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若干意见
甬政办发〔2020〕43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 (
国办发〔2020〕16号)等文件精神,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以“打造新国货、补强产业链”为目标,通过推动外贸企业自建营销网络、深度融入国内产业链、加快实现进口替代等方式,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形成内外贸联动发展新格局,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支持企业建设自有品牌。提升外贸企业品牌建设能力,引导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应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研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创建自有品牌。选取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转内销品牌充实到品牌培育库,由专业机构对培育企业品牌创建工作进行全程辅导。(牵头领导:沈敏;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加强优质品牌、产品推介,开展百名记者访百家外贸企业活动,组织评选出口转内销典型企业、典型案例,拉近出口商品与消费者的距离。(牵头领导:李关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
二、全面拓展销售渠道。深化与头部电商平台的战略合作,开设宁波外贸产品专馆或专区。建立与本地知名媒体平台常态化合作,组织开展直播带货活动。组织大型商场、超市与外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支持外贸企业进夜市、进特色街区,在天一广场、鼓楼沿、东鼓道、南塘老街、老外滩等开设专卖店和特色集市。支持企业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展会。加大政府采购扶持,组织外贸企业统一入驻浙江省出口转内销专属销售平台——浙江内销馆,参与承接全省政府系统采购业务订单,筛选品质优良的出口转内销商品进入宁波市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牵头领导:李关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各区县〔市〕政府)
三、着力培育供应链龙头企业。以现有大型商贸企业为基础,引入相关金融保险、物流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培育1~2家集采购、加工、贸易、金融、信息、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供应链龙头企业,实现内外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支持供应链龙头企业与出口制造企业加强协作,优先选择断链风险低、产品质量高的外贸企业进行配套,将优质外贸产品引入国内市场,带动境外消费回流。(牵头领导:李关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局)
四、培育扶持产业带直播基地。引进直播专业机构和供应链企业,打造小家电、服装等若干个产业带直播基地,建立专业线上营销平台,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牵头领导:李关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五、推动企业嵌入国内产业链。围绕“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链。推进重点外贸企业深化与本地企业合作,提升本地配套水平。依托“百网万品”工作载体,推动有出口转内销需求的企业积极链接头部电商平台,强化供需对接、嵌入国内市场供应链体系。(牵头领导:陈炳荣;牵头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结合新型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需要,组织对接一批符合条件的出口产品转内销,帮助企业融入投资项目产业链供应链。(牵头领导:陈仲朝;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经信局、市商务局)
六、支持企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支持外贸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力度,发挥外贸企业长期与国外企业合作配套的技术优势,加快实现进口替代。更新完善宁波市重点自主创新产品目录,推广自主创新产品首购首用。鼓励外贸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贸易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牵头领导:陈炳荣;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经信局)
七、优化商标注册、认证申领等服务。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宁波商标受理窗口的作用,为外贸企业注册国内商标以及办理商标转让、许可、变更等商标业务提供便利化服务,逐步实现企业商标权质权登记业务办理“跑零次”。设立“流动受理窗口”,在全市各地开展现场办理商标业务,并提供商标业务咨询。做好外贸企业申领国内认证引导、培训、对接工作。深入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支持企业在同一生产线上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生产既能出口又可内销的产品。对因疫情影响临时无法变更为中文标签、标识的外贸产品,允许加贴中文标签、标识。(牵头领导:沈敏;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支持外贸企业与品牌商协商出口转内销产品涉及的知识产权授权,做好专利申请和著作权登记。指导外贸企业完善知识产权体系,推动建立重点外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名录。探索建立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大外贸出口企业优势产业的外观设计保护力度,着力解决侵犯商标恶意抢注和商业标识混淆不正当竞争、专利侵权假冒、网络盗版侵权、地理标志假冒等问题。(牵头领导:沈敏;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
九、强化财税支持。安排专项资金,发放宁波出口转内销产品消费券,开展特色专场活动。统筹中央外贸发展资金、市商务促进资金等相关资金,支持外贸企业进电商平台、参加国内政府类展会、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支持电商直播基地购买设备和软件。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税费减免政策。落实对企业内销加工贸易货物暂免征收内销缓税利息和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试点政策。加快涉企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各类涉企资金及时拨付到外贸企业。(牵头领导:李关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宁波海关、宁波市税务局、宁波银保监局)
十、完善金融服务。积极落实金融支持外贸系列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外贸企业让利,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用足用好央行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支持工具、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银行法人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降低外贸企业融资准入门槛,提高信贷不良容忍率。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在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鼓励保险机构推广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探索开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保单融资。更好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丰富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渠道。(牵头领导:李关定;牵头单位:市金融办;配合单位:人行市中心支行、宁波银保监局)
十一、加强人才服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组织开展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专项人才招聘。对线上营销所需的选品、运营、商户服务、主播、骑手等新职业,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职业人才和就业能力培训。积极探索灵活用工平台网络主体集群注册登记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新业态企业从业人员按规定先行参加工伤保险。(牵头领导:陈仲朝;牵头单位:市人力社保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工作,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具体配套措施并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