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七年八月八日
嘉兴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
1 总 则
1.1 为全面建设园林城市,充分发挥城市道路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规范城市道路行道树栽植和道路绿地、绿化隔离带规划、设计、施工,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嘉兴市内新建道路工程规划红线范围内的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与城市相连的交通要道,旧路拓宽、修整、改造工程和各县(市、区)可参照执行。
1.3 本标准编制依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关于嘉兴市城市道路绿化的指导性意见》、《嘉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嘉兴市生物多样性规划》等。
1.4 嘉兴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建设原则
2.1 适地适景、因地制宜原则。应依据绿地的地形和周边环境进行造景和布局。适地适树,适地适草。
2.2 乡土树种为主、植物多样性及体现地方特色原则。从嘉兴市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以乡土树种为主,与植物多样性相结合,体现地方特色。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
2.3 群落设计、复层栽植、植物造景为主原则。以乔木为主,彩叶树种与绿叶树种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结合,突出树木的季相变化。
2.4 以人为本、整体和谐原则。达到庇荫、滤尘、减噪、利于诱导行车视线、减少驾驶员视觉疲劳、改善环境和美化景观的作用。
2.5 保护原有树种资源原则。在道路新建、修整、改建规划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必须采取严格的避让和保护措施。尽量保留和利用道路两侧野生和半野生自然地被的自然生境。
2.6 节约资源原则。道路绿化方式应有利于节水、节能、降低养护管理成本。
2.7 确保车辆行人安全原则。道路绿化应符合行人、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2.8 道路绿化在植物选择、配置和绿化效果的体现上应遵循远近期相结合原则。
2.9 市树、市花优先选择的原则。在道路绿化中重视对市树,尤其是市花的应用。
2.10道路绿化应具备必需的灌溉设施,必需满足植物生长的最低土层厚度和必须的营养面积的肥力,栽植基层下不得有建筑废料和不透水层。
2.11道路临时性绿化应根据绿地存在的时间长短,本着节约和再利用的原则进行配置。
3 道路绿化
3.1 新建道路绿地率应达到以下指标:
3.1.1规划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3.1.2规划红线宽度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3.1.3规划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3.1.4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2 绿地种植结构应符合以下指标:
3.2.1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彩叶树种与一般树种合理搭配。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比率宜为1:4,常绿灌木与落叶灌木比率宜为3:1。
3.2.2绿地面积在5000m2以上可适当设计小品,道路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化总面积的70%。
3.2.3绿地面积在1000 m2以上,每百平方米绿地乔木数不少于3株。一般景观路段每万平方米植物种类不少于20种,重要景观路段每万平方米植物种类不少于30种。
3.3 宽20m以上的绿带可设计适当的片林。
3.4 郊区道路绿带宜保留适当的野生地被植物。
3.5 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宜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3.6 毗邻河道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环境条件,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4 道路分车带(岛)绿化
4.1 道路分车带(岛)绿化必须服从行车安全要求。
4.2 主干道路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宜小于1.2m。
4.3 中间分车绿带的培植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1.5m之间的范围内,植物的树冠应枝叶繁茂,其株距不宜大于冠幅的5倍。
