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关于修订《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的公告【全文废止】

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关于修订《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的公告【全文废止】

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公告2020年第3号

税谱®提示: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关于修订《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公告2023年第1号规定,自2023年2月1日起全文废止

为进一步完善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关于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申报 发票类税务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公告》 (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公告2020年第4号、《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关于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税务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的公告》 (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公告2020年第5号,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对《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公告2019年第6号修订发布)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作相应的修改后予以重新公布。

本公告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绍兴市国家税务局 绍兴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修订《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部分条款的公告》 ( 绍兴市国家税务局 绍兴市地方税务局公告2018年第1号)、《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关于修订《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公告2019年第6号修订发布)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



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

2020年7月31日




分送:各县(市、区)税务局,市局局内各单位。

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法制科承办  2020年7月31日印发


附件

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



违法违章种类

违法行为项目

处罚依据

违法情节

违法程度

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


税务登记类

1.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对个人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超过责令期限改正的

较重

以1000元罚款为基数,每超过1天加处5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2000元罚款。


经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有其它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2000元以上(不含本数)1万元以下罚款。



实行“一照一码”的企业不适用本项



2.纳税人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的验证、换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九十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者换证手续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对个人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超过责令期限改正的

较重

以1000元罚款为基数,每超过1天加处5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2000元罚款。


经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实行“一照一码”的企业不适用本项


3.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者其他存款账户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其全部账号;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对个人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超过责令期限改正的

较重

以1000元罚款为基数,每超过1天加处5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2000元罚款。


经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4.纳税人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证件;转借、涂改、损毁、买卖或伪造税务登记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第三款: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造成税款流失的

一般

处2000元罚款。


造成税款流失不超过5万元

较重

以税款流失1万元处2000元罚款为基数,税款流失每增加1万元,加处2000元罚款,罚款额最高不超过1万元。上述税款流失不到1万元的,按1万元计算。


造成税款流失5万元以上的

严重

以税款流失5万元处1万元罚款为基数,税款流失每增加1万元,加处3000元罚款,罚款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上述税款流失不到1万元的,按1万元计算。


5.纳税人通过提供虚假的证明资料等手段,骗取税务登记证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纳税人通过提供虚假的证明资料等手段,骗取税务登记证的,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涉嫌其他违法行为的,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未造成税款流失的

一般

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造成税款流失不超过5万的

较重

以税款流失1万元处1000元罚款为基数,税款流失每增加1万元,加处250元罚款,罚款额最高不超过2000元。上述税款流失不到1万元的,按1万元计算。


造成税款流失5万元以上的

严重

以税款流失5万元处2000元罚款为基数,税款流失每增加1万元,加处375元罚款,罚款额最高不超过1万元。上述加处部分税款流失增加不到1万元的,按1万元计算。


6.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税务机关应当自发现之日起3日内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在责令期限内改正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处50元罚款;在责令期限内改正但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处200元罚款。


超过责令期限改正的

较重

以200元罚款为基数,每超过1天加处5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500元罚款。


经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1000元罚款。


7.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未依法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或者未按规定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二条: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未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或者未按规定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的,由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超过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较重

以1万元罚款为基数,每超过1天加处70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2万元罚款。


经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8.境内机构或个人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未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有关事项

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第19号令)第三十三条:境内机构或个人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未按本办法第五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有关事项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对个人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超过责令期限改正的

较重

以1000元罚款为基数,每超过1天加处7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2000元罚款。


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账簿凭证管理类

9.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超过责令期限改正的

较重

以1000元罚款为基数,每超过1天加处7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2000元罚款。


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丢失、损坏账簿、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10.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对个人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超过责令期限改正的

较重

以1000元罚款为基数,每超过1天加处7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2000元。


经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提供虚假备查资料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11.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一条: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帐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责令的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对个人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超过责令期限改正的

较重

以1000元罚款为基数,每超过1天加处7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2000元罚款。


经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丢失、损坏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12.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完税凭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一条: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完税凭证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伪造完税凭证25份以下的

一般

以1份完税凭证处2000元罚款为基数,每增加1份加处125元罚款,最高不超过5000元。


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伪造完税凭证25份以上(不含本数)100份以下的

较重

以25份完税凭证处5000元罚款为基数,每增加1份完税凭证加处7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1万元。


