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提质培优建设济南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的通知
济政发〔2020〕1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3.济南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指标体系.docx
济南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重点突破项目
一、落实高职院校用人自主权改革项目
(一)项目综述
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改革教师招聘制度,推进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职业院校分配制度改革,推进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二)项目目标
通过职业院校学校用人自主权改革,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机制性瓶颈,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内生动力。
(三)具体举措
1.允许学校在编制员额内自主设立内设机构、自主设置岗位、自主确定用人计划、自主确定招考标准、内容和程序、自主招聘各类人才,实行事后备案。
2.改革教师招聘制度,支持学校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招聘业界优秀人才担任专任教师,落实学校20%编制员额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和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专家、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等担任产业教授。
3.支持校企共建教师创新团队,被评为市级及以上创新团队的教师在创新项目中给予奖励,鼓励优秀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技术改良。
4.推进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企业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纳入其业绩考核评价。
二、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项目
(一)项目综述
针对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不够,优质资源集聚度不高,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弱等短板,强化市域统筹,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结构布局,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
(二)项目目标
跨部门、跨行业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优质资源集聚度,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小、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弱的问题。
(三)具体举措
1.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职业教育资源与区域产业布局的同步规划、配置。
2.打破市域内学校现有类型界限,跨部门、跨行业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建立由部门统一牵头管理的机制。
3.将按照高校设置程序进入高等学校序列的技师学院纳入高职(专科)统一招生平台。支持济南技师学院、莱芜技师学院、山东蓝翔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
4.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支持济南职业学院“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支持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在我市新建山东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积极争取应急救援国际学院项目落地济南。
5.高标准建设济南市大型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使之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高地、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和企业培训培养紧缺技能人才的实践中心。
6.组建“四不像”的教育和产业人才研究院,增强产教融合的深度和职教研究的效度。
三、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创新项目
(一)项目综述
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学校两个办学主体作用,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的制度体系,为正处在高质量发展机遇期、关键期、黄金期的济南提供技术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
(二)项目目标
推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确立学校和企业双元育人的主体框架,推动产业需求更好地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建立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指导、双元教学、双元评价的双元培育机制,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模式。
(三)具体举措
1.遴选参与试点的院校专业、企业和行业组织。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国家、省级示范学校、优质特色职业院校以及国家、省级重点技工学校中遴选5所院校作为试点校,每个试点学校选择1-2个重点专业作为首批试点专业;选择10个左右企业作为首批试点企业。
2.建立产教对接的供需衔接机制。定期公布人才供给与需求信息,科学预测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充分披露人才需求情况,学校公开专业建设现状、学生数量变化、师资配比、实验实训条件等信息,实现产教信息共享,无缝对接。
3.建立责任分担的合作育人机制。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成本校企分担机制和新型分配机制,给予承担教学任务的技术人员相应的奖励待遇。
4.构建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实行双主体育人。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培育学徒责任,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研究制定合作专业的教学标准,构建双元课程体系。二是实行双导师指导。全面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建立双导师模式,实现校企互聘共用。理论学习及基础技术技能教学与训练主要由学校教师承担,企业技师指导、参与;专业技能培养主要由企业“师傅”承担,学校教师辅助。三是实行双元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紧贴岗位的实际需求更新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学校专业理论和基本技术技能学习与企业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四是实行双元招生、双证毕业。支持职业院校全面开展“学历证书+若干专业能力证书(1+X)”制度试点工作。
附件2
济南市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
重点工作 |
任务目标 |
量化指标 |
责任部门 |
完成时限 |
1 |
高起点规划职业教育结构布局 |
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 |
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49:51,市属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达到23.1万人。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2022年12月 |
2 |
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 |
强化市域统筹,打破学校现有类型界限,跨部门、跨行业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由部门统一管理的机制。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市财政局、行业主管部门及区县政府 |
2022年12月 |
|
3 |
开展职普融合试点 |
支持济南第九中学、济南回民中学、长清中学、长清职专、济阳职专、章丘职专、济南艺术学校、济南旅游学校等开展实现普职融合试点,探索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 |
2022年12月 |
|
4 |
加快应用型人才一体化发展 |
扩大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健全相互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支持济南职业学院骨干专业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
持续推进 |
|
5 |
建立春季中考制度 |
制订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2021年12月 |
|
6 |
办学条件全部达标 |