4.4 因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植。
4.5 道路绿篱植物应符合以下标准:
4.5.1 应选用枝条繁茂密厚、分蘖力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绿色期长、耐修剪的品种。
4.5.2 道路绿篱植物高度应控制在90cm以下。
4.5.3 常绿与落叶植物、彩叶与一般植物结合。
4.5.4 绿篱的株行距应均匀,株型丰满面应向外,高度一致,并留出养护通道。
4.5.5 绿篱栽植必需的最低种植土层厚度应符合表4.5.5的规定。
绿篱种植槽规格表4.5.5
行数 |
单行 |
双行 |
多行 |
规格(宽×深cm) |
40×40 |
60×40 |
30n×40 |
注:n表示绿篱的行数
4.6 道路分车带绿化植物必需的最低种植土层厚度应符合表4.6的规定。
栽植必需的最低种植土层厚度 表4.6
植物类型 |
草本花卉 |
草坪地被 |
小灌木 |
大灌木 |
浅根乔木 |
深根乔木 |
土层厚度(cm) |
30 |
30 |
40 |
60 |
90 |
150 |
4.7 道路分车带绿化栽植成活率应达到95%,缺株应及时进行补栽。
4.8 道路分车带宽度小于1.5m的,宜采用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配植,高度应控制在90cm以下。道路交叉口、人行通道口和断开的出入口两端20m范围内应控制在60 cm以下。道路分车带宽度1.5~6m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道路分车带宽度大于6m,可进行复层式配置。
4.9 道路分车岛绿化面积在300m2以下的,且宽度小于10m的,应选择低矮地被植物,整体高度应低于90cm。面积在300m2以上,且宽度大于10m的分车岛绿化,可进行复层配置。
5 立交桥绿化
5.1 立交桥绿化应充分利用环境空间复层栽植。乔、灌、花、草相结合,形成层次丰富、培植合理、季相鲜明、自然和谐的植物群落,设计风格应以疏朗开阔为主。
5.2 桥下绿地内应选择种植耐荫和较耐旱植物,并应设置浇灌设施。
5.3 立交桥的墙体和桥墩宜进行垂直绿化,可选择吸附力强的攀援植物。
5.4 立交桥的坡地、台地和较大面积的挡土墙应种植草坪、藤本或灌木,护坡固土。
5.5立交桥附属的大型绿地规划设计应参照《公园设计规范》(CJ48-92)的有关规定。
6 行道树的种植
6.1 行道树树种选择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抗逆性强,抗风性强,树型成型性好,易形成直立的主干,冠大荫浓,病虫害少,寿命长,根系发达,不污染环境,耐修剪,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6.2 行道树出圃要求:规格一致、树形周正、根系符合移植要求、植株健壮、无病虫害、主干通直。
6.3 行道树的规格及种植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
6.3.1 道路两侧应同时绿化,形成对称。
6.3.2 同一道路的绿化宜统一景观风格,同一路段行道树树种和形式应相同。不同路段的绿化树种及形式宜有所变化。
6.3.3 主干道种植行道树胸径要求:速生树不宜小于8cm,慢生树不宜小于10 cm;次干道种植行道树胸径要求:速生树不宜小于6cm,慢生树不宜小于8cm。
6.3.4主干道路行道树分枝点应在3.5m以上,一般道路行道树分枝点应在3m以上,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
6.3.5 行道树株距一般以8 m为宜,最低不应小于6 m。
6.3.6 行道树种植后,树池、树穴应种植地被或铺设透气材料、覆盖箅子(透气护栅)。
6.3.7 行道树生长所必需最低土层厚度应达到浅根乔木不小于90 cm,深根乔木不小于150 cm,栽植基层下不得有建筑废料和不透水层。
6.3.8 栽植穴(槽)要求:人行道宽度在3米以上的,树穴尺寸为1.2m×1.2m 到1.5m×1.5m;人行道宽度在3米以下的,树穴尺寸为1.0m×1.0m到1.2m×1.2m。栽植槽宽度不小于1.2m。具备条件的,行道树种植应采用连续的种植带形式。
6.3.9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植,路口人行道(圆角范围内人行道及距圆弧线切点15米范围内的人行道)不得种植行道树。
6.4 行道树种植成活率应达到95%,缺株应及时进行补植。
6.5 行道树的种植,应根据其习性及物候期选择适宜种植时期进行。落叶树种植应在休眠期进行。树木生长季节栽植必须按照操作规范实施。
6.6 行道树种植应符合定点放线要求,树型丰满面迎着主要方向,相邻植株规格应近似,树木种植后应保持直立,栽后应采取必要的支撑加固措施防止倒伏。浅根性树种必须设永久性支护。在雨涝时期和台风季节应采取紧急有效的加固措施。
6.7 积极鼓励引进适应本地区生长的新树种和色叶观赏树种,目前常用和推荐的行道树种见附录。
7 栽植土和灌溉水质要求
7.1 栽植土应符合下列要求:栽植土pH应为6.5~8.5之间,土质应疏松不板结,土块易捣碎,不得含胶泥块及草根等杂物。栽植穴(槽)应施足腐熟有机底肥。名贵树木种植应根据其习性,采取必要的土壤改良措施。
7.2 浇水应采用pH值和矿化度等理化指标符合树木生长需求的水源,保证水源的pH值在5.5~8.0之间。绿地灌溉用水应充分利用河水、中水资源。
8 道路绿化与相关设施
