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检索
开始检索
还在人工检索法规吗?体验一下税谱AI
快速定位属地法规库;识别过期、废止、疑义条款;排除网络干扰 全部数据由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团队人工核对 365天不间断更新,零幻觉
还在人工检索法规吗?体验一下税谱AI
快速定位属地法规库;识别过期、废止、疑义条款;排除网络干扰 全部数据由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团队人工核对 365天不间断更新,零幻觉

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德州市产业链群发展促进组织工作指引》的通知

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德州市产业链群发展促进组织工作指引》的通知
德工信发〔2025〕16号



各相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纵深推进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培育壮大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更好发挥产业链群发展促进作用,现将《德州市产业链群发展促进组织工作指引》印发给你们。

请有意向的单位填写《德州市产业链群发展促进组织登记表》(见附件2),于3月25日前将登记表电子版及盖章扫描件发送至公务邮箱dzstjb@dz.shandong.cn。

电 话:0534—2687351

附件:1.德州市产业链群发展促进组织工作指引

          2.德州市产业链群发展促进组织登记表


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3月4日



附件1

德州市产业链群发展促进组织工作指引



第一条  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纵深推进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培育壮大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更好发挥产业链群发展促进作用,探索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之间,广泛整合资源,建设“有力平台”,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生态,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德州市产业链群发展促进组织(以下简称“促进组织”)是指核心业务与全市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关联性,能够为各标志性产业链、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合作交流、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产业名片等公共性事务领域,提供专业服务的组织。

第三条  促进组织的主体既可以是事业单位、驻德高校、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准公共组织,也可以是诸如国有企业、链主企业、科研机构、各类解决方案服务商等市场化运作的营利性组织,还可以是以上组织的联合体,对暂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应稳步取得法人资格。

第四条  促进组织按照功能定位,可分为行业型、专业型、综合型三类。行业型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开展服务工作的组织;专业型是指围绕人才、金融、数字化等某一特定业务开展服务工作的组织;综合型是指可面向多个产业、提供多种业务服务的组织。

第五条  促进组织须具备以下条件:

1.在德州市有固定办公场所,具有综合性或专业性服务能力和水平,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2.具有健全的行政、财务、人事、资产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财务合规。

3. 机构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产业集群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核心成员以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资格为佳,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

第六条  促进组织应具备独立组织或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产业链群建设的能力:

1.研究产业链群发展情况。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的跟踪研判,建立链群企业联系调研机制,与链群内企业保持常态化联络,及时了解产业链群运行状况。针对行业共性、非共性问题,提升产业风险和损害预警分析能力,编制分析报告,提出对策建议。

2.促进链群企业合作交流。为链群企业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合作对接平台,协调企业各方利益,促进多边联系、互利合作。组织或参与承办“融链固链”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交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览展示、论坛沙龙、比赛竞赛等活动,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3.加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参与智库建设,广泛汇聚行业专家资源,完善行业人才支撑和储备体系。结合国家、省级层面产业布局,参与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产业链群图谱、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图等,找准产业发展定位,提出重大项目布局安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对策建议。

4.促进产业链群协同创新。推动链群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围绕产业前沿、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创新合作;推动高校与集群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建设创新中心、中试基地等平台;推动多单位、多主体创新创业孵化、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检验检测认证等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加速集群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

5.提升链群企业发展效能。开展政策解读、信息服务、产业咨询等服务。助力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优化技术工艺、更新生产设备,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助力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开展投融资、创业孵化、人才引育、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对接服务。

第七条  市县工信部门应为促进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配合,加强信息共享,但不得干预促进组织原有组织架构、职能运转、盈利模式等,各促进组织原属监管主体不变。

第八条  促进组织遵循自愿性、公益性、务实性原则,保持现有运行模式的连贯性和业务的独立性,为链群企业提供非排他性的多元化公共服务,可通过在线协作、联席会议等低成本方式开展活动。

第九条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定期公布并动态管理促进组织名单,并选树标杆单位,推动典型引领。

第十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解释。
日期:2025-03-04 有效范围: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