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湖北省工伤预防项目评分标准(试行)
附件1
工伤预防项目申报指南
一、申报主体及基本条件
经相关部门批准成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登记(注册)、具备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相关行业协会和大中型企业等社会组织。
二、重点领域
工伤预防联席会议确定的重点领域。
三、申报程序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布的下一年工伤预防的重点领域和申报指南,于每年8月底前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报下一年拟开展的工伤预防项目,申报程序具体如下:
(一)组织项目可行性研究,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时间安排、预算,提出项目考核绩效目标。
(三)如实填写《湖北省工伤预防项目申报表》,并按规定申报。
四、申报材料
工伤预防项目申报应附以下材料:
(一)相关部门合法登记(注册)证;
(二)工伤预防项目申请表;
(三)工伤预防项目可行性报告;
(四)工伤预防项目实施方案;
(五)申报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表及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开展项目所必需的设备、信息技术等材料。
以上材料提供复印件,并加盖“与原件一致”的单位公章,原件备查。相关申报材料如能通过网络查询获取,请注明查询渠道,纸质材料可不提供。
五、其他事项
省和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规定的相关要求。
附件2
湖北省工伤预防项目申报表
申报单位 |
(加盖公章) |
组织机构代码 |
|
所属行业 |
|
主管部门 |
|
法人代表 |
姓名及身份证号码 |
|
|
联系电话 |
|
||
业务范围及开展宣传和培训 相关业务年限 |
|
||
专业技术人员 结构及数量情况 |
|
||
项目名称 |
|
申报时间 |
|
预算金额 |
|
项目起止时间 |
|
项目负责人 |
姓名及身份证号码 |
|
|
联系电话 |
|
||
申报项目理由 |
(可附页) |
||
项目实施方式 (请在对应方式后打钩) |
申报机构直接实施 |
|
|
委托第三方实施 |
|
||
工伤预防项目 服务范围和对象 |
|
||
工伤预防项目 绩效目标 |
|
||
专家评委会意见 |
|
||
工伤预防 联席会意见 |
|
附件3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写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工伤预防项目基本情况:申报组织或机构名称、法人、地址、电话、设备条件、技术人员、资产规模、业务范围、财务收支、税务等情况。
(二)工伤预防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专业、历年项目负责情况,与项目相关的主要情况。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工伤预防项目开展的背景情况。项目的服务范围、需求分析、发展情况等。
(二)工伤预防项目开展的必要性。项目开展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意义和作用,对社会、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影响。
(三)工伤预防项目开展的可行性。项目实施流程和环节、设备和人员配置、经验、时间安排;费用预算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项目开展绩效目标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四)项目实施风险及不确定性。实施过程存在的主要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对风险的应对措施。
三、实施条件
(一)硬件设备。项目开展需要的各种设备。
(二)人员条件。项目开展必备的负责人及其管理能力、主要技术人员的姓名、性别、职称、专业、工作年限等。
(三)技术条件。从事工伤预防业务证明材料;开展项目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
(四)其他相关条件。
四、进度和计划安排
工伤预防项目开展进度和计划安排情况。
五、绩效目标
(一)定性目标。
(二)定量目标。
附件4
湖北省工伤预防项目评分标准(试行)
指标 |
分值 |
评分要点 |
评分标准 |
项目基本情况 |
4 |
1.工伤预防项目评审材料 |
评审材料齐全得2分。 |
2.工伤预防项目内容表述 |
表述完整清晰得2分。 |
||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
6 |
3.最高学历情况 |
博士研究生,得2分;硕士研究生,得1.5分;本科,得1分。(不同学历得分不累加) |
4.具备工伤预防、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宣传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职称 |
正高级职称,得3分;副高级职称,得2分;中级职称,得1分。(不同职称得分不累加) |
||
5.负责工伤预防、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宣传培训等项目方面的工作经验 |
具备2个以上项目负责经验得1分。 |
||
项目背景 |
6 |
6.对项目服务范围内行业企业工伤和职业病发生情况开展调研情况 |
(1)调研方法合理,覆盖项目范围,得1分; (2)问题和隐患排查清晰明确,得1分; (3)调查佐证材料相互印证,得1分。 |
7.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发生原因分析 |
(1)原因分析与调查统计情况相符,得1分; (2)原因分析全面准确,得1分。 |
||
8.项目需求和发展情况 |
项目需求和发展合理,得1分。 |
||
项目必要性 |
4 |
9.对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的意义和作用 |
意义和作用较大加0.5分;意义和作用重大加1分。 |
10.对提升社会、用人单位和职工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
意义和作用较大加0.5分;意义和作用重大加1分。 |
||
11.对普及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政策的意义和作用 |
意义和作用较大加0.5分;意义和作用重大加1分。 |
||
12.其他重要意义和作用 |
具有其他重要意义和作用,每项加0.5分,累计最多加1分。 |