开展办学水平评估,市域内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部达标。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行业主管部门及区(县)政府 |
2022年12月 |
|
7 |
高职院校升格进位 |
支持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支持济南职业学院转设济南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支持济南市技师学院、莱芜技师学院、山东蓝翔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 |
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 |
持续推进 |
|
8 |
建设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 |
支持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争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创建4-5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1-2所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及各区(县)政府 |
2022年12月 |
|
9 |
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控机制 |
建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供给资源平台、定期编制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状况报告,发布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建立以专业评估结果为基础的排名机制,主动布局一批产业需求大、发展前景好的专业,扶持涉农专业。建设25个左右省级高水平中职专业(群)、12个左右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行政审批局及区(县)政府 |
2022年12月 |
|
10 |
高质量提升办学条件 |
实施教学提质升级专项行动 |
实施教学提质专项行动,丰富、完善和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模式。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
2022年12月 |
11 |
全面实施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建立中职学校“公共基础、专业理论测试+专业技能抽测”制度,落实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出台学分制改革方案,加快推进学分制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促进各类教育形式和终身教育间学习成果的认定、学分积累和转换。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
自2020级新生起 |
|
12 |
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 |
建设3个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300门在线开放精品课程,5所省级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校和1个试点区(县)。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
2022年12月 |
|
13 |
建立教育和产业人才研究平台 |
立足产教融合、专兼结合,公开招聘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部门人员作为研究员,成立若干专业委员会,重点开展专业建设指导、教学诊断评估、人才供需预测、发展路径研究、技术成果转化、行政决策咨询等工作。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及行业主管部门 |
持续推进 |
|
14 |
改革职业院校评价机制 |
将第三方评价评估结果作为对相关院校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扬奖励的重要参考。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
持续推进 |
|
15 |
组织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大赛 |
定期选派职业院校优秀教师出国培训。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高端论坛。鼓励职业院校广泛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引进中外合作项目、举办国际高水平职业技能大赛。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外办、市科技局 |
持续推进 |
|
16 |
开展国际间人才培养项目 |
支持济南职业学院中德中国北方职业培训基地及多特蒙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项目、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海右国际学院(泰国)”、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中泰国际教育学院及马来西亚分校等人才培养项目。鼓励职业院校在国(境)外建设“鲁班工坊”,支持国内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外办、市科技局 |
持续推进 |
|
17 |
高标准改进人才培养 |
构建多元办学格局 |
支持职业院校与大型国有企业联合举办职业大学、二级学院或产业学院。支持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试点,鼓励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允许通过PPP模式、融资贷款、土地置换等途径拓宽筹资渠道,构建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格局。支持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中职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山东省首家长者福祉学院,支持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康养产业研究院建设。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及区(县)政府 |
2022年12月 |
18 |
高标准改进人才培养 |
建设多元主体职业教育集团 |
探索以产业链、资产链、人才链等为纽带实施实体化运作的职业教育集团。支持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全国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教育联盟。建设2个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争创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2022年12月 |
19 |
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
大力推动济南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探索校企共同治理机制。 |
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持续推进 |
|
20 |
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落实激励政策 |
开展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工作。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2019年1月1日起,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建立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成本补偿机制。将规模以上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开展职业教育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
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
持续推进 |
|
21 |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
实施产教融合“145+X”项目培育计划。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和双元制改革,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和订单制培养。重点建设5个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中心、5个乡村振兴示范校,推动5所高职院校、20所中职学校和部分职教集团、100家左右企业深度参与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点项目。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市农业农村局及区县政府 |
持续推进 |
|
22 |
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区 |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联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协同,同步规划配置职教资源,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区,推动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 |
