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谱®提示:根据《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绍政办发〔2020〕41号)规定,第二大点第(二)小点“5.健全和完善青少年竞技体育政策保障体系”中“获得省级及以上体育项目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可采取免试或适当降低文化课考试成绩录取入学”的内容停止执行。
税谱®提示:根据《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绍政办发〔2023〕3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2019年1月31日
附件
加强全市青少年体育工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
工作内容 |
牵头 单位 |
配合单位 |
1 |
全市三年内按要求足额配备专职体育教师。 |
市教育局 |
市委编办、市人力社保局、市体育局,各区、县(市)政府 |
2 |
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5%(特异性体征学生除外)。 |
市教育局 |
市体育局 |
3 |
以新建绍兴市体校为龙头,加强市县两级体校建设。 |
市体育局 |
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投集团,各区、县(市)政府 |
4 |
按要求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 |
市教育局 |
市体育局 |
5 |
确保每周3次课外活动(义务段2次),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
市教育局 |
市体育局 |
6 |
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队伍。 |
市教育局 |
市体育局 |
7 |
积极创建全国、省、市体育传统项目或各类体育特色学校,全市每年10所以上。 |
市体育局 |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
8 |
积极鼓励创建青少年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 |
市教育局 |
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 |
9 |
开展武术、围棋、象棋、空竹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 |
市教育局 |
市体育局 |
10 |
90%以上学校组建学生业余训练队,保证每年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0个训练日,每个训练日不少于1个小时的集中训练。 |
市教育局 |
市体育局 |
11 |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创办“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积极承办竞技体育训练网点,积极探索“市队校办”和“合作办队”模式。 |
市体育局 |
市教育局 |
12 |
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
市教育局 |
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 |
13 |
改革完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办法。 |
市教育局 |
市体育局 |
14 |
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按照有关规定从事学校体育工作。 |
市教育局 |
市委编办、市人力社保局、市体育局,各区、县(市)政府 |
15 |
将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运动队训练、课外体育活动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纳入教学工作量,带队参加各级比赛的成绩计入个人工作业绩。 |
市教育局 |
市人力社保局、市体育局 |
16 |
形成以市级体校为龙头、县级体校和市级训练网点为补充、各级学校运动队为基础的业余训练网络构架。 |
市体育局 |
市教育局 |
17 |
创新市水上运动中心办学模式,整合全市水上运动项目资源,重组市水上运动学校,做大做强水上运动品牌。 |
市体育局 |
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各区、县(市)政府 |
18 |
加强体校建设保障力度,教育部门负责文化教育,体育部门负责训练管理,文化教育管理纳入普教序列,教练员工资参照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实行绩效工资。 |
市体育局 |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各区、县(市)政府 |
19 |
逐步落实教育部门向公办体育运动学校选派主管教学副校长和优秀文化课教师制度。 |
市教育局 |
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体育局,各区、县(市)政府 |
20 |
出台体育特长生招生管理办法,市级布局的训练点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每年招收体育特长生应不少于当年学校招生数的5%,全市各普通高中每年招收体育特长生应不少于当年学校招生数的3%。 |
市教育局 |
市体育局,各区、县(市)政府 |
21 |
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并在户籍安置、择校就学、业绩奖惩、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以优惠照顾和灵活安排。 |
市体育局 |
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各区、县(市)政府 |
22 |
研究优秀运动员退役保障机制,强化优秀运动员退役保障。 |
市体育局 |
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 |
23 |
积极鼓励在绍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招收高水平运动员。 |
在绍高校 |
市教育局、市体育局 |
24 |
对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运动队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 |
市体育局 |
市财政局,各区、县(市)政府 |
25 |
城市和社区的建设规划充分考虑青少年体育锻炼设施需要。 |
市体育局 |
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区、县(市)政府 |
26 |
推动全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免费开放或低收费开放。 |
市体育局 |
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区、县(市)政府 |
27 |
将青少年体育工作纳入各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议事日程,建立高效的部门联动落实工作机制。 |
市体育局 |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市)政府 |
28 |
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科学指导与监督管理,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 |
市体育局 |
市教育局 |
29 |
积极落实推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捐助、捐赠和出资兴办青少年体育事业。 |
市体育局 |
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各区、县(市)政府 |
30 |
定期安排优秀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到学校指导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特色体育项目推广,指导帮助学校体育教师提高训练水平。 |
市体育局 |
市教育局 |
31 |
深化职称改革,各级各类学校承担训练任务的体育教师,成绩显著的可申报体育教练员和裁判员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 |
市体育局 |
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 |
32 |
把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
市教育局 |
市体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