8.1 道路绿化与架空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8.1.1 行道树上方严禁设置架空线。
8.1.2 道路绿地上方原则不宜设置架空线,必须在道路绿地上方设置架空线的,树木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8.1.2的规定。
树木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 表8.1.2
电压(Kv) |
1~10 |
35~110 |
154~220 |
330 |
最小垂直距离(m) |
1.5 |
3.0 |
3.5 |
4.5 |
8.2 道路绿化与地下管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8.2.1新建道路或经改建后达到规划红线宽度的道路,其绿化乔灌木与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8.2.1的规定。
绿化乔灌木与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 表8.2.1
管线名称 |
距乔木中心距离(m) |
距灌木中心距离(m) |
电力电缆 |
1.0 |
1.0 |
电力电缆(直埋) |
1.0 |
1.0 |
电信电缆(管道) |
1.5 |
1.0 |
给水管道 |
1.5 |
1.0 |
雨水管道 |
1.5 |
1.0 |
污水管道 |
1.5 |
1.0 |
燃气管道 |
1.2 |
1.2 |
热力管道 |
1.5 |
1.5 |
排水管道 |
1.0 |
—— |
8.2.2 行道树绿带、分车带及两侧绿地垂直下方不得敷设除灌溉管线外其他管线。
8.3 道路绿化与其他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8.3.1 绿化乔灌木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8.3.1表规定。
树木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距离 表8.3.1
设施名称 |
至乔木中心距离(m) |
至距灌木中心距离(m) |
低于2m围墙 |
1.0 |
—— |
挡土墙 |
1.0 |
—— |
路灯杆柱 |
2.0 |
—— |
电力、电信杆柱 |
1.5 |
—— |
消防栓 |
1.5 |
2.0 |
测量水准点 |
2.0 |
2.0 |
8.4 道路绿化排灌设施
8.4.1 道路绿地应有排水及灌溉设施。
8.4.2 严禁冬季降雪后将立交桥和高架路上的融盐雪水直接排入绿地。立交桥和高架路所排的污水必须有直排管道排入道路集水井中。
8.5 道路绿地无障碍设施
8.5.1 道路绿地无障碍设施应符合《城市道路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规定。
本标准术语
道路绿地
指道路工程规划范围内两侧的绿地、分车隔离带(岛)、行道树和行道树绿带。
道路绿地率
指道路工程规划范围内所有绿地面积占道路规划总面积的百分比。
通透式配置
绿地上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m~3.0m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植方式。
胸径
指树木主干离地表面1.2 m处的直径。
种植土
理化性质良好,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种植土层厚度
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土壤深度。
种植穴(槽)
种植植物挖掘的坑穴。坑穴为圆形或方形的称为种植穴,长条形的称为种植槽。
分枝点高
指树木从地表面到树冠的最下分枝点的垂直高度。
附录:
嘉兴市城市道路行道树推荐树种
一、 嘉兴市城市道路行道树推荐树种表
序号 |
道路宽度 |
种植要求 |
行道树推荐品种 |
1 |
规划红线宽度大于50m |
机非分车带以常绿乔木为主 |
香樟、女贞、湿地松、广玉兰 |
行道树以落叶乔木为主 |
悬铃木、榉树、无患子、黄山栾树、珊瑚朴、臭椿、银杏、杂交鹅掌楸、喜树、七叶树、枫香、南酸枣、乌桕、鸡爪槭、重阳木、柿树、合欢、梓树 |
||
2 |
规划红线宽度40~50m |
南北方向可种植常绿乔木 |
香樟、女贞、湿地松、广玉兰 |
东西方向应以落叶乔木为主 |
悬铃木、榉树、无患子、黄山栾树、珊瑚朴、臭椿、银杏、杂交鹅掌楸、喜树、七叶树、枫香、重阳木、合欢、梓树 |
||
3 |
规划红线宽度小于40m |
应以落叶乔木为主 |
悬铃木、榉树、无患子、黄山栾树、梧桐、中国槐、珊瑚朴、臭椿、银杏、杂交鹅掌楸、喜树、七叶树、枫香、重阳木、合欢、梓树 |
4 |
园林景观路 |
要求植物品种丰富、景观效果好。道路中间分车带体现整齐、简洁、美观;道路两侧绿化带充分体现植物的多样性,满足道路绿化快速浏览的动态景观效果。 |
二、行道树推荐树种介绍
1、悬铃木 悬铃木科悬铃木属,乔木,高达20—30米,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略耐寒。生长迅速,寿命长,萌芽力强,耐修剪,对城市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冠幅宽大,遮荫性强,是优良的庭荫树和行道树种。