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市财政局及有关区县政府 |
持续推进 |
|
23 |
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
建设济南市大型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支持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设5G综合应用示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大健康实训基地、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人工智能、粉末冶金全产业链绿色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鼓励职业院校通过场地、设备租赁等方式与企业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鼓励支持职业学校举办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建设10个左右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产教融合深入、育人效果明显的市级生产性实训示范基地,7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
2022年12月 |
|
24 |
落实职业院校育训并举的法定职责 |
支持职业院校为开展企业培训、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继续教育、学术交流等变更业务范围。允许职业院校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实施职教赋能计划,在全市遴选基础条件好、专业特色明显的10所中职学校面向社会开展无偿专业技能培训试点。允许职业院校将一定比例培训收入用于学校发展。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市财政局、行业主管部门及区县政府 |
持续推进 |
|
25 |
高水平建设师资队伍 |
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
设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对开展职业培训、以工代训、职业技能鉴定、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培训学校和机构给予补贴。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 |
持续推进 |
26 |
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 |
出台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的政策文件。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编办及区县政府 |
2020年9月 |
|
27 |
改革教师招聘制度 |
出台落实通过直接考察方式招聘业界优秀人才担任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政策文件。落实学校20%编制员额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政策,支持学校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和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专家、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等担任产业教授,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确定薪酬标准,适当考虑项目工资制、年薪制。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编办、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及区县政府 |
持续推进 |
|
28 |
加大教师培养培训 |
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校企双主体的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职业教育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培养50名省级教学名师,60名青年技能名师,建设1-2个国家级、3-5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
2022年12月 |
|
29 |
建立技术技能人才休疗养制度 |
定期组织休疗养活动 |
市总工会 |
2022年12月 |
|
30 |
深化职业院校分配制度改革 |
服务收入可分配 |
公办职业院校对外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劳动报酬,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对学校承担的培训任务,与绩效工资总量增长挂钩。职业技能培训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在内部分配时向承训一线教师倾斜。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及区县政府 |
持续推进 |
31 |
深化职业院校分配制度改革 |
创新项目奖励和科研奖励 |
被评为市级及以上创新团队的专业教师可在创新项目中给予奖励。教师根据相关规定取得的科技成果转让费,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控制,不作为调控基数。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 |
持续推进 |
32 |
兼职可取酬 |
经所在学校或企业同意,职业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根据合作协议,分别到企业、职业学校兼职的,可根据有关规定和双方约定确定薪酬。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 |
持续推进 |
|
33 |
绩效工资改革 |
出台落实职业院校绩效工作制度改革政策文件。 公办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水平最高可达到所在行政区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4倍,所需经费通过自筹方式解决。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及区县政府 |
持续推进 |
|
34 |
健全保障机制 |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议事协调职能和职业院校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落到实处,确保职业教育发展正确方向,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
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持续推进 |
35 |
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
建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方案实施,抓好工作落实。 |
相关职能部门 |
2020年8月 |
|
36 |
落实职业教育创新高质量发展责任制 |
将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对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结果作为对区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落实行业部门和区县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健全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定期督导评估职业教育制度。 |
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外办、市扶贫办、行业主管部门及区县政府 |
持续推进 |
|
37 |
争创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 |
支持历城区、章丘区建立市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办学制度、保障机制、服务现代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支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理论实践研究,总结经验做法,及时宣传推广。评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成效明显的区(县)和院校,对职业教育先行先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按规定给予通报表扬。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行业主管部门及区县政府 |
2022年12月 |
|
38 |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
探索实施“基本保障+发展专项+绩效奖励”的财政拨款方式,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落实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和地方教育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要求。逐步提高生均经费拨款水平,确保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高于省定标准。完善成本分担机制,适当放宽学费标准。加大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重大建设项目的经费配套支持力度。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行业主管部门及区县政府 |
