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资委关于印发山东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范的通知
鲁国资办〔2020〕6号
税谱®提示:根据《 山东省国资委关于公布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 鲁国资法规字〔2021〕2号)规定,继续有效
税谱®提示:根据《 山东省国资委关于公布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2023年11月24日》规定,继续有效。
各省属企业:
《山东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范》已经省国资委第314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山东省国资委
2020年10月20日
山东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省属企业及所属企业(以下统称企业)的财务监督,规范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工作,促进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依据《山东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省属企业,是指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所属企业包括省属企业所出资境内外所有子企业和受托管理企业,以及各类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和基建项目。
第三条 本规范所称财务决算审计,是指以《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及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规定为依据,由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编制的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独立审计意见的监督活动。
第四条 省国资委通过组织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集中会审、审计检查等形式,对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进行监督。
第五条 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必须按规定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要独立承担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业务,不得再转包或分包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
第六条 省国资委依据《省管企业有关中介机构审计报告质量评价规则(试行)》(鲁国资财监字〔2015〕48号),对财务决算审计报告质量进行评价。
第二章 审计范围及要求
第七条 承办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必须对纳入合并(汇总)范围的全部企业的财务决算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专项说明实施审计。具体包括:
(一)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二)报表附注;
(三)财务决算专项说明;
(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五)财务决算报告中的其他报表及指标数据;
(六)省国资委要求的专项审计事项。
编制财务决算合并(汇总)报表的企业,其财务决算合并(汇总)报表应当纳入审计范围。
第八条 企业应当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开展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履行必要审计程序、取得充分审计证据给予必要协助,不得干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活动,以保证审计结论的独立、客观、公正。
第九条 承办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应当认真遵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及其他职业规范,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财务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及省国资委对年度财务决算的统一工作要求,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实施审计。
第十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出具的审计结论及意见应当准确恰当,审计结论与审计证据对应关系应当适当、严密,审计结论披露信息应当全面完整。
第十一条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在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规定上报时间前完成审计业务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对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的原因造成不能按期完成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工作的,企业可按规定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第十二条 承办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管好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关材料,并做好归档管理工作,以备查用。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审计意见进行财务决算调整;企业对审计意见或审计结论存有异议未进行财务决算调整的,应当在财务决算专项说明中向省国资委专门说明。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并出具内部审计报告,以保证年度财务决算的真实、完整。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第三章 审计事项披露
第十六条 承办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及年度财务决算工作要求,对企业重要财务会计事项予以关注,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披露;对于省国资委提出的专项审计工作要求,可以专项审计说明或报告的形式予以披露。
第十七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中,应当重点关注企业年度财务决算编报范围是否齐全、报表合并口径和方法是否正确、合并(汇总)内容是否完整及对资产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并应当对应纳入而未纳入合并(汇总)范围的企业对资产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作重点说明。
第十八条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关注与披露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情况,逐户列明审计机构、审计结论及出具非标意见的审计事项的原因,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或金额。
第十九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予以确认、计量和登记,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在审计报告、专项审计说明或报告中披露以下内容:
(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政策是否正确,年度间是否一致;
(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是否准确;
(三)固定资产主要类型及计提折旧情况;
(四)各种资产损失情况及处理办法;
(五)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变更情况及减值准备转回、核销情况;
(六)企业从事高风险投资经营情况,如证券买卖、期货交易等业务占用资金和效益情况;
(七)财产抵押、对外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是否如实在年度财务决算中予以反映;
(八)财务成果的核算是否真实、完整;
(九)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因素是否真实可靠。
第二十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财务决算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企业经营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及重大财务风险,应当以书面材料形式报送省国资委,并出具管理建议书。
第二十一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省国资委要求在专项审计说明或报告中披露下列有关专项审计事项:
