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甬政办发〔2021〕31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宁波市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5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宁波市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争当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结合宁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以“225”外贸双万亿行动为统领,发挥宁波港口资源和制造业发达基础优势,以服务外包、国际航运物流服务、国际数字服务、国际商贸和专业服务、国际建筑服务、对外文化贸易、国际旅游服务、国际教育服务等八个领域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完善统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我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按商务系统目前统计口径)争取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3%,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13%,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占比稳步提升。

二、重点发展领域及主要任务

(一)服务外包。发挥服务外包领头羊作用,深化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争取在每年的全国示范城市综合评价中争先进位。到2025年,全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和在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分别达到380亿元和36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1.加强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培育。以信息技术研发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工业设计服务等领域为重点,培育一批产业规模大、龙头示范作用突出的骨干企业。到2025年,全市离岸外包执行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5家以上。

2.加强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修改完善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加强市县工作联动,加强对园区的考核和政策支持,培育认定一批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到2025年,全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数量达到6家以上。

3.打造一批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以行业龙头企业、服务贸易产业园区和相关中介机构为依托,培育一批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为我市服务贸易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支撑、信息共享、检验检测、贸易促进、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公共服务。到2025年,市级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数量达到8家以上。

4.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加大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外包业务开发,推动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高附加值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升与服务外包密切相关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创新能力指标。争取到2025年,全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

5.鼓励服务外包业务剥离。鼓励制造业出口企业和流通型外贸公司分离货物与服务,与境外客户签订独立的研发设计、售后服务和外贸供应链服务合同,并将相关服务业务纳入数据统计。

(二)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以宁波国际航运中心为主要载体,补齐高端港航服务短板,加快构建链接内外、多式联运、辐射力强、成链集群的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供应链创新中心。到2025年,全市国际航运物流服务进出口额达到550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

1.推进国际航运物流集聚发展。以宁波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以东部临港区域和西部临空区域为两翼,加强统筹规划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重大招商项目集中布局,打造“一核一区四港(岛)”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集聚发展水平。

2.加强龙头型物流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加快发展国际远洋运输,争取全球主要班轮公司在甬设立区域总部、运营总部和结算中心,引进培育一批国内外供应链集成商、贸易物流综合服务商。

3.加快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大力发展船舶服务业,到2025年,争取培育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代理、船舶管理市场主体,吸引5家以上国际知名航运机构落户。着力发展船舶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产业基金等特色航运金融业务。全力打造航运保险产业基地和航运保险创新中心。

4.不断提升国际综合物流水平。整合海外仓、境外配送中心、结算中心等建立跨境物流网络体系,建设面向全球的集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交付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快递示范城市建设,建成国际邮件互换局二期及快件监管中心。推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积极探索航空中转业务。 

(三)国际数字服务。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平台服务、数字技术服务(云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等。到2025年,全市国际数字服务进出口额达到425亿元,年均增长13%。

1.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可贸易性。推进“互联网+”旅游、教育、文化、医疗、知识产权等高端服务业的模式创新,拓展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出口业务。推动宁波软件园积极争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提高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出口比重,到2025年,出口占比达到30%以上。

2.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发挥中国(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优势,加快推进1210、9610、9710、9810等多种跨境电商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开展出口退货返修、跨境进口保税备货退货、保税展示交易等新模式。

3.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自营电商平台向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助力本地制造企业拓展海外销售市场,为海外企业拓展中国市场提供平台服务。

4.打造数字贸易集成枢纽。高标准建设阿里巴巴数字贸易港(eWTP),以阿里巴巴大数据技术为核心,重点打造数字贸易集成服务枢纽。发挥阿里巴巴宁波中心的集聚带动作用,吸引更多数字贸易领域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入驻。

(四)国际商贸和专业服务。加快推进经营模式、交易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对外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技术贸易、检验检测、维修维护、国际结算等新兴服务贸易。到2025年,全市国际商贸和专业服务进出口额达到160亿元,年均增长13%。

1.鼓励开展跨国采购和销售服务。支持企业加快境外品牌推广展示中心、配送网点等海外分销体系建设,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货物贸易及其他相关服务贸易的发展。

2.加快发展高端新兴专业服务。顺应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研发、检验检测、跨境租赁、国际结算等高附加值专业服务。加快建设高新区检验检测产业园,增强承接国际业务能力,到2025年,国际业务比重达到20%以上。对“两头在外”服务贸易的中间投入,探索在政策等方面系统化安排与支持。

3.大力发展维修维护服务。立足本地汽车、机电、家电、消费电子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链基础,大力发展工业品保税检测维修服务。发挥区位优势和船舶工业基础,大力促进国际船舶维修维护服务发展,做大做强我市船舶维修维护产业。

4.加强中外技术研发合作。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通过技术进出口实现国际竞争力提升,重点扶持技术、品牌、标准等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到2025年,全市技术进出口额突破80亿元。

(五)国际建筑服务。鼓励和支持工程承包企业发挥特色优势,开拓海外市场,带动设计、咨询、劳务等服务出口。“十四五”期间,全市对外承包工程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累计达到500亿元。

