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国有平台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实力的实施意见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国有平台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实力的实施意见
黔东南府发﹝2017﹞8号

税谱®提示:根据《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 黔东南府发﹝2018﹞3号)规定,现行有效

税谱®提示:根据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黔东南府办发〔2018〕43号规定,继续有效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 中发〔2015〕22号)要求,为促进我州国有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结合我州国有企业的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工作部署,以转变发展方式、激发内在活力、增强投融资能力、有效防范风险为改革目标,以推进运营模式、融资模式等改革创新为着力点,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风险监控与防范体系为保障, 借力全州“大健康、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文化”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提升投融资公司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能力,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全州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为主。按照国家关于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有关规定,顺应我州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推动投融资公司由过于依赖财政性融资向政府引导的市场化融资转变,由偏重于公益性基础设施融资向产业性投融资转变,更加注重现代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创新,更加注重事关全州未来发展的产业投融资。


2.优化配置,做大体量。将国有资本、资产、资源、资金进行有效统筹,通过划转、出让、重组等多种方式整合到国有企业,壮大国有企业整体实力。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通过整合、重组和培育等方式,调整优化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3.服务大局,稳步提升。服务全州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局,坚持按市场规律运作,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投融资能力。鼓励国有企业竞相发展、资源共享、优化组合,积极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和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4.协调联动,统筹推进。坚持在州委、州政府统一领导下推进改革,坚持政府各部门横向协调和州、县(市)两级纵向联动,合力推进资源配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鼓励国有企业按市场规则开展跨区域多层级联合重组,多方式合作,快速实现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三)工作目标。加快推进投融资主体去平台化工作,2018年,基本实现平台公司向非平台公司转型。巩固公司主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努力形成2-3家资产达300亿元以上的领军型国有企业。结合国家、省新兴产业投向和黔东南州发展战略定位,积极拓展和培育优势产业,突出州级国有企业在全州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力争州级国有企业在全州投资占比逐年递增15%以上。通过转变功能定位,优化投资结构和布局,创新发展驱动,实现州级国有企业运营活力进一步增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带动引领作用进一步突出。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投融资平台公司功能定位转换工作。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政府引导方式,加快转换投融资公司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政府性债务剥离和资产重组、股权结构调整优化、运营模式和机制创新,使其发展成为州、县(市)投融资的改革创新平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主体,开展公私合作的政府授权载体。州级投融资公司主要承担事关全州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调整等建设项目的投融资职能,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巩固提升投融资能力;着力在投融资平台公司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在盘活资产存量、突破增量方面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县(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尽快从已融资的公益性项目中退出,通过股权投资、股权转让、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入各类资本,重点支持本地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等经营性和准公益性项目建设与运营。


(二)集中优势资源支持国有投融资公司做强做优做大。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进一步整合州级国有资本资产资源资金,加强战略性经济实体建设,重点培育2至3家拥有资产300亿元以上AA+级领军型的大企业集团。完成州级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归类划转工作,力争2018年州级六大集团公司资产总规模均达到200亿元以上。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抢抓机遇,积极通过兼并收购合作等方式对一些社会优良资产进行整合,努力在扩大公司经营资产上取得新突破。


(三)进一步优化资本布局,实现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按照关于完成投融资平台公司向非平台公司转型要求,将州国资委持有的部分没有经营收益的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股权划转到有经营收益的集团公司持有,以便进行资产整合或兼并重组。具体是:将州国资委持有的贵州东黎城投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苗疆侗乡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凯欣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别划转到州凯宏集团公司、州旅投集团公司、州开发投资集团公司持有。实现每个平台公司都有实体收入,2017年基本完成州级投融资公司去平台化。同时,对于各个股份公司的平台交叉持股进行厘清,使州级国有企业资本布局配置进一步优化,产业投向进一步明晰。