持续推进 |
|
39 |
健全保障机制 |
化解职业院校债务 |
各公办职业院校制定还款计划,明确化解债务时间节点,逐步化解职业院校债务。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行业主管部门及区县政府 |
2022年12月 |
40 |
加强经费投入绩效评价 |
建立健全市、区县政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制度。 |
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行业主管部门及区县政府 |
持续推进 |
附件3
济南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指标体系
一、规模与布局
指标 |
现有基础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 |
48:52 |
48:52 |
48.5:51.5 |
49:51 |
中职学校数量(所) |
59 |
58 |
58 |
54 |
其中,综合性学校数量(所) |
28 |
27 |
27 |
23 |
其中,特色学校数量(所) |
31 |
31 |
31 |
31 |
中职学校校均在校生规模(人) |
1380 |
1500 |
1800 |
2000 |
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中职学校数量(所) |
20 |
23 |
23 |
20 |
高职院校数量(所) |
14 |
14 |
16 |
16 |
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人) |
207120 |
213000 |
220000 |
231000 |
高职院校接收中职毕业生数(人) |
9720 |
12000 |
14000 |
15000 |
备注:1.职业院校为各市、县(市、区)所举办职业院校(含驻地民办院校)。2.强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考察综合性和特色学校目的,主要是鼓励学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在确保一定比例综合性学校、满足需要基础上,更多实现特色发展。
二、师资队伍
指标 |
现有基础(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职业院校招聘教师数 |
3468 |
1381 |
1627 |
1967 |
其中,招聘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人数 |
715 |
467 |
631 |
873 |
其中,招聘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数 |
1981 |
627 |
745 |
1002 |
中职学校生师比(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 |
17:1 |
16:1 |
14:1 |
12:1 |
高职院校生师比(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 |
21:1 |
20:1 |
19:1 |
17:1 |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数/专业课教师总数) |
52.6 |
55 |
65 |
75 |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数/专业课教师总数) |
52 |
55 |
65 |
75 |
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数量(人) |
1378 |
1492 |
1724 |
1971 |
备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包括首席技师、齐鲁工匠、技术能手、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等。该表主要体现我市职业院校师资配备、双师型教师比例及引进“能工巧匠”等的情况,从师资队伍建设角度反映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提升情况。
三、实训基地
指标 |
现有基础(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个) |
6 |
7 |
10 |
12 |
校内实训基地(个) |
1438 |
1573 |
1708 |
1792 |
校内实训基地工位数(个) |
98410 |
110604 |
123121 |
133661 |
校内实训基地生均工位数(个) |
0.33 |
0.38 |
0.39 |
0.41 |
校内实习实训设备仪器总值(万元) |
174723 |
197177 |
224400 |
274650 |
校内生均实习实训设备仪器值(万元) |
0.58 |
0.67 |
0.72 |
0.85 |
备注:本表旨在体现我市共享性大型智能实习实训基地、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工位数和实训设备总值的基本情况,着重从改善实训条件角度反映职业教育提升情况。
四、经费投入
指标 |
现有基础(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万元) |
269600 |
277688 |
286019 |
294599 |
市本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万元) |
7421 |
7474 |
7526 |
7579 |
县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万元) |
6999 |
8561 |
9243 |
10261 |
省市共建职业院校经费投入(万元) |
10943 |
11490 |
12065 |
12668 |
中职教育吸引社会力量经费总投入(万元) |
799 |
999 |
1315 |
1860 |
高职教育吸引社会力量经费总投入(万元) |
8517 |
18240 |
59660 |
54880 |
中职财政投入总额(万元) |
161277 |
162325 |
163380 |
164442 |
高职财政投入总额(万元) |
108323 |
115363 |
122639 |
130157 |
中职生均拨款(万元) |
0.41 |
0.41 |
0.41 |
0.45 |
高职生均拨款(万元) |
1.2 |
1.2 |
1.2 |
1.3 |
备注:此表主要体现我市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资金投入规模及增长情况,旨在落实“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公办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生均拨款”要求。
五、社会培训
指标 |
现有基础(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培训规模(人日) |
1680000 |
1950000 |
2250000 |
3000000 |
培训规模与全日制在校生比例 |
24% |
29% |
35% |
40% |
承担补贴性培训规模(人日) |
1023750 |
1218750 |
1687500 |
1875000 |
培训到款额(万元) |
2730 |
3250 |
4500 |
5000 |
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去产能分流职工、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人等培训规模(人日) |
28887 |
55960 |
67615 |
72300 |
备注:此表主要体现我市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贯彻“职业院校落实育训并举法定职责”要求。
六、专业设置
产 业 |
现有基础(2019年) |
2020 年 |
2021 年 |
2022 年 |
||||||||
专业名称 |
专业数 |
学生数 |
专业名称 |
专业数 |
学生数 |
专业名称 |
专业数 |
学生数 |
专业名称 |
专业数 |
学生数 |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 |
15 |
16067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本科)、人工智能(本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3+2)、无人机操控与维护 |
21 |
20774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本科)、人工智能(本科)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本科)、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3+2)、无人机操控与维护、计算机应用工程(本科)、通信工程(本科)、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装调与维护、无人机、3D打印技术 |
28 |
25066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本科)、人工智能(本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3+2)、无人机操控与维护计算机应用工程(本科)、通信工程(本科)、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装调与维护、无人机、3D打印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本科)、无人机应用技术、航空摄影测量、移动机器人、跨境电子商务 |
33 |
32071 |
高端装备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梯工程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机械设备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
15 |
1711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梯工程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机械设备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智能制造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电气技术应用 |