1.加强对外承包工程主体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对外总承包企业,推动注册工程企业开展境外工程承包业务,推动我市工程承包企业与央企等国内大企业、相关机构的业务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市对外承包工程规模。

2.加快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有条件的工程承包企业采取项目管理总承包、建设—经营—转让及其衍生方式等特许经营类模式,积极承揽境外基础设施项目,增强工程带动技术、劳务、原材料、成套设备出口的能力。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向项目融资、设计咨询、管理运营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六)对外文化贸易。深度挖掘宁波历史文化底蕴,积极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大力推动文化服务出口。到2025年,全市对外文化贸易额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13%。

1.大力推进以数字化产品为核心的文化出口。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游戏和动漫版权等文化贸易,推动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高端服务为先导的“文化+”整体出口。

2.不断做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贸易。重点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探索在中东欧地区设立以文化贸易为主的服务贸易境外促进中心,推动文化创意、文化演艺等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3.加强企业主体和发展载体建设。培育和认定一批市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到2025年,力争12家企业进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单。支持北仑区争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七)国际旅游服务。积极开展国际旅游推广,鼓励旅游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国际旅游服务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市服务贸易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到2025年,全市旅游服务进出口额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13%。

1.打响宁波“海丝活化石”国际旅游品牌。深入挖掘“海丝古港·微笑宁波”主题内涵,推进海丝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展全球精细化营销,打响国际化旅游系列品牌。优化旅游购物环境,加快培育国际商务、度假、游艇、邮轮等高附加值旅游服务。

2.积极发展入境游。充分利用江浙沪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优化签证便利化措施,完善跨境自驾游监管举措和交通工具出入境手续,创新智慧旅游服务模式,提升多语种导服水平和消费便利化水平,积极发展入境游特别是中高端入境游。

3.大力拓展国际航空旅游服务。以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四期建设为契机,拓展宁波至东南亚、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增开国际直航航班,增加航班频次,完善中转旅游服务体系。

(八)国际教育服务。鼓励教育机构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服务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对外教育交流合作,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之间的教育合作。到2025年,全市教育服务进出口额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13%。

1.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加快推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落实落地,办好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会、欧洲宁波教育周、宁波—奥克兰教育合作交流会、甬港教育合作论坛等交流活动。

2.加大国际合作办学力度。鼓励我市相关教育机构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合作,借鉴和吸收境外先进办学理念,加快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宁波大学等,推进与德国等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

3.培育国际化教育合作交流平台。依托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国际知名教育机构,大力发展来甬国际留学生教育,开展高端国际培训业务,加大师生双向国际交流。发展跨境在线课程学习等教育服务,全方位、系统性地推进对外教育交流合作。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服务贸易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服务贸易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推进服务贸易工作合力。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将服务贸易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强区县(市)服务贸易工作队伍建设。及时复制推广各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服务贸易工作水平。

(二)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分析体系。依托商务部“服务贸易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扎实开展服务贸易统计直报工作。完善服务贸易统计监测点建设,加强数据信息共享与交流。利用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统计、行业主管部门业务统计、重点企业监测统计等途径,深入做好服务贸易统计分析工作。

(三)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结构,完善和创新支持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根据商务部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立地方资金配套的要求,每年在市商务促进资金中统筹安排1000万元,支持服务贸易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加大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和服务出口零税率等政策的宣讲推广力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企业申报程序,扩大企业受惠面。

(四)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探索服务贸易分类管理。推进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无纸化流程,将服务贸易出口退(免)税申报等管理事项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改革通关监管制度和模式,创新数字化综合监管制度。发挥“甬江引才工程”聚智作用,培育引进一批服务贸易领域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和团队。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重视服务贸易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


宁波市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重点任务分工

序号

重点任务和目标

牵头领导

牵头部门

配合部门

完成时限

1

深化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强化争先进位意识,推动服务外包加快发展。到2025年,全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和在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分别达到380亿元和360亿元。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宁波市税务局、市外汇管理局,各区县(市)政府

2025

2

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升研发投入、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创新能力重要指标。争取到2025年,全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

陈炳荣

市科技局

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2025

3

以宁波国际航运中心为主要载体,加快构建链接内外、多式联运、辐射力强、成链集群的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供应链创新中心。到2025年,全市国际航运物流服务进出口额达到550亿元。

李关定

市口岸办

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服务业局等

2025

4

加强龙头型物流企业的引进和培育,争取全球主要班轮公司在甬设立区域总部、运营总部和结算中心,引进培育一批国内外供应链集成商、贸易物流综合服务商。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交通局、市口岸办、宁波舟山港集团

2025

5

加快培育高端港航服务业,大力发展船舶融资租赁、债券融资、供应链金融、产业基金等特色航运金融业务,探索航运金融衍生服务。加快航运保险发展,打造航运保险产业基地和航运保险创新中心。

