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龙政办〔2013〕28号
税谱®提示:根据《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本级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龙政综〔2017〕211号)规定,决定保留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新区、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2月4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12〕138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畅通运动员升学、就业渠道,保障运动员合法权益。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领导,确保落实
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各级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制度。每学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和文化教育情况,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领导;形成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的工作机构,并要指定专人负责。
二、健全机制,完善运动员文化体系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精神,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各级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探索拓宽“教体”结合路子,加快促进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的资源整合。建立并完善运动员的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等文化教育体系,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实效,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人才,为我市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三、完善市、县两级少年儿童体校管理
(一)市县两级少体校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与当地中小学校紧密结合,积极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将文化教育统一纳入普通中小学管理体系,保证运动员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基本质量要求。
(二)各级各类体校要严格依照训练大纲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训练。按照不同项目和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的训练规律,科学合理制定训练计划,确保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要把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运动员训练竞赛、向上级输送体育人才同时纳入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文化课教师参照体育教练员享受一定比例的运动员输送奖励和成绩奖励。
(三)坚持科学选苗育才。各级体育、教育部门要共同完善运动员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选拔标准,严把“入口关”;建立健全运动员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训练竞赛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奠定管理基础,提供制度保证。
(四)统筹学习训练安排。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全国青少年教学训练大纲,科学统筹学训安排,提高文化学习效率和运动训练质量。
四、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
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市、县两级少体校的正常运转及业余训练经费、文化教育经费,由同级财政分别纳入体育、教育部门预算保障;逐步加大业余训练和相关补助经费投入,提升业余训练水平,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物价水平,及时调整提高业余训练运动员伙食补助标准。对困难家庭运动员,由市财政及运动员原籍县(市、区)财政给予资助,鼓励慈善机构予以帮扶。
五、完善运动员再就业工作体系
(一)继续发挥退役运动员的体育特长,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妥善安置代表本地区参加全省运动会及以上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退役运动员,制定接收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相关政策,激励退役运动员继续为本地区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活动作出新的贡献。
(二)鼓励需要体育专长的公务员岗位招收退役运动员。全市公安系统、监狱系统、劳教系统等需要体育专长岗位的,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专门职位,面向退役运动员进行公务员招考。
(三)鼓励基层少体校接收成绩较好、有执教能力的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练员。基层少体校教练员主要从省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中遴选,教练员总编制数的60%以上要用于接收省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
(四)鼓励普通中小学招聘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省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符合条件的退役运动员参加全省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可按国家、省有关规定享受加分政策。鼓励农村中小学(乡镇及乡镇以下)按有关规定划出一定体育教师岗位,采取有限竞争或直接考核方式招聘省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或进入高校学习毕业的退役运动员。
六、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险体系
运动员及其所在单位要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把所有运动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从事危险性较高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为运动员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完善运动员医疗保障制度。
七、落实体育生入学、升学优惠政策
为保障体育苗子文化教育,龙岩市少儿重点体校的小学阶段运动苗子,经测试考核合格并由教育部门核实后,在秋季招生时由市、区两级教育局各安排50%予以解决就读问题。初中阶段安排到龙岩五中或龙岩九中就读,并协调同意体育生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开始离校参加体育训练,保证体育生训练时间,确保体育后备人才不流失、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体育生离开市少儿重点体校(或除名)后,则回原籍义务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八、积极办好龙岩体育运动学校
(一)要加强龙岩体育运动学校建设,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其文化教育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并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二)龙岩体育运动学校在校生按省规定享受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
(三)采取“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管理,主要承担训练、参赛、教练员配备和培训等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文化教育,主要承担教学管理、教师培训等工作。
(四)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编写的运动员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质量评价体系及教材等规范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积极吸纳当地优质教育资源,采取联合办学、共建等形式,不断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
(五)加快龙岩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址的规划、征地和建设工作,抓紧落实有关建设合作事宜,早日建成现代化、有特色的海西体育运动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