2、榉树 落叶乔木,高达25m;树冠倒卵状伞形,喜光,喜温暖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在酸性、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上均可生长;忌积水,也不耐干瘠。花朔4月,果熟期10一11月。
3、无患子 无患子科无患子属。落叶乔木,树冠较大,呈圆冠状,主干通直。树皮灰色,纵裂,羽状复叶互生,叶形优美,秋叶金黄。喜光,稍耐荫。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ph值要求不严。深根性,抗风力强;萌芽力弱,不耐修剪。
4、黄山栾树 无患子科栾树属。落叶乔木,树形端正,枝繁叶茂,冠大荫浓。树皮暗灰色,浅裂,二回羽状复叶,长椭圆状卵形,先端渐尖。春季嫩叶多红色,入秋叶色变黄。顶生圆锥花序,花黄色,花期晚夏初秋,深秋淡红色果实挂满树梢。喜光,耐半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ph值要求不严。具深根性,萌蘖强,寿命较长,不耐修剪。耐寒性一般。病虫害较少,生长速度中上,有较强的抗烟尘能力。前期生长较慢,需加强管理,开花结实后的枯株有损景观,应及时进行修剪。
5、梧桐 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树荫深浓,主干端直,树皮光滑,灰绿色。小枝粗壮,侧枝近于轮生。叶掌状三至五裂,裂片全缘,秋叶转金黄。花小,黄绿色,成顶生圆锥花序。生长迅速,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含钙丰富的土壤。根肉质,不耐涝。侧芽萌发力弱,不耐修剪。春季萌发较迟。
6、中国槐 豆科槐属,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冠宽广,树姿优美。喜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深根系,抗风力强,对二氧化碳、氯化氢及烟尘等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寿命长,生长快,耐修剪。
7、珊瑚朴 榆科朴属,落叶大乔木,成树高达26米,早春红褐色花序状如珊瑚,核果卵形,橙红色。味甜可食,叶片光亮,叶茂荫浓。速生,喜光,稍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寒、耐旱。该树冠大荫浓,成形后冠幅大,遮阴效果好,且树冠轮廓优美。根系发达,稳定性强,不易被大风刮倒,且因枝条柔软,韧性好,也不易被风吹折或雪压断,移栽容易,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从苗期至成形树几乎无病虫害。绿色期长,从展叶到冬季落叶,绿色期长达10个月。耐修剪,为行道树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优秀的行道树、庭荫树。
8、臭椿 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高达30m,胸径1m。树冠开阔平顶形,无顶芽,树皮灰色,也有白色品种,粗糙不裂。小枝粗装,叶痕大,一回奇数羽状复叶。对土壤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耐盐碱土,不耐积水。生长快,深根性,根蘖性强,抗风沙耐烟尘及爱气体能力极强,寿命可达200年。强喜光,适应干冷气候,能耐-35℃低温。臭椿树干通直高大,树冠开阔,叶大荫浓,新春嫩叶红色,秋季翅果红黄相间,是适应性强、管理简便的优良庭荫树、行道树、公路树。孤植或与其他树种混植都可,尤其适合与常绿树种混植,可增加色彩及空间线条的变化。
9、银杏 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具长短枝。叶互生,扇形,先端波状缺刻或二裂,有长柄,淡绿色,秋后转鲜黄色。阳性树,不耐庇荫,对气候适应性广。抗旱但不耐涝,对土壤适应性强。深根性,寿命长。生长速度较慢,需加强前期管理。作行道树绿化时,应选择雄株,以免种皮污染环境。
10、鹅掌楸 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乔木,树冠圆锥形,树干通直。树皮淡灰色,光滑。单叶互生,叶两侧各有一裂,端平截或微凹,似“马褂”。花杯状,花被片外面为浅绿色,内面为黄色,花期五月。中性偏荫树种,喜光,喜温凉湿润气候和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不耐干旱瘠薄,忌低湿水涝。根系深,生长迅速。另外,杂交鹅掌楸,是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的杂交种,叶形变异较大,花黄白色。杂种优势明显,生长势超过亲本,耐寒性强。宜种植于树穴较大,通气性好的路段。
11、喜树 蓝果树科喜树属。落叶乔木,树干圆满通直,挺拔雄伟,树形美观,早期生长迅速。树皮光滑,灰白色。叶互生,全缘,长椭圆形至长卵形。发叶期3—4月,嫩叶红色,花期6—8月。性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较耐水湿,不耐干旱瘠薄土地。萌芽力强,抗病虫能力强。前期生长较慢。
