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8部门关于印发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十四条措施的通知
德人社字〔2025〕20号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工会、妇联,天衢新区有关部门单位:
现将《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十四条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德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德州市教育局
德州市农业农村局
德州市商务局
德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德州市总工会
德州市妇女联合会
2025年4月22日
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十四条措施
为进一步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增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家政服务消费需求,根据《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7部门关于印发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十二条措施的通知》(鲁人社字〔2025〕7号)要求,现就加强我市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提出如下措施。
一、提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素质
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按照相关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标准和培训大纲,规范化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实操技能训练,加强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意识教育。将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婴幼儿发展引导员等家政服务相关职业(工种)纳入《德州市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需求项目指导目录》,及时公开并动态调整,引导培训资源向家政服务业聚集,方便劳动者按需选择培训项目。开展家政服务业相关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持续开展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组织实施巾帼家政提质扩容专项培训工程。支持家政服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发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主体作用,建设培训中心,完善实训设施,加大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回炉”技能提升培训力度;鼓励家政培训机构与小微家政企业合作开展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妇联、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大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引导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加强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建设,积极推进家政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强化产教融合,鼓励重点家政企业与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合作设立订单班、冠名班,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加大对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在培训资源、教学设施更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支持家政企业建设家政职业培训机构。(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家政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扩面增量行动,遴选优质院校机构、用人单位、行业协会作为评价机构,畅通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获证渠道,加强对评价机构的技术支持和工作指导,提升家政服务技能人才评价质量。鼓励家政企业、家政培训机构引导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提升带动作用,鼓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家政企业及相关院校常态化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培育打造特色家政服务技能竞赛品牌,“以赛促建,以赛促才”,助力家政服务行业技能提升。对在市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人员,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奖励并晋升职业技能等级;选送优秀选手参加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促进家政人才跨区域选拔交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扩大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规模
5.搭建家政企业用工平台。鼓励引导农村转移劳动力、脱贫劳动力(含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城镇失业人员、未继续升学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群体到家政领域就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在家政服务领域创业,符合条件的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服务活动,支持家政企业、家政培训机构参与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校园招聘、直播带岗等,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加强家政服务用工需求信息归集发布和精准对接。引导家政企业加强特殊时期及春节期间稳岗留工、调节用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妇联、市总工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6.培育家政劳务品牌。推进市域家政劳务品牌建设,打造“德”字号核心家政劳务品牌,加大对本地家政劳务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推行“一县一品牌”行动,分类施策,指导各县市区培育本地特色家政品牌。建立分级重点家政品牌培育库,遴选打造一批领跑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品牌效应,引导更多农村劳动力到家政服务领域就业,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妇联、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7.开展家政劳务协作。支持本地家政企业开展跨地区劳务协作,面向京津冀、省会经济圈等地理相邻、人员来往密集等地积极对接家政领域用工需求,支持重点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联合组建区域家政服务劳务协作联盟,建立稳定劳务协作关系。采取定向培训输出、龙头企业直接吸纳等方式,引导协作地间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优势互补、“双向”流动,促进协作地双方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或就地就近就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妇联、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家政服务用工环境
8.支持家政企业实行员工制。鼓励家政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经营模式,提升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打造家政品牌。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家政企业,逐步向员工制家政企业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住房、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支持政策,增强行业黏性,吸引更多年轻人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加入家政行业,在家政服务行业实现正规就业。(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9.加强家政企业用工指导。持续做好家政服务企业用工指导,指导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与依法招用的家政服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按月足额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家政服务人员不符合签订劳动合同情形的,家政服务企业应与其签订服务协议,该类家政从业人员可作为灵活就业人员按规定自愿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或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持续健全家政从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家政服务机构为不符合签订劳动合同情形的从业人员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总工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10.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加强家政企业日常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法保障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合法权益。鼓励家政机构为从业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或含意外伤害保险的商业综合保险,按照每人每年不高于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支持行业协会、行业联盟建立家政服务纠纷调解机制,开展纠纷调解。鼓励各类调解组织、工会组织和法律援助机构依法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做好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加强全市仲裁机构相关疑难案例研讨,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家政服务行业管理
11.落实家政服务职业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制(修)订的家政服务相关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培养培训、职业技能评价和从业人员行为。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围绕家政服务培训、服务机构分级评价等领域,完善市级家政服务职业体系,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国家职业标准宣传,提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标准意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建立行业信用体系。依托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推广使用“家政信用查”APP,引导家政企业进驻平台,做好从业人员实名认证,做到“应录尽录”。推进从业人员评级赋码,落实“一人一卡一码”制度规定,鼓励从业人员持证亮码上门服务。开展家政企业评等定级,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建立家政企业、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加大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力度。组织申报评选星级服务机构等各类称号。(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家政行业联合执法,加大无证经营、无证上岗、套取补贴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打击价格欺诈、价格垄断、牟取暴利等乱象,维护经营者、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有特色、可推广、能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家政服务劳务品牌的宣传推介,讲好家政服务品牌故事。大力宣扬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先进事迹和职业精神,提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家政劳务品牌、积极投身家政服务行业、尊重关爱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良好氛围。(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市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