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建发〔2021〕2号


市级有关部门,各勘察设计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工作,加强对我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管理,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市住房城乡建委和市人力社保局对《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办法》(渝建发〔2011〕46号)进行了修订,现将《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管理办法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6月29日

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繁荣勘察设计创作,激发勘察设计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我市工程勘察设计水平,为社会提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俱佳的优秀勘察设计成果,根据住建部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是我市勘察设计行业的市级荣誉称号。

市住房城乡建委将优先推荐“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参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第三条 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工作由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人力社保局共同组织实施。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总量控制的原则,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评选。

第四条 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人力社保局共同组建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委员会,评选委员会由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等有关领导和市内外知名专家组成。

评选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委设计与绿色建筑发展处,负责勘察设计大师的申报工作和日常工作。

第五条 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每四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名额原则不超过10名。

第六条 我市具备下列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可申报勘察设计大师:

(一)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勘察设计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在市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望。

(二)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具备正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且国家实施注册执业制度的专业须具有相应的最高注册执业资格;在勘察设计单位的有效工作时间20年以上(有特殊贡献者除外);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按申报当年1231日实足年龄计算)。

(三)曾多次主持过重大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含市外及境外工程),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至少3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或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至少6项本专业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其技术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内同期、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个人贡献突出。

(四)在消化、吸收、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解决重大工程建设技术难题方面成效显著,且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获得奖项满足下列奖项之一的:

1、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或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

2、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合计超过3项;

3、省(部)、直辖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或科技进步奖合计超过3项。

(五)在工程勘察设计理论上有较高造诣,在本专业领域出版过学术专著;或作为主要起草人参加制订市(部)级及以上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标准设计不少于2部;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高水平论文不少于2篇;在本专业领域拥有发明专利、专有技术或其他科技成果,并在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

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者,在申报评选中可优先考虑:

(一)在本专业领域拥有创新型科技成果,并在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在技术创新、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及解决重大工程建设技术难题方面成效显著;

(三)获得“重庆市优秀青年建筑师”“重庆市优秀青年设计师”称号。

第八条 有以下情况者,申报不予受理:

(一)距申报时5年内,曾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完成的项目因勘察设计原因发生过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本人受到行政处罚;

(二)受到党纪处分尚在影响期内或受到政务处分、政纪处分尚未解除的;

(三)申报时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四)距申报时3年内,未参与勘察设计项目技术工作。

第九条 申报人填报《申报表》(详附件)并准备工程项目、获奖证书、科技成果、学术成果等有关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审核、公示后,报重庆市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条 重庆市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委员会办公室根据申报情况,邀请相关专业专家对申报人的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并公示资格审查结果。

第十一条 重庆市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委员邀请院士、大师和知名专家组成专业组,对相应专业的申报人进行初步评审。各专业组在专家独立审查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评价,形成各专业组候选人并排序。

第十二条 重庆市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委员召开全委会对候选人进行全面审查、充分讨论、综合评议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人选,得票过半的前10名候选人为“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人选。

第十三条 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人力社保局同时在网站上对“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人选进行为期15个工作日的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第十四条 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人力社保局联合行文,正式授予入选者“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

第十五条 鼓励“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所在单位对“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给予奖励及提供相应待遇,为其提供开展学术交流、技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必要条件。

第十六条 凡在评选中提供虚假材料的申报人员,取消连续两届申报资格。

第十七条 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有受到党纪、政务、政纪处分以及行政、刑事处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由重庆市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委员认定并报市政府同意后,撤销其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实施,原《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办法》(渝建发〔201146号)废止。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建发【2021】2号) 政策解读
日期:2021-11-23 来源:设计绿建处
一、办法制定背景


勘察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起始和灵魂,勘察设计行业是智力密集、人才集中的行业,人才尤其是尖子人才是勘察设计行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为鼓励勘察设计行业多出人才、出尖子人才,国家设立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作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最高荣誉称号。为繁荣我市勘察设计创作、对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激励勘察设计人员积极性,报经市政府同意,我委会同市人社局制定下发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管理办法》(渝建发〔2006〕83号),自 2007 年起组织开展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以下称“市勘察设计大师”) 评选工作。目前,共评出五届47名“市勘察设计大师”,其中蒋树屏、蒋中贵、邹忠平等三人获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市勘察设计大师” 的评选强化了我市勘察设计行业的精品意识、创先争优意识和创新创造意识,成为培养我市勘察设计行业领军人物的重要平台。为组织好、开展好评选工作,2011年我委和市人社局曾对《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管理办法》(渝建发〔2006〕83号)进行了修订,出台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办法》(渝建发〔2011〕46号);2015年,印发了《关于<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办法>的补充意见》渝建〔2015〕44号)。2019年5月,住建部修订并印发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与管理办法》(建质规〔2019〕4号),调整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参评条件对评选程序。为适应全国勘察设计大师评选的新要求,做好我市勘察设计大师的评选工作,我们启动了此次《重庆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工作。


二、办法主要内容


《办法》共十八条,新增条款5条,取消1条,部分调整12条,主要内容为:


(一)“市勘察设计大师”评选周期由两年调整为四年。


自开始评选以来,行业内外就一直认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每两年一次评选,容易出现评出的大师过多,影响“市勘察设计大师”这一称号的权威性。考虑到评选之初,行业人才积压较多,我们采用了严格控制每届总量的“两年一评”的方式。本次修订,根据行业建议调整为“四年一评”。


(二)调整了申报条件


参照住建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与管理办法》的申报条件,本次修订增加了第七条、第八条两款,其中第七条规定了评选中优先考虑的条件,体现了鼓励创新创造的评选工作导向和对接“优秀青年建筑师”“优秀青年设计师”的人才培养机制;第八条规定了不予受理的四种情况。


(三)增加了对“市勘察设计大师”评后管理的规定


为加强评后管理,进一步发挥好“市勘察设计大师”大师的作用,《办法》参照住建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与管理办法》规定,增加了第十五条,鼓励“市勘察设计大师”所在单位给予奖励,为其提供工作条件;增加了第十七条,对违反法律法规受党纪、政务、政纪处分以及行政、刑事处罚的,经认定报批后,撤销“市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四)明确了“市勘察设计大师”评选过程


在历届“市勘察设计大师”评选中,逐渐总结了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资格审查、评委会组建专业组进行初步评审、评委会召开全委会进行评议票决的评审方式。本次修订将原《办法》中第八条、第九条规定按现行评审方式明确,分别表述为《办法》第十、十一、十二条。


(五)按照机构改革方案,调整了《办法》中出现的单位名称。


三、办法查阅途径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政务公开—政策解读板块进行查询。


来源: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