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进一步促进邮政及快递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进一步促进邮政及快递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黔东南府办函〔2016〕51号

税谱®提示:根据《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 黔东南府发﹝2018﹞3号)规定,现行有效

税谱®提示:根据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黔东南府办发〔2018〕43号规定,继续有效


各县(市)人民政府,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黔东南州进一步促进邮政及快递业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3月10日


黔东南州进一步促进邮政及快递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国发〔2015〕61号)及省人民政府《关于研究加快全省邮政快递业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黔府专议〔2015〕172号)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快递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 黔府办发〔2015〕53号)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全州邮政快递业提速转型升级发展,活跃流通、拉动需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好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城市与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全州经济新增长点,让更多的有机绿色无公害生态农特产品、民族手工艺饰品等走出黔东南,更好发挥邮政快递业推动流通、促进消费、扩大就业、惠及民生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以“互联网+”快递为发展方向,按照省政府提出的“整合、结合、融合”以及“全覆盖、全连通、全天候”的理念,坚持市场主导、安全为基、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衔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州、县两级快递功能园区、分拨中心体系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推进邮政快递服务网络普惠城乡。解决制约邮政快递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邮政快递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快递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支持并带动特色农业、生产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旅游业等协同发展。提升寄递安全和服务质量,全面发挥邮政快递业在降低流通成本、支撑电子商务、服务生产生活、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州的服务网络,逐步建成州县两级快递物流园区和邮件快件分拨中心,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降低商品流通成本等综合效益更加显著。


二、 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服务网络


1.加快推进州级邮政快递专业园区建设。适应电子商务及物流产业发展需要,采取政府统一规划、企业购地自建的方式,在凯里市高速公路东出口处规划建设具备集中仓储、分拣处理、快速集散、统一配送、商品展示等服务功能的黔东南州邮政快递专业园区,衔接凯里农特产品物流园,实现邮件快件分级分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牵头单位:凯里市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州国土局、州规划局、州住建局、州商务局、州邮政管理局)


2.大力支持县级分拣处理暨配送中心建设。采取政府统一规划、企业购地自建的方式,逐步在各县(市)规划建设县级分拣处理暨配送中心,并与县级电子商务中心、农特产品园区等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集聚邮政、快递企业。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在建设分拣处理中心时,同步规划设计服务电子商务、农特产品的仓储区、电商孵化区等配套功能区域。(牵头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州国土局、州规划局、州住建局、州商务局、州邮政管理局、州邮政分公司)


3.加快完善农村快递服务网络。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扶贫攻坚任务,紧扣“传统村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百村大战”等项目,本着“融合发展、功能完善、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以“建得起、立得住、用得好、见成效”为目标,采取“叠加”、“共建”的方式,给予站点建设、运输及运营补贴政策,支持邮政企业充分利用整合现有服务网点、电商普及店、乡村两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及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示范点等资源,建设集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示范点及农村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站为一体的“电商村邮站”,打造“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下沉带动农村消费。丰富站点功能,鼓励邮政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开放农村邮政末端网点,为其它品牌快递企业提供派送服务,降低行业服务成本,搭载农村电子商务、代收代缴费、农村客运、农资配送、农村金融等多种服务,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富民”。(牵头单位:州商务局、各县〔市〕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州财政局、州人社局、州邮政管理局、州邮政分公司)


4.不断优化城市配送体系


一是支持邮政企业利用现有社区服务站点,整合社区电商综合服务点,建设社区“网订店取”服务站,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促进居民生活消费,推进快递进居民小区。以凯里市居民小区为重点,逐步辐射各县城镇社区。(牵头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州商务局、州民政局、州邮政管理局、州邮政分公司)


二是以黔东南州电子商务“北斗”计划中园区体系、产品体系、线上体系、线下体系为重点区域,推广“快递超市”模式,积极整合邮政、快递服务网点、交通客运场站、公路货运枢纽、电商线下体验店、机关传达室、学校收发室、社区服务中心、连锁超市门店及24小时便利店等平台和资源,打造“快递超市”,推进快递“三进”(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牵头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州邮政管理局、州交通局、州商务局、州住建局、州教育局、州邮政分公司)


三是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在办公区域自建智能快件箱或设置邮(快)件收发场所,为邮政及快递企业开展配送提供通行便利。鼓励邮政、快递企业、电商企业或第三方企业在写字楼、商住小区等快件投递量大的区域配建智能快件箱,缩短快递末端配送时限,有效解决末端投递矛盾。(牵头单位:各县 〔市〕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州机关事务局、州规划局、州住建局、州教育局、州邮政管理局)


(二)拓展丰富服务功能


采取开放端口、委托代理等方式,支持邮政企业打造完善集电商服务、寄递服务、便民服务、交邮服务、三农服务、普惠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七项合一的综合服务平台,并广泛应用于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城市配送服务站点,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叠加金融、客运票务、公积金查询、个人养老金查询、政务服务等更多便民利民服务内容,实现“一口受理”,实现村(居)民“足不出户,享尽便利”。(牵头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州工信委、黔东南银监分局、人行黔东南州中心支行、州交通局、州公积金中心、州人社局、州邮政分公司)