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伪造完税凭证超过100份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13.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五)项:纳税人有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对个人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超过责令期限改正的

较重

以1000元罚款为基数,每超过1天加处7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2000元罚款。


经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纳税申报类

14.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当前税务登记状态为正常的,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同一申报期不同税种未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可合并为一次处理。



一般

1.个人每次处20元的罚款,单位每次处50元的罚款。

2.被认定为非正常户的,无未缴销发票且无欠缴税款、滞纳金、罚款的,个人处200元的罚款,单位处500元的罚款;未缴销发票不满200份且欠缴税款、滞纳金、罚款金额不满20万元的,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严重

纳税人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或者被认定为非正常户的纳税人未缴销发票200份以上或者欠缴税款、滞纳金、罚款金额20万元以上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15.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编造虚假计税依据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

一般

编造虚假计税依据金额2万元(含)以下的,处1000元罚款。每增加计税依据金额2万元,加处75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5000元。计税依据金额不到2万元的按2万元计算。

编造虚假计税依据金额在10万元以上(不含本数),50万元以下

较重

以编造虚假计税依据10万元处5000元罚款为基数,每增加计税依据金额2万元,加处75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2万元罚款。计税依据金额不到2万元的按2万元计算。

编造虚假计税依据金额50万元以上(不含本数),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以编造虚假计税依据50万元处2万元罚款为基数,每增加计税依据金额2万元,加处750元罚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罚款。计税依据金额不到2万元的按2万元计算。

税款征收类

16.偷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缴或少缴税款占应纳税款10%以下的

一般

一、除以下第二项情形外,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50%以上2倍以下罚款。
二、有下列偷税行为之一的,处70%以上2倍以下罚款:
1.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定性为善意取得的除外)和其他抵扣凭证(包括虚开的农副产品收购凭证、运输发票、废旧物资销售发票等)抵扣税款的行为;2.账外经营的偷税行为;3.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的偷税行为;4.在税前虚列支出进行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导致少缴所得税的。5.未按税务机关要求进行自查,之后又被税务机关检查发现的偷税行为。

不缴或少缴税款占应纳税款10%以上(不含本数)30%以下的

较重

一、除以下第二项情形外,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55%以上3倍以下罚款。
二、有下列偷税行为之一的,处75%以上3倍以下罚款:
1.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定性为善意取得的除外)和其他抵扣凭证(包括虚开的农副产品收购凭证、运输发票、废旧物资销售发票等)抵扣税款的行为;2.账外经营的偷税行为;3.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的偷税行为;4.在税前虚列支出进行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导致少缴所得税的。5.未按税务机关要求进行自查,之后又被税务机关检查发现的偷税行为。

不缴或少缴税款占应纳税款30%以上(不含本数)的

严重

一、除以下第二项情形外,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60%以上5倍以下罚款。

二、有下列偷税行为之一的,处80%以上5倍以下罚款:
1.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定性为善意取得的除外)和其他抵扣凭证(包括虚开的农副产品收购凭证、运输发票、废旧物资销售发票等)抵扣税款的行为;2.账外经营的偷税行为;3.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的偷税行为;4.在税前虚列支出进行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导致少缴所得税的。5.未按税务机关要求进行自查,之后又被税务机关检查发现的偷税行为。

17.逃避追缴欠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五条: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欠缴税款5万元以下

一般

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50%以上1倍以下罚款。

欠缴税款5万元以上(不含本数)100万元以下

较重

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50%以上2倍以下罚款。

欠缴税款100万元以上(不含本数)

严重

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18.骗取出口退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六十六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骗取税款不满5万元的

一般

追缴骗取的退税款,并处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可以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半年以上一年以下。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第十三条第(六)项: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主管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省级以上(含本级)税务机关批准,按下列规定停止其出口退(免)税资格:1.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不满5万元的,可以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半年以上一年以下。2.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5万元以上不满

骗取税款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

较重

追缴骗取的退税款,并处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可以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一年以上一年半以下。

骗取税款50万元以上不满250万元,或因骗取出口退税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两年内又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30万元以上不满150万元的

严重

追缴骗取的退税款,并处1倍以上4倍以下罚款,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一年半以上两年以下。

