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税种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
消费税
营业税
土地增值税
房产税
土地使用税
印花税
车船税
资源税
契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教育费附加
车辆购置税
环保税
关税
耕地占用税
烟叶税
水利基金
文化事业建设费
工会经费
残疾人保障金
进出口税收
涉外税收
发票管理
地区
国家
青岛
安徽
北京
大连
福建
甘肃
港澳台
广东
广西
广州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波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深圳
四川
天津
西安
西藏
厦门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庆
年份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专题
政府扶持政策
企业会计准则
所得税汇算清缴
办事指南
营改增
会计处理
政府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资产评估
审计
资源综合利用
小微企业
并购重组
股权转让
股权激励
创业就业
纳税信用
农产品
高新企业认定
科技创新
加计扣除
残疾人
加速折旧
一带一路走出去
税收协定
个体
个人独资
合伙企业
核定征收
注师
征管
公司法
留抵退税
公积金
社保
品牌、质量
知识产权、专利
财务软件
纳税筹划
工商登记、变更
风险内控
同期资料
纳税申报
税法案例
会计考试
资产损失
特别纳税调整
租赁
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
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
非居民企业
会计继续教育
资本市场
管理会计
非居民个人
国有企业
其他
大数据
注销
纳税申报表
财务报表
行业
新能源
房地产
建筑
运输
仓储与物流
酒店餐饮
出口退税
农林牧渔
软件与高新技术
金融与保险
商业
律师
租赁
服务
一老一小
外贸
加工与制造业
矿山
环保节能
创投
文化教育体育
咨询
创意、会展、广告
公共服务
物业
人力资源
旅游业
医疗健康生物医药
其他
开始检索
¥
.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全文废止】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
纳税信用
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全文废止】
苏国税发[2003]191号
2003-9-16
税谱
®
提示:根据
《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公布全文有效部分条款失效或废止全文失效或废止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 (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6年第8号
)
规定,全文废止
各省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张家港保税区国家税务局,常熟市国家税务局,省国税局直属分局:
现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
纳税信用
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
》的通知
》(以下简称《
评定办法
》)转发给你们,并补充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协调配合,全面落实
纳税信用
等级的评定工作。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和地税机关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
纳税信用
等级评定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以之为契机,努力塑造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推动现代税收征管新格局的建立健全。省辖市和县(市)的国、地税机关要尽快建立
纳税信用
等级评定联席会议的工作机制,加强评定环节的协作配合,确保纳税人
纳税信用
等级的唯一性。
二、
纳税信用
等级的评定对象目前应为已办理税务登记两年以上且实行查帐征收的各类纳税人。
三、A级
纳税信用
等级经纳税人申请,由省辖市国、地税机关评定并分别报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备案;B、C、D级
纳税信用
等级由省辖市或县(市)国、地税机关评定,D级
纳税信用
等级纳税人分别报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备案。2003年内各地可以先行开展A、D级
纳税信用
等级的申请评定工作。
四、纳税人跨县(市)或省辖市设立的分支机构和生产、经营场所,其
纳税信用
等级统一由总机构所在地的省辖市一级国、地税机关负责评定。
五、各地国、地税机关应采用全省统一式样的《
纳税信用
等级申请认定表》、《
纳税信用
等级核定通知书》和A级
纳税信用
等级证件、牌匾(见附件)。纳税人应将A级
纳税信用
等级牌匾悬挂于经营场地中,在办税和外出经营时可以携带A级
纳税信用
等级证书证明其A级纳税人资格。
六、各省辖市国、地税机关可以按照《
评定办法
》中确定的具体指标和相应分值结合本地征管实际进行分解细化,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七、各市、县国、地税机关在实施
纳税信用
等级评定工作过程中应避免让纳税人重复报送资料,也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八、开展
纳税信用
等级评定的具体时间由各省辖市国、地税机关协商确定。
九、此前省或市国、地税机关颁布的文件规定与《
评定办法
》有冲突的,一律以《
评定办法
》为准。
十、各地在实施
纳税信用
等级评定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分别向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反映。
附件:1、《
纳税信用
等级申请认定表》
2、《
纳税信用
等级核定通知书》(略)
3、A级
纳税信用
等级证件式样标准(略)
4、A级
纳税信用
等级牌匾式样标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