(三)优化提升运输能力


1.衔接综合交通体系。参照“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出台具体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邮政、快递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用予以减免。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与符合条件的农村公路客运站加强合作,鼓励县到乡的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快件,健全小件快运服务体系,降低运输成本。(牵头单位:州交通局、凯里高管处;责任单位:州邮政管理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2.优化快递车辆管理。强化警邮合作,建立完善警邮合作工作机制,推动《黔东南州邮政及快递业城市配送交通管理办法》的实施,沟通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邮政快递车辆管理办法,有效解决“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牵头单位:州公安局;责任单位:州交警支队、州邮政管理局、州交通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融入电商发展,打造黔东南“电商+快递”模式。加大推进邮政快递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力度,拓展协同发展空间,引导邮政及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深度合作,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创新。引导、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利用自身网点资源开设网店,并打造为电商示范点。(牵头单位:州商务局、州邮政管理局;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2.服务旅游产业发展,打造黔东南“边游边购、边购边邮”模式。支持邮政企业利用现有景区服务站点,整合景区景点农特产品旗舰店,建设景区“旅游+快递”服务站,并辐射服务景区内的体验店,打造“边游边购、边购边邮”旅游新模式,促进旅游产品线上线下消费。(牵头单位:州旅发委、州商务局;责任单位:州邮政管理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3.结合我省大扶贫战略及我州扶贫攻坚任务,找准契合点,以便更好的服务我州提出的“6个100万”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工程,大力发展农特生鲜快递。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加强农特生鲜产品寄递配送体系建设,积极服务农户和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对接城市农产品集散地、农贸市场。提升农特生鲜寄递服务水平,为农特生鲜产品提供优质的包装、仓储、运输服务,实现农特生鲜产品直封、直发、直运,拓宽农特生鲜产品外销寄递渠道。(牵头单位:州农委、州邮政管理局;责任单位:州商务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五)保障行业安全稳定


实施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寄件人安全责任,完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部门联动的优势,建立完善工作协调和联合执法机制,切实履行部门职责,着力健全邮件快件寄递安全防控体系,全面落实收寄验视制度,全面实行快件实名收寄,加大公共安全设备投入支持,营造安全寄递环境。(牵头单位:州综治办;责任单位:州公安局、州国安局、州交通局、州工商局、州安监局、凯里车务段、州民航局、州邮政管理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州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邮政及快递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解决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和有关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进一步促进邮政快递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邮政快递业的安全,把邮政快递业作为全州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领域,作为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农村电商以及民族手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强化协同联动,加大支持力度,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加快方案落实,为邮政快递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努力培育发展成支柱产业。(牵头单位:州直机关部门;责任单位:州政府办)


(二) 用地保障


建设邮政快递园区及分拣处理中心所用土地,属邮政企业用地按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属快递企业经营性用地,采取招拍挂方式通过市场配置土地;土地现状须达到“四通一平”(通电、通水、通路、通网络、场平);企业缴清土地出让价款后,国土资源部门立即办理土地登记、颁发土地证书,以便企业向银行进行融资。(牵头单位:州国土局;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州规划局、州住建局、州水务局、州交通局、州工信委、凯里供电局、州邮政管理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 资金保障


州、县大力支持邮政及快递业发展,州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采取债权、股权等有偿投入方式扶持重点邮政及快递企业发展,各县(市)政府也要安排扶持资金,结合自身实际采取补助、奖励等方式大力支持邮政及快递业发展,具体支持方式,由县 (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牵头单位:州财政局;责任单位:州发改委、州商务局、州工信委、州交通局、州旅发委、州邮政管理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四) 规划保障


支持公益性、基础性邮政及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中统筹安排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邮件快件集散中心等设施用地,统一建设规划,充分考虑进出口道路设置与交通干道的衔接,避免拥堵。将发展邮政快递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合理安排邮政快递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将智能快件箱等快递服务设施纳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牵头单位:州规划局、州国土局;责任单位:州交通局、州住建局、州邮政管理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五) 政策保障


建立邮政快递行业与电子商务、旅游、现代农业、大健康产业等信息互通、协同发展机制。快递企业用电、用气价格按照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将快递企业纳入小微企业扶持范围。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牵头单位:州发改委;责任单位:州工信委、州商务局、州农委、州旅发委、州工商局、州金融办、各县〔市〕人民政府)


(六) 人才保障


对邮政、快递企业吸纳返乡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给予就业补贴。鼓励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物流管理相关专业,加快培养快递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紧缺人才。鼓励促进校企合作,支持职业院校订单式培养。做好对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加入快递行业的岗前培训、资格培训、专业培训和就业指导,鼓励支持快递企业推进用工本地化。(牵头单位:州人社局、州教育局;责任单位:州邮政管理局、各县〔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