12、七叶树 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乔木,高达25米。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7,厚纸质,倒披针形至长椭圆形;种子近球形。花期5月,果熟期9月。树干耸直,树冠开阔,叶大而形美,遮荫效果好。喜光,稍耐阴;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深根性,萌芽力不强;生长速度中等偏慢。为防止树干遭受日灼之害,可与其他树种配植。
13、枫香 金缕梅科枫香属。落叶乔木,树冠广卵形,树干通直,气势宏伟。树皮幼时平滑,灰白色,老时变为黑褐色。叶互生,掌状浅三裂,先端渐尖,秋叶转红或黄色。阳性树种,喜湿润肥沃的酸性土壤,耐干旱瘠薄,较不耐水湿。深根性,主根粗长,抗风力强。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较强抗性。在行道树种植时,可进行种植穴换土,以增强其适应性,并加强前期管理。
14、重阳木 大戟科重阳木属,落叶乔木,高达10米,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气候,耐寒力弱;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水湿。根系发达,抗风力强;生长较快。花期4—5月,果期8—10月。
15、合欢 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树形优美,树冠幅大,羽叶雅致,红色的绒花鲜艳特目。树皮灰棕色,平滑。偶数羽状复叶互生。红花成簇,花期5—6月。喜光,能适应多种气候条件。对土壤适应性强,好生于湿润肥沃,也耐瘠薄和砂质土壤;喜排水良好的土壤,耐涝性较差;萌芽力不强,不耐修剪。
16、乌桕 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高达15m;树冠圆球形喜光,喜温暖气候及深厚肥沃而水分丰富的土壤。有一定的耐旱、耐水湿及抗风能力。主根发达,寿命较长。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17、南酸枣 漆树科,南酸枣属, 落叶乔木,高8—2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呈片状剥落。喜光,不耐寒,耐干旱瘠薄。浅根性,生长快,适应性强。冠大荫浓,是良好的庭荫树及行道树。
18、柿树 柿树科柿树属落叶乔木,高达15m;树冠开阔,球形或钝圆锥形耐干旱、瘠薄,喜中性粘壤土、沙壤土及黄土,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一般土壤均能栽植。
19、梓树 紫葳科,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冠开展,树皮灰褐色、纵裂。叶广卵形或近圆形,花期5月,果期7—8月。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为速生树种,可作行道树。
20、香樟 常绿乔木,树冠广卵形。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在-180C低温下幼枝受冻害。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偏慢。有一定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由于香樟树的大量种植,导致虫害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应适当控制。
21、女贞 木犀科女贞属常绿乔木,高达10m喜光,稍耐荫;喜温暖,不耐寒;喜湿润,不耐干旱;适生于微酸性至微碱性的湿润土壤,不耐瘠薄。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花期6—7月。
22、湿地松 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分布于长江流域至华南,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纵裂呈鳞状块片剥落。3~4月开花,翌年10~11月果熟。强阳性,喜温暖气候,较耐水湿和碱土,可忍耐短期淹水。不耐旱,根系发达,抗风力较强。喜深厚肥沃的中性至强酸性土壤。湿地松苍劲而速生,适应性强,材质好,在长江以南的园林和自然风景区中作为重要树种应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可作庭园树、行道树或丛植、群植,宜植于河岸池边。
23、广玉兰 木兰科木兰属,常绿乔木,高达30米,树皮暗灰色,不裂;小枝、叶下面、叶柄密被褐色短绒毛。单叶,互生,厚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钝圆,上面深绿而有光泽,下面锈褐色,叶缘略反卷;花白色,芳香。花期5-6月,果期10月。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土壤,对二氧化硫、氯气等多种有毒气体及烟尘抗性强,很少有病害。树形高大,树姿雄伟壮丽,枝叶浓密,叶大质厚而有光泽,花大而芳香,初夏开放。为优良的观赏和行道树种,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常见栽培。
此件公开发布,现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