19 |
2013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梯工程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机械设备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智能制造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电气技术应用、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智能控制技术 |
21 |
2405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梯工程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机械设备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智能制造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电气技术应用、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智能控制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应用 |
23 |
29141 |
新能源新材料 |
新能源汽车技术、黑色冶金技术、材料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 |
4 |
608 |
新能源汽车技术、黑色冶金技术、材料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 |
5 |
1145 |
新能源汽车技术、黑色冶金技术、材料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新能源汽车工程(本科) |
6 |
1885 |
新能源汽车技术、黑色冶金技术、材料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新能源汽车工程(本科)、新能源新材料 |
7 |
2660 |
医养健康 |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家政服务与管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临床医学、中药学、美容美体艺术、药品生产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公共卫生管理、口腔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学(本科) |
17 |
30450 |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家政服务与管理、助产、养老服务管理、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临床医学、中药学、美容美体艺术、药品生产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公共卫生管理、口腔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学(本科)、康养休闲旅游服务、药剂、中医康复保健、智能养老服务、中医保健、口腔修复工艺、幼儿保育、营养与保健、中医学 |
26 |
33924 |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家政服务与管理、助产、养老服务管理、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临床医学、中药学、美容美体艺术、药品生产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公共卫生管理、口腔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学(本科)、康养休闲旅游服务、药剂、中医康复保健、智能养老服务、中医保健、口腔修复工艺、幼儿保育、营养与保健、中医学、老年护理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 |
28 |
37906 |
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家政服务与管理、助产、养老服务管理、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临床医学、中药学、美容美体艺术、药品生产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公共卫生管理、口腔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学(本科)、康养休闲旅游服务、药剂、中医康复保健、智能养老服务、中医保健、口腔修复工艺、幼儿保育、营养与保健、中医学、老年护理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智能医学工程 |
29 |
43774 |
高端化工 |
精细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3+2)、食品生物工艺 |
3 |
166 |
精细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3+2)、食品生物工艺 |
3 |
358 |
精细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3+2)、食品生物工艺、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 |
4 |
600 |
精细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3+2)、食品生物工艺、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 |
4 |
750 |
现代高效农业 |
园林、园林技术、现代农艺技术 |
3 |
496 |
园林、园林技术、现代农艺技术、农业机械与维修 |
4 |
721 |
园林、园林技术、现代农艺技术、农业机械与维修 |
4 |
980 |
园林、园林技术、现代农艺技术、农业机械与维修 |
4 |
1410 |
文化创意 |
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漫制作技术、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文物修复与保护、影视动画 |
11 |
4362 |
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漫制作技术、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文物修复与保护、影视动画、风景园林设计、动漫与游戏制作、美术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 |
12 |
5502 |
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漫制作技术、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文物修复与保护、影视动画、风景园林设计、动漫与游戏制作、美术设计制作、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本科) |
13 |
6710 |
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漫制作技术、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文物修复与保护、影视动画、风景园林设计、动漫与游戏制作、美术设计制作、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本科) |
13 |
8047 |
精品旅游 |
旅游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旅游管理 |
3 |
2152 |
旅游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旅游管理 |
3 |
2730 |
旅游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旅游管理 |
3 |
2986 |
旅游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旅游管理 |
3 |
3550 |
现代金融服务 |
金融工程、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本科)、市场营销、会计、互联网金融 |
8 |
14214 |
金融工程、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本科)、市场营销、会计、互联网金融、康养休闲旅游服务、空中乘务、电子商务(3+2) |
11 |
15294 |
金融工程、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本科)、市场营销、会计、互联网金融、康养休闲旅游服务、空中乘务、电子商务(3+2)、金融事务 |
12 |
16946 |
金融工程、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本科)、市场营销、会计、互联网金融、康养休闲旅游服务、空中乘务、电子商务(3+2)、金融事务、金融科技、资产评估与管理 |
14 |
18539 |
其他重点产业1-教育 |
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早期教育、小学教育、学科教育、美术体育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
8 |
10654 |
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早期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育、美术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3+2) |
9 |
12469 |
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早期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育、美术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3+2)、舞蹈教育 |
