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产能过剩和高耗能行业工业投资项目办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产能过剩和高耗能行业工业投资项目办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
鲁政办字〔2020〕40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落实国家和省严禁产能过剩和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要求,坚决杜绝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营造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规范产能过剩和高耗能行业工业投资项目办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行业新建项目


  各市新建钢铁、炼化、焦化、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等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产业布局规划、总量控制要求。其中,新建二次炼油加工能力(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装置)以及焦化、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等项目,必须经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审查,未经审查的,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或备案该类项目。


  二、严格控制汽车整车新建项目


  各市要严格防范汽车产能过剩风险,严禁越权备案汽车整车项目,严禁以零部件为名建设整车项目,严禁专用汽车企业建设各类汽车底盘和整车生产能力,严禁建设低速电动车项目。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市、各有关部门,加强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汽车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鼓励新建汽车整车企业通过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开展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源,推动产能利用率过低的汽车整车企业整合或退出市场。


  三、严格执行产能置换


  对产能过剩和高耗能行业确有必要新建的项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各市和有关企业严格实施产能减量置换。其中,炼油产能减量置换比例不得低于1:1.25。焦化产能减量置换比例,2019-2020年为10%,2021-2022年为20%,2023-2024年为30%,2025年及以后为40%。钢铁产能减量置换比例,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020-2022年依次为10%、25%、40%,胶济铁路沿线城市2022-2025年依次为10%、20%、30%、40%。没有执行产能置换的项目,一律不予办理立项手续;正在办理的,要终止办理;已经办理的,要依法撤销。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各市要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投资项目行政检查对象专项名录库和年度抽查计划,定期组织现场核查。各市、县(市、区)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要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在生产能力、技术标准和关键装备等方面统一标准,强化联合监管,严禁未批先建、批建不符,提高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监管服务效能。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创新利用卫星遥感、卫星红外等手段对重点行业企业的建设生产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建设和生产行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配合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的用电量监测。


  五、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置力度


  各市要立即对辖区内全部钢铁、炼化、焦化、汽车、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项目进行全面核查,重点对立项手续、产能置换、用地审批、环境保护、施工许可、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核查,要把有关情况核查准确,锁定主体装备,彻底弄清底数,建立监管台账。对违规审批、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的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的,立即责令停工;已经建成投产的,立即责令停产,特别是对近期顶风作案、违规审批炼油、乙烯、PX、焦化、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等项目,要严肃查处,坚决关停。2020年4月20日前,各市要将核查整改结果函告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汇总全省情况报告省政府。


  六、认真做好产能监测统计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组织对钢铁、炼化、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目录清单管理,涵盖每个企业建成产能、在建产能、拟建产能以及主体设备、手续办理等情况。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汽车产能调查,各市要将辖区内上年度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相关产品产量、建成产能、在建产能和拟建产能情况,于每年3月15日前函告省发展改革委;每季度末将钢铁、炼化、焦化等新建项目产能置换情况函告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七、强化督导问责


  各市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强化产业政策刚性约束,坚决扛起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政治责任,对落实产业政策不力、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部门、单位,要进行约谈通报,对相关人员依纪依法严肃问责;对违规建设主体,要依法给予相应行政处罚,按规定列入失信企业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省政府将对各市落实本通知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发现的工作不实、不力问题从严查处。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3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部门解读|《关于进一步规范有关工业投资项目办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
时间: 2020-4-1  来源: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现将《关于进一步规范有关工业投资项目办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送审稿)》(以下简称《通知》)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钢铁、炼化、焦化等产能过剩和高耗能行业,国家和省三令五申,要求严禁新增产能。不达标的单机容量30万千瓦级及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综合利用机组除外)是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汽车是国家严格防范产能过剩风险的行业,中央领导同志明确要求,省级政府要承担汽车投资项目管理责任,对汽车产业投资管理问题较多、监管不到位的省份,国务院将启动约谈机制,依法依规追责问责。最近一段时间,以上这些行业仍然存在违规办理备案手续、违规建设等情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有关重大项目建设。当前,我省正处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为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此,按照省政府领导同志指示要求,我们起草了《通知》。目前,《通知》已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管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等有关部门、单位意见和建议,并全部予以采纳。《通知》内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有关领导和处室作了汇报,国家未提反对意见。