骗取税款250万元以上,或因骗取出口退税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两年内又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

特别严重

追缴骗取的退税款,并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两年以上三年以下。

19.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未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

一般

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2倍以下(含本数)罚款。

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

严重

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20.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不缴或少缴税款10万元以下

一般

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50%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不缴或少缴税款10万元以上(不含本数)

严重

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60%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21.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扣缴义务人已补扣缴或已补收税款的

一般

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50%以上一倍以下罚款。

扣缴义务人未补扣缴或未补收税款的

严重

一、除以下第二项情形外,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60%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二、扣缴义务人未补扣缴或未补收个人所得税款的,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个人所得税款1.5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22.税务代理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造成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九十八条:税务代理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造成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除由纳税人缴纳或者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外,对税务代理人处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金额占应纳税总额50%以下的

一般

处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1倍以下罚款。

金额占应纳税总额50%以上的(不含本数)

严重

处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60%以上三倍以下罚款。

23.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账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其未缴、少缴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三条: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账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未缴、少缴税款或者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除没收其违法所得外,可以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1倍以下的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没有违法所得的

一般

可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30%以上50%(不含本数)以下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

严重

没收违法所得;可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50%以上一倍以下罚款。

24.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责令的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八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之前主动缴纳税款的

一般

可处50%以上二倍以下罚款。

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之前未缴纳税款的

严重

可处60%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税务检查类

25.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可处5000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九十六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罚。

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在限期内仍未改正的

较重

可处5000元以上(不含本数)1万元以下罚款。

(一)提供虚假资料,不如实反映情况,或者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二)拒绝或者阻止税务机关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三)在检查期间,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隐匿、销毁有关资料的;(四)有不依法接受税务检查的其他情形的。

方式特别恶劣,导致税务机关无法开展检查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26.税务机关依法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有关情况时,有关单位拒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五条: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第(五)项的规定,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有关情况时,有关单位拒绝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可处5000元以下罚款。

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在限期内仍未改正的

较重

可处5000元以上(不含本数)1万元以下罚款。

方式特别恶劣,导致税务机关无法开展检查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27.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存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由税务机关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对银行、金融机构以10万元的罚款为基数,并按流失税款数额每万元(以整数计,不作四舍五入)加罚5000元计算罚款金额,罚款最高限额为50万元,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发票及票证管理类

28.应当开具而未开具发票,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开具发票,或者未加盖发票专用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一)应当开具而未开具发票,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开具发票,或者未加盖发票专用章的;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一般

1.涉及发票金额不满50000元,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内改正的,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未在限期内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2.涉及发票金额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内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的罚款;未在限期内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3.涉及发票金额超过500000元的,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29.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未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二)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未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的。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内改正的

一般

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未在限期内改正的

较重

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30.使用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发票,未将非税控电子器具使用的软件程序说明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三)使用非税控电子器具开具发票,未将非税控电子器具使用的软件程序说明资料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报送开具发票的数据的。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内改正的,

一般

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未在限期内改正的

较重

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31.拆本使用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四)拆本使用发票的。

涉及发票不满100份的

一般

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涉及发票100份以上200份以下的

较重

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涉及发票超过200份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32.扩大发票使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五)扩大发票使用范围的。

涉及发票不满100份的

一般

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涉及发票100份以上200份以下的

较重

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涉及发票超过200份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33.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六)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的。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一般

1.涉及发票金额不满50000元,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内改正的,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未在限期内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2.涉及发票金额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者在税务机关责令限期内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的罚款;未在限期内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3.涉及发票金额超过500000元的,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34.跨规定区域开具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七)跨规定区域开具发票的。

涉及发票不满100份的

一般

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涉及发票100份以上200份以下的

较重

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涉及发票超过200份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35.未按规定缴销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八)未按照规定缴销发票的。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定额发票不满500份,卷式发票不满300份,其他发票不满100份的

一般

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定额发票500份以上,卷式发票300份以上,其他发票100份以上200份以下的

较重

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其他发票超过200份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36.未按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九)未按照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的。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已尽到应有保管义务,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轻微

不予处罚

定额发票不满500份,卷式发票不满300份,其他发票不满100份的

一般

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定额发票500份以上,卷式发票300份以上,其他发票100份以上200份以下的