(四)围绕全州发展战略定位积极推进实体经济建设。重点抓好州开发投资集团公司、州凯宏集团公司、州交旅集团公司、州旅投集团公司、州水投集团公司和贵州贵康民生扶贫集团公司的实体经济培育,努力在去平台、走实体、促发展上迈出更大实质性步伐。六大集团公司发展定位具体是:州开发投资集团公司定位为产业投资,重点发展水电、特色旅游、特色林业、特色农业、工业、科技、现代物流等产业;州凯宏集团公司定位为城镇建设投资,重点发展特色小城镇旅游业、新能源、大健康等产业;州交旅集团公司定位为交通建设投资,重点发展传统村落旅游、酒店、景区、城市停车场、城市轨道交通、航电一体化、航运码头等产业;州旅投集团公司定位为文化旅游开发投资,重点发展景区旅游、酒店、旅行社、航线培育、旅游客运、旅游房地产等产业;州水投集团公司定位为水务投资,重点发展骨干水源工程、水务一体化、水生态、水旅游、水生产等产业;贵州贵康民生扶贫集团公司定位为民生扶贫投资,重点发展扶贫、教育、卫生、移民、就业、健康养老、新农村建设、保障性住房等产业。六大集团公司和其他国有平台公司要结合公司主业和发展定位,积极主动研究谋划好开发建设项目、业态项目,确保公司有稳定的经营收益。


(五)创新发展驱动,优化投资布局,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分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扶持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鼓励贵州贵康民生扶贫集团公司等国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并购实体企业,开发苗医、苗药、侗医、侗药、瑶药、瑶浴等民族医药。支持贵州东黎城投股份有限公司加快天然气二、三级管线建设,发展新能源;支持州凯宏集团公司、州开发投资集团公司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支持州水利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发展水产业、水养殖、水地产、水旅游等;支持州苗侗文化旅游集团公司依托州歌舞团公司发展民族歌舞演艺、民族文化传媒产业;支持州侗乡公司发展医疗养老健康休闲服务业;支持贵州贵康民生扶贫集团公司、州绿源公司、州大健康苗药集团公司、贵州凯欣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州林业投资公司、州金源国土公司等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围绕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产业子基金的投向要求,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林产业、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农产品流通业、农业信息化服务业、山地旅游业、大健康产业、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业、农村互联网产业、水电矿产业等。加快州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组建运营,支持金融服务业发展,推动产融结合,力争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


(六)推进融资模式创新。加快州级国有“资金池”建设工作,发挥国有资金服务全州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创新融资方式和渠道,加快融资结构从商业银行向政策银行、短期向中长期、高利率向低利率、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争取更多更优质资源配置到重点投资领域、关键环节和“三山三江一中心”旅游开发项目上来。各公司要积极运用以相关收益作为还款来源的预期收益质押贷款、特许经营权质押贷款等创新类贷款,进一步扩大信贷融资规模。鼓励有条件的投融资公司大力发展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投资计划等融资工具,延长投资期限,降低融资成本,吸引专项基金、社保资金、保险资金等投入收益稳定、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通过发行企业债、项目收益债、非公开定向工具、中期票据等金融工具筹措资金。积极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公司上市培育工作,设立州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和服务业投资基金,吸引战略投资者和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地下综合管廊、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交通、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等领域,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授权投融资公司作为政府出资人代表参与PPP项目,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完成后可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各州级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实体企业要继续研究谋划好项目开发,平台类企业要树立“去平台、走实体”理念,在发挥好平台作用的同时,找准市场定位,积极研究好产业项目,逐步实现去平台化。州国资委和各企业要成立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领导和牵头部门,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有人抓、抓落实。


(二)制定方案,明确措施。州国资委要指导督促州级国有平台企业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当前经济形势和全州发展战略目标定位,研究制定好公司转型升级方案,拿出具体的产业投资项目和工作措施。州级国有平台企业转型升级方案于2017年5月底前报州国资委统一研究并组织实施。州国资委和各县(市)政府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激励约束、风险防控等体系,确保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工作稳步推进。


(三)创新方式,真抓实干。州级国有平台企业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优化产业投资模式。要敢于突破,充分利用当前经济政策大好形势,通过联合重组、收购兼并、股权合作、股权交换等与其他地区、各县(市)国有平台企业合作,积极引进民间资本联合开发等方式共同实施好产业项目,壮大企业资产,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围绕国家、省、州发展战略定位加快项目建设,增加经营收益。


(四)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职能职责研究好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和措施,要制定权责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支持州级国有企业在产业发展、主体培育上取得新突破。州财政局、州公产办要加快州级国有资产清理划转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企业要牵头开展好资产清查、股权转让等工作,2017年全面划转到州国资委或州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各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重视国企国资工作,充分发挥好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平台公司转型升级。在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州、县(市)国有企业要加强合作,抱团取暖,通过项目合作、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州、县(市)互惠共赢。各县(市)要将州级国有企业到各县(市)实施的重点项目列入县(市)招商引资任务,使州级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