10 |
13423 |
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早期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育、美术教育、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3+2)、舞蹈教育、艺术教育 |
11 |
13971 |
其他重点产业2-土木建筑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工程管理(本科) |
8 |
8774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工程管理(本科)、测绘工程(本科)、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地质与测量 |
11 |
9501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工程管理(本科)、测绘工程(本科)、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地质与测量 |
11 |
10333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工程管理(本科)、测绘工程(本科)、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地质与测量、道路桥梁工程(本科) |
12 |
11106 |
其他重点产业3-交通运输 |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运输管理 |
5 |
1224 |
空中乘务、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运输管理 |
5 |
1603 |
空中乘务、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运输管理 |
5 |
1972 |
空中乘务、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运输管理 |
5 |
2680 |
其他重点产业4-公共管理与服务 |
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物业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汽车营销与服务 |
9 |
4762 |
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物业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茶艺与茶营销、民政服务与管理、会计电算化、汽车营销与服务 |
12 |
5478 |
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物业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茶艺与茶营销、民政服务与管理、会计电算化、汽车营销与服务 |
12 |
5473 |
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物业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茶艺与茶营销、民政服务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本科)、商务英语(本科)、汽车营销与服务 |
14 |
6156 |
其他重点产业5-汽车运用 |
汽车运用与维修、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 |
2 |
746 |
汽车运用与维修、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 |
2 |
997 |
汽车运用与维修、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汽车智能技术 |
3 |
1365 |
汽车运用与维修、内燃机车运用与检修、汽车智能技术、新光源产业 |
4 |
1730 |
其他重点产业6-艺术 |
“3+4”舞蹈表演、曲艺表演、杂技与魔术表演、音乐表演、美术、播音与节目主持、戏剧(影视)表演 |
7 |
854 |
“3+4”舞蹈表演、曲艺表演、杂技与魔术表演、音乐表演、美术、播音与节目主持、戏剧(影视)表演 |
7 |
430 |
“3+4”舞蹈表演、曲艺表演、杂技与魔术表演、音乐表演、美术、播音与节目主持、戏剧(影视)表演 |
7 |
430 |
“3+4”舞蹈表演、曲艺表演、杂技与魔术表演、音乐表演、美术、播音与节目主持、戏剧(影视)表演 |
7 |
430 |
非遗保护传承 |
京剧、莱芜梆子 |
2 |
241 |
京剧、莱芜梆子、山东梆子、吕剧 |
4 |
356 |
京剧、莱芜梆子、山东梆子、吕剧 |
4 |
418 |
京剧、莱芜梆子、山东梆子、吕剧 |
4 |
502 |
合计 |
|
120 |
112887 |
|
154 |
131415 |
|
171 |
150548 |
|
187 |
176517 |
备注:此表主要体现我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我市十大千亿产业对接情况,旨在落实“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的要求。
七、产教融合
培养 模式 |
现有基础(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专业名称 |
合作企业名称 |
学生总数 |
专业名称 |
合作企业名称 |
学生总数 |
专业名称 |
合作企业名称 |
学生总数 |
专业名称 |
合作企业名称 |
学生总数 |
|
冠名班 |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新能源汽车技术(高职)等57个专业 |
浙江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浪潮易云在线科技有限公司等43家企业 |
3486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园林技术(高职)、财务管理(本科)等73个专业 |
北京华娱星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66家企业 |
5331 |
舞蹈表演(现代舞方向)、环境设计(本科)等76个专业 |
长城梅地亚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70家企业 |
6957 |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新能源汽车技术(高职)等76个专业 |
浙江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69家企业 |
9206 |
双元制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高职)、物流管理(本科)、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等14个专业 |
济南费斯托气动有限公司费斯托济南气动公司等11家企业 |
717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高职)、物流管理(本科)、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等21个专业 |
安德烈斯蒂尔青岛动力公司、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等17家企业 |
1161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高职)、物流管理(本科)等23个专业 |
中科浩电有限公司中德骨科医院等19家企业 |
2256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高职)、物流管理(本科)等23个专业 |
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等23家企业 |
3120 |
现代学徒制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等44个专业 |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等40家企业 |
5726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等56个专业 |
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费斯托济南气动公司等52家企业 |
6446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等61个专业 |
河北大麦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济南乾璟唐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53家企业 |
7616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科)等63个专业 |
山东闪亮科技有限公司、海信集团等63家企业 |
9323 |
委托培养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青岛天信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中兴云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 |
634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等18个专业 |
青岛天信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等44家企业 |
942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22个专业 |
青岛天信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中兴云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 |
1570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动漫制作等22个专业 |
青岛天信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中兴云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 |
