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福州”行动方案》《“海上福州”行动方案》《“平台福州”行动方案》的通知
榕政综〔2019〕17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高等院校,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
《“数字福州”行动方案》《“海上福州”行动方案》《“平台福州”行动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福州市人民政府
2019年6月4日
“数字福州”行动方案
为抢抓发展机遇,以承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为契机,深入实施《数字福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数字福州建设,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3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占GDP比重达45%以上,实现规模和增速领跑全省,努力将福州打造成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城市和数字中国建设福建样本排头兵,制定本方案。
1.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试验网建设,大力推动5G基站建设。加快推进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和IoT(物联网)规模部署应用,提升IPv6活跃用户占比。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通管办、各电信运营商
2.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加快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搭建工业互联网基础赋能平台,企业“上云上平台”数达2000家以上。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电子信息集团
3.强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撑。深化“数字福建”两朵云应用,建成超算平台二期,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平台,建设领先的物联网创新和服务平台,加大华为软件开发云推广力度,做强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ICC)。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鼓楼区政府、马尾区政府、长乐区政府
4.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参与创建国家数字经济(福厦泉)示范区。重点发展福州软件园、福州高新区、马尾物联网产业园、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等各具特色的数字经济园区,发展壮大显示、光电芯片、物联网、大数据、软件信息等五大产业基地。推动福州软件园“一园多区”载体建设,不断提升“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的实力和地位。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委,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5.发展壮大大数据产业。持续优化大数据企业发展环境,突出发展医疗健康、金融、电商、物流及影视等大数据应用产业,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快引进一批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带动大数据产业整体能级提升。
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委、市投促局、市工信局,长乐区政府
6.开展重点领域大数据创新应用。大力推进大数据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试点工程和国家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探索推动政务数据、信用数据的开放应用,扶持一批优秀大数据重大应用案例。
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市大数据委,长乐区政府
7.提升物联网产业基地。重点依托马尾区,以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中心为主要载体,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聚焦智慧水务、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交通等物联网应用服务领域,以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华为物联网云创中心和新大陆物联网感知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为技术支撑平台,着力促进与物联网应用相关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解决方案研发。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马尾区政府
8.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实施一批应用示范项目。加快推动永泰人工智能小镇和百度云(福州)AI实验室建设。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启动鼓楼智能商业、智慧商圈试点。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委,鼓楼区政府、仓山区政府、永泰县政府
9.加快培育区块链产业。出台推进区块链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筹建福州市区块链研究中心,打造区块链经济综合试验区。推进区块链技术示范应用工程建设,开展重点行业应用示范。加速培育本土区块链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引进一批区块链优秀企业和机构。
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委、市直各有关单位
10.发展卫星应用产业。积极推进海丝卫星产业发展基地和国家地球空间信息福州产业化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级卫星应用产业集群及相关基地,争取把福州打造成“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的战略支点。
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委、市工信局,鼓楼区政府、长乐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11.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展“智慧海洋”建设,加强与振华重工等企业合作,促进传统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争取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造智慧街区,促进“盒马鲜生”“超级物种”“朴朴”等新零售业态在全市各县(市)区广泛布局。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海渔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委,各县(市)区政府
12.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实现所有行政村通高速宽带。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打造数字乡村试点示范村。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建成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支持闽清、永泰创建国家级农村电商示范县。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