  二、主要内容


  《通知》对钢铁、焦化、地炼、煤电等产能过剩和高耗能行业,以及汽车等存在产能过剩风险的行业新建项目,从三个方面提出了7条要求:


  (一)项目办理方面。一是严格控制新建项目。要求各市新建钢铁、炼化、焦化、煤电等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产业布局规划、总量控制要求,特别是对新建二次炼油加工能力、焦化等项目,必须经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评估审查,未经审查的,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或者备案该类项目。对于汽车,要求各市严格防范汽车产能过剩风险,省市将加强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能利用率过低的汽车整车企业及时退出市场,加快汽车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二是严格执行产能置换。对产能过剩和高耗能行业确有必要新建的项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各市和有关企业严格实施产能减量置换。其中,炼油产能减量置换比例不得低于1:1.25;钢铁、焦化产能退出转移实施“退坡机制”,其减量置换比例逐年增加,如焦化2019-2020年为10%,2021-2022年为20%,2023-2024年为30%,2025年及以后为40%。没有执行产能置换的项目,一律不予办理立项手续;正在办理的,要终止办理;已经办理的,要依法撤销。


  (二)事中事后监管方面。一是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要求各市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投资项目行政检查对象专项名录库和年度抽查计划,定期组织现场核查。二是创新监管手段。推进“互联网+监管”,利用卫星遥感、卫星红外、用电量监控等手段对重点行业企业的建设生产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建设和生产行为。三是强化联合监管。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在生产能力、技术标准和关键装备等方面统一标准。四是开展产能监测统计。建立钢铁、炼化、焦化、汽车、煤电等重点行业企业及其产品、产能、技术装备目录清单管理制度。五是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置力度。要求各市立即对辖区内全部钢铁、炼化、焦化、汽车项目进行全面核查,对未批先建、违规审批、批建不符的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的,立即责令停工,已经建成投产的,立即责令停产,特别是对近期顶风作案、违规审批炼油、乙烯、PX、焦化、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等项目,要严肃查处,坚决关停。


  (三)保障落实方面。强化督导问责,要求各市对落实产业政策不力、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部门、单位,要进行约谈通报,对相关人员依法依纪严肃问责;对违规建设主体,要依法给予相应行政处罚,按规定列入失信企业名单,实施联合惩戒。省政府将对各市落实本通知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发现的工作不实、不力问题将从严查处。


  三、关于法律依据问题


  《通知》提出的各项要求和采取的措施均有政策法规依据:一是严格控制钢铁、炼化、焦化、汽车、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新建项目。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 国发〔2013〕41号)《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的通知》(国发〔2016〕7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鲁政发〔2018〕17号)《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2号)。二是新建二次炼油加工能力、焦化、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等项目,必须经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评估审查。依据是《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2016年国务院令第673号)第三条第二款、《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号)第六条第二款。三是地炼、焦化、钢铁压减及产能置换比例。依据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全省钢铁行业优化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关于推进全省地炼企业产能整合转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关于推进全省焦化行业产能压减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9〕44号)。四是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投资项目行政检查对象专项名录库和年度抽查计划,定期组织现场核查。依据是《企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4号)。五是对违规审批、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的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的,立即责令停工,已经建成投产的,立即责令停产。依据是《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2016年国务院令第673号)第十八、十九、二十条,以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号)第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条。六是按规定列入失信企业名单,实施联合惩戒。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企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4号)。七是做好钢铁、炼化、焦化、汽车行业产能监测统计。依据是《企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4号)《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2号)第四十三、四十四条。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