2038 |
联合培养(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通信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云计算方向)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682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通信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云计算方向)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600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通信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云计算方向)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820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通信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云计算方向)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950 |
联合培养(教育部-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数据分析管理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特瑞股份有限公司 |
256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数据分析管理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特瑞股份有限公司 |
45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数据分析管理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特瑞股份有限公司 |
61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数据分析管理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特瑞股份有限公司 |
800 |
校企联合培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
工商管理(高职)、电子商务(高职)等10个专业 |
青岛海信空调营销股份有限公司、韩都衣舍电子商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90 |
工商管理(高职)、电子商务(高职)等10个专业 |
青岛海信空调营销股份有限公司、韩都衣舍电子商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25 |
工商管理(高职)、电子商务(高职)等10个专业 |
青岛海信空调营销股份有限公司、韩都衣舍电子商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25 |
工商管理(高职)、电子商务(高职)等10个专业 |
青岛海信空调营销股份有限公司、韩都衣舍电子商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475 |
联合培养 |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 |
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60 |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 |
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100 |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 |
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120 |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 |
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150 |
产业学院 |
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等4个专业 |
中兴无锡教育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530 |
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8个专业 |
中兴无锡教育集团等8家企业 |
839 |
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8个专业 |
中兴无锡教育集团等4家企业 |
969 |
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8个专业 |
中兴无锡教育集团等4家企业 |
1134 |
参观见习 |
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 |
山东鼎海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山东华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槐荫七彩童年幼儿园 |
194 |
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幼儿保育 |
山东鼎海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山东华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槐荫七彩童年幼儿园 |
330 |
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幼儿保育 |
山东鼎海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山东华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槐荫七彩童年幼儿园 |
410 |
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幼儿保育 |
山东鼎海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山东华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济南槐荫七彩童年幼儿园 |
500 |
订单班 |
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4个专业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 |
2635 |
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9个专业 |
浙江橙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甲骨文(山东)、OAEC人才产业基地等21家企业 |
3344 |
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21个专业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联想集团等22家企业 |
4128 |
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22个专业 |
浙江橙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OAEC人才产业基地 |
4950 |
双主体 |
软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11个专业 |
美和易思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 |
701 |
软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10个专业 |
美和易思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 |
819 |
软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11个专业 |
美和易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师创软件工程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 |
1162 |
软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11个专业 |
美和易思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 |
1515 |
专业共建 |
软件工程(本科)、建筑工程技术(专科)等15个专业 |
甲骨文(山东)、OAEC人才产业基地等5家企业 |
653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科)等22个专业 |
山东联科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山东联科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 |
1959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物联网工程(专科)等22个专业 |
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 |
2925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等22个专业 |
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 |
3758 |
合计 |
|
|
16464 |
|
|
22511 |
|
|
29868 |
|
|
37919 |
备注:此表主要体现我市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情况,落实“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