(一)重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情况;
(二)期初重大调整事项;
(三)非经常性损益;
(四)高风险业务情况;
(五)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六)资金集中管理情况;
(七)发行永续债、优先股、明股实债情况;
(八)资产损失管理情况;
(九)企业改制清产核资工作情况;
(十)企业科技支出情况;
(十一)境外企业情况;
(十二)未纳入合并范围子企业情况;
(十三)审计情况;
(十四)其他需要关注和披露事项。
第四章 审计意见处理
第二十二条 企业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对年度财务决算出具的审计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问题,应当依据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认真对照检查,对确实存在问题的,应当采取有效整改措施。
第二十三条 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为保留意见的,企业应当在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中,对保留事项予以说明。
第二十四条 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属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企业应当在上报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时提交专项报告予以说明。
第五章 审计工作责任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对向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出具的审计报告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六条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及时向省国资委反映审计工作情况,对企业拒绝或者故意不提供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影响和妨碍注册会计师正常审计业务的,经省国资委核实后,责令企业予以改正。
第二十七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的审计工作或者审计质量不符合统一工作要求,省国资委可要求补充相关资料或者重新审计;审计结论及意见不准确或审计质量存在较多问题,或将承担的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业务再转包或分包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省国资委可依据有关规定责成企业另行聘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重新审计。
第二十八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中存在以下问题或行为的,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3年内不再聘用该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审计业务,也不再受理该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审计业务出具的审计报告及签字注册会计师承担审计业务的审计报告和鉴证意见。
(一)审计程序、范围、依据、内容、审计工作底稿等存在严重问题和缺陷的;
(二)因未履行或未充分履行审计程序,造成审计意见或审计结论明显不当的;
(三)不能履行业务约定书,导致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表披露事项严重缺失,或者存在重大错漏、重大信息偏差的;
(四)中介机构按审计程序应发现而未发现、或应披露而未披露企业存在特别重大经营财务风险,致使国有资产权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五)审计报告质量评价结果为差档次的。
第二十九条 对在财务决算集中会审、审计检查中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与企业及相关人员串通,弄虚作假,出具不实或虚假审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漏、应当披露未披露重大财务事项等审计质量问题的,省国资委和省属企业3年内不再聘用该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审计业务,也不再受理该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审计业务出具的审计报告及签字注册会计师承担审计业务的审计报告和鉴证意见,责成省属企业追回相关费用,并追究或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
对泄漏企业秘密,给被审计单位造成严重后果的,省属企业应追究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及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第三十条 在省国资委组织的财务决算集中会审、审计检查工作中,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拒不提供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关材料的,今后不得承担企业有关审计业务。
第三十一条 省国资委工作人员在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监管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权谋私,造成重大工作失误或者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依纪依法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国资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山东省省管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范》(鲁国资考评〔2008〕10号)同时废止。
解读关于《山东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和《山东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范》
发布时间 :2020-10-30
为加强省属企业财务监督管理,规范财务决算及决算审计工作,提高财务决算信息质量,我们修订完善了《山东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及《山东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范》,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订背景
目前省属企业执行的《山东省省管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和《山东省省管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为2008年印发,部分内容已不适用于现阶段的财务决算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2008年以来,《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及长期股权投资、职工薪酬、收入、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等多个具体准则均进行了修订,原办法部分内容已不符合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二是随着机构改革和简政放权等工作的推进,财务决算工作中涉及的监事会监督、中介机构选聘等内容,管理权限和方式等发生较大变化,原办法部分规定已不再适用;三是随着对财务决算管理的不断规范和创新,财务决算内容的不断探索和完善,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工作在报告内容、信息披露、报送流程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四是为加强对重大财务风险的预警和防控,确保省属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财务决算审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财务决算的规范性、时效性、准确性、建议性需进一步加强。
二、主要修订内容
(一)《山东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
新办法共八章、四十二条,分别是总则、财务决算报告的编制、财务决算报表的合并、财务决算信息的披露、财务决算的审计、财务决算报告的报送、监督和责任、附则。与原办法相比,主要对财务决算报告编制主体、内容构成、报送流程及财务决算涉及的会计处理、财务决算审计机构问题处理等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二)《山东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范》
新办法共六章、三十三条,分别是总则、审计范围及要求、审计事项披露、审计意见处理、审计工作责任、附则。与原规范相比,主要对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审计报告质量评价及其应用等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