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无锡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无锡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锡政办发〔2023〕14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关于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规〔2023〕1号)和《中共无锡市委办公室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稳增长、强信心、护主体、增动能”行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锡委办发〔2023〕2号)精神,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领域消费,优化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擦亮“锡心养老”城市品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有效扩大养老服务消费供给

  (一)围绕“吃住用”促进老年人生活服务消费。鼓励养老消费服务融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工程,支持首批品牌养老服务机构让利惠老,发放养老消费优惠(体验)券,在老年餐饮、健康用品、康复护理、居家上门服务等养老消费热点领域促进老年人消费,释放养老消费热情;出台《关于做好普惠养老机构签约工作的通知》(锡发改社〔2023〕12号),明确普惠养老服务价格区间并开展养老机构签约活动,带动普惠型养老消费;丰富养老服务产品供给,支持新兴材料、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深度集成应用与推广,鼓励研发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可穿戴、便携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以及老年食品、保健品。〔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以下均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单独列出〕

  (二)围绕“乐游学”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消费。开展“老朋友的相约”乐游无锡系列活动。设计适应老年人特点的文化旅游休闲产品,鼓励支持全市文旅企业推出老年朋友聚会、出游的惠民线路,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8折优惠;举办“老朋友相约打卡无锡”活动,活动期间市属国有景区(寄畅园和动物园除外)门票免费;举办“老朋友相约去看戏”活动,依托太湖文化艺术季、星期广播音乐会等品牌活动,支持推动文艺院团走进养老机构开展锡剧、评弹、民乐等演出。鼓励支持剧院剧场和演出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低于市场价的惠民演出票、设置老年人低票价专场演出,推动影院开展老年惠民观影活动;开展“老朋友相约学才艺”活动,开发适合银发族参与的摄影、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各门类艺术培训课程。大力推进适应老年人听读需求的数字化阅读设施设备建设,强化阅读志愿服务,在“钟书·导读”“钟书·荐读”“钟书·夜读”等品牌栏目中有针对性植入适老阅读内容。在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推出适合老年人的教育产品,积极拓展老年教育办学主体,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发老年学习课程,适应老年人不断增长的文化娱乐、健康养生、金融理财等需求。(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市文旅集团、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

  (三)开展“锡心养老”孝老爱老直播活动。拓宽养老消费阵地,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时间节点,通过主流直播平台和相关企业平台举办“锡心养老”孝老、爱老专题带货直播,精选质优价美的老年人服装服饰、日用辅助、生活护理、老年旅游和适老化改造等产品,鼓励养老服务企业探索“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等消费模式,满足适应老年群体特点的购物需求,逐步引领老年人消费新潮流。(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广电集团)

  (四)举办老年用品和养老服务推广展销活动。与政府惠民消费券等活动充分结合,鼓励商家开展促销活动,支持商贸企业、养老机构依托“太湖购物节”专场和太湖康养产业博览会等重点活动、重要平台,以“政府引导+市场自发”形式开展老年用品和养老服务产品推广展销活动。对接深受老年人欢迎、有品牌影响力的商家,设立线下体验推介区,通过提供免费量血压、免费中医问诊等服务,吸引老年人积极参加,推介展示居家养老设施、设备、产品。(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二、有力强化养老服务消费保障

  (五)加强养老服务用地支持。保障新增养老设施用地需求,支持政府以作价出资或者入股方式提供土地,与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服务项目。以出让方式供应的社会福利用地,按规定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所在级别公共服务用地基准地价的70%确定。鼓励利用商业、办公、工业、仓储存量房屋以及社区用房等举办养老机构,所使用存量房屋在符合详细规划且不改变用地主体的条件下,可在5年内实行继续按土地原用途和权利类型适用过渡期政策。支持各类主体依法依规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和商业服务用地等开展养老服务。(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

  (六)加强养老服务财税支持。各级社会福利事业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的比例不低于55%。养老服务设施用电、用水、用气(指管道天然气)等按照规定执行居民价格的非居民用户的标准。落实国家和省扶持小微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给予税收优惠。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对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免征契税。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自有或通过承租、无偿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市政园林局、无锡供电公司、市市政产业集团)

  (七)加强养老服务金融支持。支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投资力度。综合运用保险资管、REITs、权益融资等多种金融工具,拓展养老服务产业融资渠道。积极运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政策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发挥无锡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用,引导银行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高融资对接效率,为养老服务企业提供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信贷支持。(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民政局、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无锡银保监分局)

  (八)加强养老服务人才支持。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与相关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养老服务机构。支持用人单位与教育机构深化合作,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订单式培养,提高养老类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水平。引导物业、家政、医疗等行业从业人员参与养老服务。推动将健康照护师列入第六届无锡技能精英大赛。完成全市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护理员全员轮训,全市在岗养老护理员技能认定通过率达55%以上。(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

  三、不断夯实养老服务消费基础

  (九)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突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性地位,增强家庭照料能力,发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增强养老机构功能,持续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规范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和呼叫服务中心的“三中心联动”,开通非紧急类医养服务专线,建设为老服务“数字商城”,为老年人链接医养结合产品与服务,进一步释放老年医养消费热情。到2023年底,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2500张,新建和提升社区(村)助餐点80个,完成2000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1万人次,各市(县)、区原则上建成不少于1家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全市护理型床位占比达70%以上。支持大型企业在我市落地医养融合社区旗舰项目。(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卫生健康委)

  (十)促进养老产业持续发展。引导国有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与民营企业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养老服务均衡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骨干网、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营。鼓励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整合利用闲置资源、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集展示、体验、应用、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及TOD项目。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建立养老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库,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等行业融合发展,提供就近便捷的“订单式”“点菜式”养老服务,鼓励开发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养老智慧应用场景,拓展养老消费新领域。(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