李关定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市服务业局、市口岸办、宁波舟山港集团

2025

6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整合海外仓、境外配送中心、结算中心等建立跨境物流网络体系,建设面向全球的集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交付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快递示范城市建设,建成国际邮件互换局二期及快件监管中心,大力发展国际快递物流业务。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邮政管理局、宁波海关、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宁波保税区管委会

2025

7

加强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推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积极探索国际航空中转业务。

沈敏

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指挥部

市口岸办

2025

8

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平台服务、数字技术服务(云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等,不断做大国际数字服务贸易。到2025年,全市国际数字服务进出口额达到425亿元。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经信局、市文广旅游局、宁波保税区管委会

2025

9

加强与商务部等部委沟通衔接,积极推动宁波软件园争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提高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出口比重。到2025年,出口占比达到30%以上。

陈炳荣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市商务局、市经信局

2025

10

加快1210961097109810等多种跨境电商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出口退货返修、跨境进口保税备货退货、保税展示交易等新模式深入开展。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宁波海关

2025

11

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自营电商平台向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助力本地制造企业拓展海外销售市场,并为海外企业拓展中国市场提供平台服务。

李关定

市商务局

2025

12

高标准建设阿里巴巴数字贸易港(eWTP),以阿里巴巴大数据技术为核心,重点打造数字贸易集成服务枢纽。发挥阿里巴巴宁波中心的集聚带动作用,吸引更多数字贸易领域的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入驻,形成数字贸易带动增长极。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经信局、海曙区政府、宁波保税区管委会

2025

13

鼓励商贸服务提供商开展跨国采购和销售服务,支持企业加快境外品牌推广展示中心、配送网点等海外分销体系建设,带动货物贸易及其他相关服务贸易的发展。到2025年,全市国际商贸和专业服务进出口额达到160亿元。

李关定

市商务局

2025

14

加快建设高新区检验检测产业园,增强承接国际业务能力。到2025年,国际业务比重达到20%以上。

陈炳荣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市商务局、宁波海关、市市场监管局

2025

15

依托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政策创新,立足本地汽车、机电、家电、消费电子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链基础,大力发展工业品保税检测维修服务。发挥区位优势和船舶工业基础,大力促进国际船舶维修维护服务发展,做大做强我市船舶维修维护产业。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发改委、宁波海关

2025

16

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通过技术进出口实现国际竞争力提升,重点扶持技术、品牌、标准等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到2025年,全市技术进出口规模突破80亿元。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科技局

2025

17

鼓励和支持工程承包企业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带动设计、咨询、劳务等服务出口。“十四五”期间,全市对外承包工程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累计达到500亿元。

李关定

市商务局

2025

18

积极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大力发展影视音像、动漫创意、网络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和演艺服务等文化服务出口,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到2025年,全市文化对外贸易额达到40亿元。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

2025

19

积极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贸易,重点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探索在中东欧地区设立以文化贸易为主的服务贸易境外促进中心,推动文化创意、文化演艺等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游局

2025

20

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到2025年,力争全市进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单达12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三成以上。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委宣传部

2025

21

加强与商务部等部委沟通衔接,积极推动北仑区争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北仑区政府

2025

22

抓住后疫情时期国际旅游复苏时机,积极开展国际旅游推广,鼓励旅游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到2025年,全市旅游服务进出口额达到180亿元。

李军

市文广旅游局

2025

23

利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四期建设契机,拓展宁波至东南亚、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增开国际直航航班,增加航班频次,完善中转旅游服务体系。

沈敏

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指挥部

市口岸办、市文广旅游局

2025

24

鼓励我市教育机构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服务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到2025年,全市教育服务进出口额达到80亿元。

许亚南

市教育局

2025

25

依托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国际知名教育机构,大力发展来甬国际留学生教育,开展高端国际培训业务,加大师生双向国际交流。发展跨境在线课程学习等教育服务,全方位、系统性地推进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

许亚南

市教育局

2025

26

推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落实落地,办好中外教育合作交流。

许亚南

市教育局

相关高校

每年

27

扎实开展服务贸易统计直报工作。完善服务贸易统计监测点建设,加强数据信息共享与交流,深入做好服务贸易统计分析工作。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外汇管理局、市统计局、市文广旅游局、市教育局等

每年

28

每年在市商务促进资金中统筹安排1000万元,用于支持服务贸易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各区县(市)政府

每年

29

加大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和服务出口零税率等政策的宣讲推广力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企业申报程序,扩大企业受惠面。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市科技局

每年

30

发挥“甬江引才工程”聚智作用,培育引进一批服务贸易领域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和团队。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

每年

31

改革通关监管制度和模式,创新数字化综合监管制度。

李关定

宁波海关

每年

32

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探索服务贸易分类管理。

李关定

市外汇管理局

每年

33

及时复制推广各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服务贸易工作水平。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级相关部门

每年

34

不断加强对发展服务贸易重要性及我市服务贸易工作成效的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服务贸易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打响“宁波服务”品牌。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市委宣传部

每年

35

加大对各地政府的考核督查力度,将服务贸易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各区县(市)商务部门服务贸易工作队伍建设。

李关定

市商务局

各区县(市)政府

每年


来源:宁波市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