较重

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其他发票超过200份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37.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以及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以及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涉及发票不满100份的

一般

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涉及发票在100份以上500份以下的

较重

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涉及发票超过500份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38.丢失发票或者擅自损毁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以及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丢失发票或者擅自损毁发票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定额发票不满500份,卷式发票不满300份,其他发票不满100份的,

一般

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定额发票500份以上,卷式发票300份以上,其他发票100份以上200份以下的

较重

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其他发票超过200份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39.虚开发票(1.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2.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3.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虚开金额在10000元以下的

一般

处5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虚开金额超过10000元的

严重

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40.非法代开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虚开发票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代开发票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非法代开金额在10000元以下的

一般

处5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非法代开金额超过10000元的

严重

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41.未经有权机关指定,非法印制发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非法印制发票的,由税务机关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没有违法所得的

一般

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作案工具,并处10000元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

严重

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42.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发票,非法制造发票防伪专用品,伪造发票监制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发票,非法制造发票防伪专用品,伪造发票监制章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作案工具和非法物品,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印制发票的企业,可以并处吊销发票准印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前款规定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没有违法所得的

一般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作案工具和非法物品,并处10000元的罚款。

对印制发票的企业,可以并处吊销发票准印证。

违法所得不满10000元的

较重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作案工具和非法物品,并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对印制发票的企业,可以并处吊销发票准印证。

违法所得10000元以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作案工具和非法物品,并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印制发票的企业,可以并处吊销发票准印证。

43.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一)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的;

没有违法所得的

一般

处10000元的罚款。

违法所得不满10000元的

较重

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违法所得10000元以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44.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的。

没有违法所得的

一般

处10000元的罚款。


违法所得不满10000元的

较重

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违法所得10000元以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45.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1倍以下罚款。

税款能追缴入库的

一般

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50%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税款不能追缴入库的

严重

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50%以上1倍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46.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开具税收票证,或者未按规定保管、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收票证及有关资料

税收票证管理办法》第五十四条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本办法及有关规定保管、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收票证及有关资料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扣缴义务人未按照本办法开具税收票证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主动改正的

一般

可处100元以下罚款。

未主动改正的

严重

可处100元以上(不含本数)、1000元以下罚款。


47.自行填开税收票证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开具税收票证

税收票证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8号公布)第五十六条,自行填开税收票证的纳税人违反本办法及相关规定的,税务机关应当停止其税收票证的领用和自行填开,并限期缴销全部税收票证;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主动改正的

一般

可处100元以下罚款。

未主动改正的

严重

可处100元以上(不含本数)、1000元以下罚款。

纳税担保类

48.纳税人、纳税担保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提供担保

纳税担保试行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纳税人、纳税担保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提供担保的,由税务机关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属于经营行为的,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不属于经营行为的

一般

处1000元以下罚款。

属于经营行为的

严重

处1万元以下罚款。

49.非法为纳税人、纳税担保人实施虚假纳税担保提供方便

纳税担保试行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非法为纳税人、纳税担保人实施虚假纳税担保提供方便的,由税务机关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无违法所得的

一般

处以500元以下(不含本数)罚款。

有违法所得或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50.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提供担保,造成应缴税款损失

纳税担保试行办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提供担保,造成应缴税款损失的,由税务机关按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处以未缴、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造成应缴税款损失50万元以下的

一般

处未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1倍以下(不含本数)罚款。

造成应缴税款损失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

较重

处未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3倍以下(不含本数)罚款。

造成应缴税款损失100万元以上的(不含本数)

严重

处未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社保费征收类

51.缴费单位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费缴费登记和缴费登记注销的;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费缴费申报

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第三十四条:缴费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地方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对缴费单位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对缴费单位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对缴费单位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本办法规定办理缴费登记和缴费登记注销的;(二)未按本办法规定办理社会保险费缴费申报的。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对缴费单位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

严重

对缴费单位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特别严重的

特别严重

对缴费单位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52.缴费单位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账册、材料,或者不设账册,致使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无法确认的,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应缴数额后,延迟缴纳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缴费单位违反有关财务、会计、统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账册、材料,或者不设账册,致使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无法确定的,除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纪律处分、刑事处罚外,依照本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征缴;迟延缴纳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依照第十三条的规定决定加收滞纳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延迟30日内缴纳