  (十一)优化适老金融服务。积极推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探索发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加快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鼓励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商业健康保险,加大医疗保障力度,减轻老年人就医负担。加快开发满足居家、社区及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兼顾稳健性和收益性,适合老年人客户的养老型理财、信托等金融产品,提高老年人养老消费支付能力。(责任单位:无锡银保监分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民政局、市医疗保障局)

  (十二)营造优良养老消费环境。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健全养老服务“双随机、一公开”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围绕质量监测、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加大对违规养老服务行为的查处惩戒。健全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监管和信息公开,完善养老服务领域企业信用记录和人员档案数据库,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活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

  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要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纳入绩效考核和工作督查范围,加强上下联动,统筹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创新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工作举措,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以上政策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实施,部分政策起止日期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江阴、宜兴市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关于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问答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为进一步促进养老领域消费,市政府办公室于近期出台了《关于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现将政策的主要内容通过问答形式整理出来,具体如下:

  1.问:老年人在生活服务消费方面能享受哪些便利或优惠?

  答:《政策措施》围绕与老年人生活最紧密的“吃住用”领域推出如下便利或优惠:一是支持首批品牌养老服务机构让利惠老,发放养老消费优惠(体验)券,在老年餐饮、健康用品、康复护理、居家上门服务等养老消费热点领域促进老年人消费;二是明确普惠养老服务价格区间并开展养老机构签约活动,带动普惠型养老消费;三是丰富养老服务产品供给,鼓励研发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可穿戴、便携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以及老年食品、保健品。

  2.问:老年人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能享受哪些便利或优惠?

  答:《政策措施》围绕老年人关注度高的“乐游学”领域推出如下便利或优惠:一是鼓励支持全市文旅企业推出老年朋友聚会、出游的惠民线路,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8折优惠。举办“老朋友相约打卡无锡”活动,活动期间市属国有景区(寄畅园和动物园除外)门票免费;二是依托太湖文化艺术季、星期广播音乐会等品牌活动,支持推动文艺院团走进养老机构开展锡剧、评弹、民乐等演出。鼓励剧院剧场和演出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低于市场价的惠民演出票、设置老年人低票价专场演出,推动影院开展老年惠民观影活动;开发适合银发族参与的摄影、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各门类艺术培训课程;三是大力推进适应老年人听读需求的数字化阅设施设备建设,在“钟书•导读”“钟书•荐读”“钟书•夜读”等品牌栏目中有针对性地植入适老阅读内容。在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推出适合老人的教育产品,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发老年学习课程。

  3.问:为增加养老服务消费的影响力,打算开展哪些针对老年人消费的活动?

  答:一是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时间节点,通过主流直播平台举办“锡心养老”孝老爱老专题带货直播,精选质优价美的老年人服装服饰、日用辅助、生活护理、老年旅游和适老化改造等产品,鼓励养老服务企业探索“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等消费模式;二是鼓励商家开展促销活动,支持商贸企业、养老机构依托“太湖购物节”专场和太湖康养产业博览会等重点活动、重要平台,开展老年用品和养老服务产品推广展销活动。对接深受老年人欢迎、有品牌影响力的商家,设立线下体验推介区,提供免费量血压、免费中医问诊等服务,欢迎老年人积极参加,推介展示居家养老设施、设备、产品。

  4.问:除了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在提高老年人养老消费支付能力上有什么措施?

  答:一是积极推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探索发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二是加快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鼓励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商业健康保险,加大医疗保障力度,减轻老年人就医负担。加快开发满足居家、社区及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兼顾稳健性和收益性,适合老年人客户的养老型理财、信托等金融产品。

  5.问:为了让老年人放心消费,在营造养老消费优良环境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一是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健全养老服务“双随机、一公开”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围绕质量监测、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加大对违规养老服务行为的查处惩戒;二是健全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监管和信息公开,完善养老服务领域企业信用记录和人员档案数据库,规范市场秩序;三是开展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活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6.问:在保障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发展方面有哪些政策?

  答:《政策措施》从用地、财税、金融和人才等四方面做好保障。一是用地方面,以出让方式供应的社会福利用地,按规定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所在级别公共服务用地基准地价的70%确定。支持各类主体依法依规利用存量低效用地和商业服务用地等开展养老服务;二是财税方面,各级社会福利事业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的比例不低于55%。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对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免征契税;三是金融方面,支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投资力度。综合运用保险资管、REITs、权益融资等多种金融工具,拓展养老服务产业融资渠道;四是人才方面,支持用人单位与教育机构深化合作,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订单式培养,提高养老类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水平。推动将健康照护师列入第六届无锡技能精英大赛。全市在岗养老护理员技能认定通过率达55%以上。

  7.问:在完善养老服务供给方面有什么计划安排?

  答:一是增强家庭照料能力,发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到2023年底,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2500张,新建和提升社区(村)助餐点80个,完成2000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1万人次,各市(县)区原则上建成不少于1家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二是增强养老机构功能,持续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规范提升服务质量,到2023年底,全市护理型床位占比达70%以上;三是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和呼叫服务中心的“三中心联动”,开通非紧急类医养服务专线,建设为老服务“数字商城”,为老年人链接医养结合产品与服务。支持大型企业在我市落地医养融合社区旗舰项目。

  8.问:在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一是引导国有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与民营企业实现优势互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骨干网、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营;二是鼓励支持利用闲置资源、结合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推进,开发建设集展示、体验、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及TOD项目;三是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建立养老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储备库;四是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等行业融合发展,提供就近便捷的“订单式”“点菜式”养老服务,鼓励开发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养老智慧应用场景,拓展养老消费新领域。


来源:无锡市人民政府官网
【政府扶持政策】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