||
项目可行性 |
4 |
13.项目实施可行性 |
(1)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全面,加1分; (2)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合理,加1分。 |
|
14.项目目标实现可行性 |
(1)目标实现可行性分析全面,加1分; (2)目标实现可行性分析合理,加1分。 |
|
项目风险性 |
3 |
15.项目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研判 |
(1)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全面,加1分; (2)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合理,加1分。 |
16.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应对措施合理可行,加1分。 |
||
申报单位基本条件 |
20 |
17.项目实施所需设备、设施情况 |
设施、设备完全满足项目实施所需条件,加2分;基本满足项目所需条件,加1分。 |
18.工伤预防项目工作团队 |
(1)组建工伤预防项目工作团队,加1分; (2)工作团队人员配置科学合理,加1分。 |
||
19.工作团队(不含项目负责人)具备工伤预防、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宣传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资格。 |
(1)具有正高、副高、中级职称,每1人分别对应加2分,1.5分,1分; (2)具有初级职称或职业技能资格,每1人分别加0.5分; (3)本项评分要点累计加分不超过10分。 |
||
20.工作团队学历情况。 |
(1)最高学历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的,每1人分别对应加1.5分,1分,0.5分; (2)本项评分要点累计加分不超过5分。 |
||
项目绩效目标 |
10 |
21.基本目标 |
涵盖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基本绩效目标,加2分。 |
22.定性目标(不含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基本绩效目标) |
(1)符合申报要求且与工伤和职业病预防密切相关,每条目标加1分; (2)合理可行、衡量标准明确,每条目标加1分; (3)本项评分要点累计加分不超过4分。 |
||
23.定量目标(不含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基本绩效目标) |
(1)符合申报要求且与工伤和职业病预防密切相关,每条目标加1分; (2)合理可行、量化明确且与实施方案、费用预算相匹配,每条目标加1分; (3)本项评分要点累计加分不超过4分。 |
||
项目费用预算 |
15 |
24.费用用途 |
费用使用合法合规,符合工伤预防费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加2分。 |
25.费用测算 |
(1)测算内容具体翔实,加2分; (2)测算标准符合实际,加2分; (3)测算过程清晰准确,加2分; (4)测算依据规范合理,加2分。 |
||
26.预算资金 |
(1)预算资金安排合理,加1分; (2)预算资金满足实施方案要求,加2分; (3)预算资金与绩效目标相匹配,加2分。 |
||
项目实施方案 |
28 |
27.总体情况 |
(1)实施方案内容完整,切合实际,加2分; (2)涵盖项目服务对象,加2分; (3)与绩效目标和预算费用相匹配,加2分。 |
28.实施步骤 |
(1)计划进度安排合理,加2分; (2)阶段目标明确可行,加2分; (3)计划进度与项目总体时间相匹配,加2分。 |
||
29.实施内容 |
(1)全面具体,合理可行,加2分; (2)与实施步骤相匹配,加2分; (3)科学合理,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2分。 |
||
30.实施方法 |
(1)流程环节清晰,加2分; (2)技术手段配套,加2分; (3)要素配置齐全,加2分。 |
||
31.保障措施 |
(1)组织领导健全,加1分; (2)人员分配合理,加1分; (3)质量保障机制或措施有效,加2分。 |
||
加分指标 |
40 |
32.设立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且本项目可使用的 |
符合条件,加4分。 |
33.同时符合开展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条件,且本项目可使用的 |
符合条件,加4分。 |
||
34.已实施的工伤预防项目有关经验或做法被国家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推广、复制或转发的 |
近3年有符合条件的情形,一次加3分,本项累计加分不超过6分。 |
||
35.已实施的全部工伤预防项目绩效目标完成且评估验收合格的 |
近3年实施的工伤预防项目全部符合条件,加6分。 |
||
36.已实施的工伤预防培训项目工伤事故发生率下降明显的 |
(1)近3年实施的工伤预防培训项目中,工伤事故发生率变化比例≥5%的,每有1个项目增加1分;≥10%的,每有1个项目增加2分;≥20%的,每有1个项目增加3分。同时满足本小项不同条件的,计分可以累计; (2)本项累计加分不超过20分。 |
||
扣分指标 |
40 |
37.负责实施的工伤预防项目评估验收不合格的 |
近3年实施的项目有符合情况的,扣10分。 |
38.拒绝工伤预防项目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议管理的 |
近3年实施的项目有符合情况的,扣10分。 |
||
39.已实施的工伤预防培训项目工伤事故发生率下降不明显或未下降的 |
(1)近3年实施的工伤预防培训项目中,工伤事故发生率变化比例<5%的,每有1个项目扣1分;<0的,每有1个项目增加2分;<-10%的,每有1个项目增加3分。同时满足本小项不同条件的,计分可以累计; (2)本项累计加分不超过20分。 |
||
一票否决 |
|
40.具有有关情形之一的,一票否决 |
(1)提供虚假资料或作出不实承诺的; (2)申报单位资质不符的; (3)预算超出工伤预防费使用范围或限额的。 |
说明:1.本评分标准中近3年是指从评审、采购、招标、协议确定服务机构开始 前36个月时间,不含当月;
2.本评分标准第40项第(2)小项中申报单位资质不符,是指申报工伤预 防项目的单位不属于大中型企业和行业协会,或工伤预防项目服务单位不符合本通知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条件;
3.工伤预防培训项目工伤事故发生率下降比例按照本通知第四十七条规定 计算,由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保险服务机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