13.深化数字经济开放合作。推进闽东北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统建、共享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围绕卫星应用,建设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园。深化榕台交流合作,探索农业农村、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打造数字经济海上丝绸之路新亮点,鼓励网龙网络公司、纵腾网络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开拓“海丝”新市场。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大数据委,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14.实施数字经济人才集聚行动。数字经济领跑人才要优先集聚。要吸引各类数字经济技术人才来榕创新创业,强化与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等省内高校交流合作,以定向培养等方式,加速优秀人才在福州集聚,助推“数字福州”建设。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附件:“数字福州”行动方案项目清单(略)
“海上福州”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意见》,根据《对接国家战略建设“海上福州”工作方案》《“海上福州”崛起行动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以创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开展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发展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聚焦海洋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海洋经济总量和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着力推进国际深水大港崛起
1.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江阴港6—9号泊位、松下港12—13号泊位建设,推动江阴港18—19号等2个滚装泊位、13号ABC等3个大型化工泊位及通用泊位前期工作,形成连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态势。推进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建成长平高速公路,加快莆炎高速(福州段)、长福高速建设,推进港口后方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机场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通中欧(福州)班列,打造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增强港口竞争力。
责任单位:福州港口管理局、福州港务集团、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长乐区、福清市政府
2.加快开辟国际航线。安排港口生产发展补贴经费1.5亿元,鼓励国内外船务公司在巩固现有航线基础上,多开远洋航线、近洋支线和内贸航线,加密开通江阴港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力争江阴港区新增2至3条海丝航线。
责任单位:福州港口管理局、福州港务集团、市财政局,福清市政府
3.加快临港物流发展。引进新加坡PSA、沈哈红运等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在江阴港区开展多式联运业务,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做大整车进口业务,加快银河国际汽车园等项目建设,构建更完善的整车平行进口产业链,确保江阴口岸整车进口6500辆,力争突破1万辆。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福州港务集团,马尾区、福清市政府
二、加快临港产业集聚,加速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1.打造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推动美得石化一期尽快竣工投产,中景石化二期加快动工建设,着力推进福能(江阴)化学园的MDI、TDI等项目建设,建成化工新材料的产业研发示范基地。
责任单位:福清市政府,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管委会、市工信局
2.建设可门临港产业基地。加速推进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化工中试机构、申远二期、精细化工工程塑料生产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神华储煤发电一体化等项目建成投产、扩能升级。
责任单位:连江县政府,市工信局
3.构建罗源湾北岸冶金建材产业基地。推进宝钢德盛二期炼钢技改、黑卷轧制等工程,加快闽光钢铁产能置换等项目建设,建设绿色钢铁产业基地。
责任单位:罗源县政府,市工信局
4.打造环松下港区食品产业基地。加快胜田食品、新大泽螺旋藻及亨科食品等14宗项目建设,启动澳新阳光乳业、天联食品等4宗项目建设,打造“住、行、游、购、娱”全面拓展的元洪国际食品园。
责任单位:福清市政府,市工信局、元洪投资区管委会
三、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推进海洋装备智能化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等项目建设,加快华东船厂等技改提升工程建设,实现从传统造船业向高端海工装备“智造”转型升级,打造我国东南沿海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基地。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马尾区、长乐区、福清市、连江县、罗源县政府
2.加大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推进海洋蛋白高值化生物制品创新产业链、海洋鱼油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示范、功能型海洋生物制品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等项目建设,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推动福抗药业升级改造、大北农疫苗生产车间改造等项目改造提升。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卫健委、市海渔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
3.加快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推进海坛海峡风电场等7个风电项目建设,以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为依托,重点加快金风科技、江苏中车等项目建设,打造集海上风电装备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建设安装、运行维护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海上风电研发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长乐区、福清市、连江县政府
4.打造滨海特色旅游。加快海丝小镇宏龙海洋形象馆、城开置业国际海岛旅游度假综合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琅岐国际生态旅游岛。推进连江山海运动小镇、海洋特色小镇建设,以“黄岐—马祖”航线为纽带,加快建成紧密连接两岸的旅游经济示范区。推动“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邮轮母港建设,加快下沙、东洛岛、东湖VR小镇等区域旅游配套项目建设,提升长乐滨海旅游度假区档次。推进福清古村民宿、温泉度假酒店等项目建设,打造集休闲度假、疗养健身、海上运动、民俗体验、商务洽谈等功能于一体的环福清湾(东壁岛)旅游度假区。
责任单位:市文旅局、福州新区管委会、滨海新城指挥部、市交投集团、福州港口管理局,马尾区、长乐区、福清市、连江县政府
5.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拓展深远海养殖产业链,研制深海大型养殖平台、大型养殖工船等渔业装备,构建全产业链深远海养殖体系。积极开发远洋渔业新渔场,重点开发印度洋、大西洋和东南亚、西非、东非、南太平洋岛国等过洋性渔业资源,探索开发南极磷虾等极地渔业资源。积极申报建设连接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责任单位:市海渔局,连江县政府
附件:“海上福州”行动方案项目清单(略)
“平台福州”行动方案