一般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延迟30日以上(不包含本数)缴纳或未缴纳

严重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0元以上(不包含本数)20000元以下的罚款。

53.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第五十条第一款: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手续,或者未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数额、代扣代缴职工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地方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税务部门责令改正限期内仍未改正的,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特别严重的

特别严重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54.不缴或者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在地方税务机关依法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拒不缴纳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不缴或者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由地方税务机关依法责令限期缴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欠缴费额千分之二的滞纳金。逾期拒不缴纳的,对用人单位处以不缴或者欠缴费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对用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在责令限期缴纳期限届满后30日内缴纳的

一般

对用人单位处以不缴或者欠缴费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倍以下的罚款;对用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在责令限期缴纳期限届满后30日内仍未缴纳的

严重

对用人单位处以不缴或者欠缴费额一倍以上(不包含本数)二倍以下的罚款;对用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不包含本数)二万元以下罚款。

55.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期限申报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办理失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的,或者未按照规定期限申报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的,由地方税务部门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税务部门责令改正限期内仍未改正的,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严重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特别严重的

特别严重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56.用人单位迟延缴纳失业保险费,或者逾期拒不缴纳失业保险费的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经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逾期拒不缴纳的



对用人单位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57.缴费单位违反规定不缴、少缴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第三十五条:缴费单位违反规定不缴、少缴社会保险费的,由地方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依法追缴外,地方税务机关对缴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缴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责令限期缴纳期限届满后30日内缴纳的

一般

对用人单位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两倍以下的罚款,对缴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责令限期缴纳期限届满后30日内仍未缴纳的

严重

对用人单位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缴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不包含本数)2万元以下的罚款。

58.缴费单位欠缴应缴社会保险费,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地方税务机关追缴所欠费款

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第三十六条 缴费单位欠缴应缴社会保险费,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地方税务机关追缴所欠费款的,除依法追缴外,地方税务机关对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转移或者隐匿财产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

一般

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转移或者隐匿财产价值在10万元以上(不包含本数)的

严重

处3万元以上(不包含本数)5万元以下的罚款。

59.缴费单位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

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第三十七条:缴费单位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由地方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代扣代缴,并可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年内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在税务机关发现前主动改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轻微

不予处罚。

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一般

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未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

严重

处1万元以上(不包含本数)3万元以下罚款。

60.缴费单位提供虚假资料,不如实反映情况,或者拒绝提供用工人数、工资等有关资料的;拒绝或者阻碍地方税务机关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与缴费情况有关资料的;在检查期间,转移、隐匿、销毁有关资料

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第三十八条:缴费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地方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提供虚假资料,不如实反映情况,或者拒绝提供用工人数、工资等有关资料的;

(二)拒绝或者阻碍地方税务机关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与缴费情况有关资料的;

(三)在检查期间,转移、隐匿、销毁有关资料的。

逾期不改正的

一般

处5000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

严重

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关于修订〈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0-07-31   来源:市税务局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对《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公告2019年第6号修订发布)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作相应的修改后予以重新公布。现解读如下:

一、《公告》出台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税务工作“融入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推进一体化”的要求,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服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措施的通知》(税总函〔2019〕35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则》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78号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31号修改)规定,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浙江省税务局、安徽省税务局、宁波市税务局联合制定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申报 发票类税务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税务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应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须过罚相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引导纳税人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提高税法遵从能力和水平,与税务机关共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在此背景下,为及时贯彻落实五省市最新公告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我局对原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进行了补充修订。

二、《公告》的主要内容

(一)本次修订结合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申报 发票类税务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税务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的规定,对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所涉及到申报和发票类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基准执行标准进行了修订。同时,对原执行标准中相关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的情形进行了补充完善,不再单独制定《税务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

(二)“首违不罚”是指当事人在一年内首次违反且情节轻微,能够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本公告明确了不予处罚的情形,对其他未列入不予处罚的违法行为,应按公告规定的标准进行处罚。

(三)本公告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绍兴市国家税务局 绍兴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修订《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部分条款的公告》 ( 绍兴市国家税务局 绍兴市地方税务局公告2018年第1号)、《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关于修订《绍兴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行标准》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公告2019年第6号修订发布)同时废止。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