是 2.否 |
||
如是,请列出名称: |
|
||||
创办企业数量(家) |
|
孵化企业数量(家) |
|
||
累计服务行业或 企业数(次/个) |
|
||||
产学研情况 |
请列出申报机构主导或者参与的所有产学研合作项目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名称,比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院士工作站、行业协会、检测中心等。 |
七、机构运营管理
发展战略 |
说明:包括机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主攻方向、定位、实现途径等,不超过800字。(有编制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应作为辅证资料提交) |
|
主要管理 规章制度 (管理、研发、财务、人事、激励等) |
制度名称 |
实施时间 |
|
|
|
|
|
|
|
|
|
|
|
|
|
|
八、审核意见
市、县科技主管 单位推荐意见 |
单位(公章): 日期:
|
第三方服务机构 形式审查意见 |
单位(公章): 日期:
|
附件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
名称 |
权重 |
名称 |
权重 |
名称 |
1.体制机制 |
18 |
1.1清晰的战略设计 |
9 |
1.1.1清晰的发展战略 |
1.1.2明确的研发方向 |
||||
1.1.3多元的投资主体 |
||||
1.2新型的运营机制 |
9 |
1.2.1现代化管理制度 |
||
1.2.2市场化分配激励机制 |
||||
1.2.3灵活的用人机制 |
||||
2.人才团队 |
18 |
2.1研发人员规模 |
10 |
2.1.1研发人员总数 |
2.1.2研发人员占机构总人数的比重(%) |
||||
2.1.3兼职研发人员数 |
||||
2.1.4硕士学历或副高职称以上研发人员占全部研发人员比重(%) |
||||
2.2成果转化 人员规模 |
2 |
2.2.1技术经纪人数 |
||
2.2.2科技专员数 |
||||
2.3高端人才和 创新团队 |
6 |
2.3.1引进市级以上创新团队数量(个) |
||
2.3.2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情况 |
||||
3.创新能力 |
27 |
3.1研发投入水平 |
9 |
3.1.1研发经费支出总额 |
3.1.2研发经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 |
||||
3.1.3原值5万元以上科研设备(万元) |
||||
3.2研发项目能力 |
8 |
3.2.1承担(参与)财政科技计划项目数(项)及经费总额(万元) |
||
3.2.2承担企业委托研发项目数(项)及经费总额(万元) |
||||
3.3研发产出水平 |
10 |
3.3.1发明专利拥有量(申请量、授权量)(件) |
||
3.3.2牵头或参与制定省级以上标准数量(个) |
||||
3.3.3登记科技成果数量 |
||||
4.创新效益 |
25 |
4.1经济技术 服务效益 |
12 |
4.1.1机构总收入(万元) |
4.1.2应纳税总额(万元) |
||||
4.1.3促成技术交易项目数(项)及交易总额(万元) |
||||
4.1.4技术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
||||
4.2创业孵化效益 |
3 |
4.2.1引入或设立投融资机构(基金)数及年投资服务创办孵化企业数(家) |
||
4.2.2创办孵化企业数量(家) |
||||
4.2.3创办孵化企业营业收入(万元) |
||||
4.3社会效益 |
10 |
4.3.1服务企业数量(次) |
||
4.3.2带动区域创新创业情况 |
||||
4.3.3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
5.开放协同 |
12 |
5.1协同发展能力 |
6 |
5.1.1国际交流情况 |
5.1.2与研发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情况 |
||||
5.1.3与地方产业集群互动情况 |
||||
5.2知名度 |
6 |
5.2.1区域或行业的认知度 |
||
5.2.2举办(参与)重大创新活动情况 |
||||
5.2.3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情况 |
||||
加分项指标 |
10 |
|
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数量 |
|
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数量 |
注:相关指标数额(总额、总数、比重等)为评价期内(上两个自然年度)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