平台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资源集约、产业融合,形成跨地域、跨领域平台并进行交易的新型经济形态。为突出发挥平台经济作用,打造“平台福州”,到2020年建设一批定位明晰、功能齐全、效益优先的产业发展平台,促进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1.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建设提升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福州),对接国家顶级节点和企业节点,面向全省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的标识编码注册和解析服务,至2020年规划接入30万条以上标识;培育工业标识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基于标识解析服务的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创新应用,提升我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区域和行业影响力,推进我市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进程。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委,市电子信息集团
2.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深化与省电子信息集团等在榕央企、省企的合作,积极引入风险创投基金,发挥好行业协会沟通交流作用,共建一批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孵化更多创新团队,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建成超算平台二期,实现不小于3000万亿次/秒计算、30PB数据的处理能力。推广新一代人工智能平台应用,打造领先的物联网创新和服务平台,做强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ICC)。
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委;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电子信息集团
3.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京东(元洪)食品数字经济产业中心、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等资源,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造农产品、海产品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实现农产品安全储运,实现全产业链监控,并联合全国范围内具有产业优势的合作伙伴共建产销生态,打造全球农产品、海产品电商服务平台,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创新升级发展。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渔局、市供销社,福州民天集团有限公司,马尾区政府、闽侯县政府、福清市政府
4.供应链及物流服务平台。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利用我市商贸流通、纺织化纤、冶金建材、轻工食品等优势产业,打造“一二三三国际供应链管理平台”、物流服务平台等一批物流发展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以平台为核心完善供应链体系,增强供应链协同整合能力,构建跨界融合、共享共生的供应链商业生态圈。积极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做大做强我市钢铁建材和大宗商品供应链示范平台,培育1-2家大型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工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金控集团、市国资委、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
5.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
工业设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和福州海峡工业设计创意园、福建工程学院等设计资源和人才优势,重点为智能电子、信息通讯、服装箱包、家居用品等重点行业提供产品功能、结构、外观等相关设计服务;重点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服装等领域加快指导创建一批工业设计中心,推动“互联网+工业设计+制造”融合发展,促进我市工业设计整体发展水平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产品检测平台。围绕建设涵盖产品检测、质量认证、技术鉴定、标准制定等功能的综合型技术服务体系,打造能提供检验、认证、验货、质量技术咨询等多种服务的产品检测平台,努力促进与“一带一路”国家以及欧美国家检测认证机构间的结果互认与业务合作。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委,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马尾区政府、晋安区政府
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依托中国海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省会城市人力资源总量大的优势,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咨询、外包、培训、测评、猎头等“一条龙”服务,积极吸引各领域“高、精、尖”特别是领军人才和团队来榕,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网络,健全培养人才链,强化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
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鼓楼区政府
6.创新服务平台。加强高水平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龙头骨干企业独立或合作建设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接力式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积极培育国家、省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高水平研发机构,打造汇聚高端创新人才、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7.基金综合服务平台。围绕提升我省产融对接效率、拓宽省内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扩大企业股权融资规模,加快发展海峡基金港,推进马尾基金小镇、软件园数字产业基金大厦等基金集群与海峡基金港加大对接,集合福建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资源优势打造基金综合服务平台。
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金控集团;责任单位: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市财政局,鼓楼区政府、马尾区政府
8.医疗大数据和康养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结合全国首个一站式全域性医疗卫生便民服务平台“榕医通”,打造一个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效率高、群众健康获得感强的医疗大数据平台,根据全省便民服务平台连通进度,加快连通闽东北便民服务平台,将省会城市的优势医疗资源辐射至全市乃至全省基层医疗机构。
鼓励和扶持护理院、康复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医疗机构发展,完善治疗、康复、中长期护理服务链,推动医疗和养老机构资源互动融合,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设施完善、医养结合的康养业综合发展平台。
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委、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
9.旅游集散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对接“全福游·有全福”,以我市旅游集散服务为基础,以旅游展示体验、旅游商务交易为核心,以特色商业为配套,建设“一站式地标型旅游服务综合体”,打造旅游集散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智慧交通与司导、旅游大数据、海丝旅游展示、旅游体验等服务,引导形成旅游产业聚集效应,构建全省旅游产业链。
牵头单位:市文旅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招商集团
附件:“平台福州”行动方案项目清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