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促进农业农村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滨农发〔2025〕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市属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关于促进农业农村消费的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滨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3月3日
关于促进农业农村消费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提振消费的工作部署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促进农业农村消费的行动计划〉的通知》(鲁农市信字〔2025〕1号)要求,聚焦我市农业农村领域,以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消费挖潜工程。为推动我市消费扩容升级培育强力引擎,制定如下措施。
一、精准施策,全面提升农业供给质量
1.加快优良品种培育推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实施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支持推广单产水平高、优质专用性好、推广潜力大的小麦、玉米等作物品种,推进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组织农业系统参加全省农作物优良品种展示评价和观摩活动,指导种子生产者和使用者科学选种用种。2025年,良种覆盖率达到99%,推广转基因玉米种植10万亩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农业科学院)
2.优化多元食物供给。加快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设施化种养,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不断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产量、优质率,增加畜产品、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食物有效供给,进一步丰富群众“菜篮子”品种及品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全市蔬菜、肉蛋奶、水果和水产品总产量稳定在190万吨、90万吨、80万吨、60万吨左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渔业局)
3.加快优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加快“食域滨州”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体系,助力“好品滨州”金字招牌持续擦亮。扎实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评价,推动名特优新农产品分等分级。2025年新发展“三品一标”产品10个,创建市级及以上农产品品牌10个以上,培育2家优质畜产品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
二、整合资源,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4.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依托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推动市、县梯次建设,发挥片区资源和业态优势,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水平。2025年,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片区4个。立足“土味”特色,培育冬枣、芝麻、肉牛、鸭梨等特色主导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强休闲农业精品路线培育推荐,根据农时农事季节,适时推介休闲农业精品路线1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5.积极开展乡村特色文体活动。鼓励各地结合本地乡村文化特色开展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的“村晚”“村BA”“村运会”等“村字号”系列文体活动,通过发展乡村文体产业新业态,带动周边地区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消费,进一步激发乡村市场活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
6.打造高质量“食域滨州”小吃一条街。依托“食域滨州”农业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以滨州特色农产品为主食材,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滨州小吃一条街,推动吃、住、行一体融合发展,推动高质量乡村民宿产业发展。鼓励各地结合本地特色开展小吃体验活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三、提振消费,扎实开展农产品展销推介
7.举办优质农产品“五进”活动。组织滨州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展“进市场、进商超、进公园、进社区、进景区”团购优惠活动,通过开展“打折促销”“买赠抽奖”等优惠活动,让城乡居民就近“赶大集”,一站式购买“好品滨州”优质农产品,激发消费活力,拉动消费增长。2025年,举办农产品“五进”活动10次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
8.开展节日消费季促销活动。聚焦春节、端午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市场,组织100余家“食域滨州”品牌加盟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携带产品参加“好品滨州”农产品节日消费季活动以及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组织“食域滨州”品牌主播开展现场直播带货,搭建线上线下高效产销对接平台,充分释放节日消费潜力。指导开展冬枣节、梨花会等节会活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9.开展电商助农促销活动。推动滨州农特产品、主播入驻“好品山东”双推双选平台。依托“食域滨州”“齐鲁云采”“齐鲁农超”、京东、抖音等线上平台,借助“6·18”“双11”等电商购物节,开展线上促销、电商直播带货、品牌农产品直播溯源等活动,促进线上销售。推动“齐鲁农超”平台“好品滨州”特色农产品主题展馆提质升级。(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
10.开展“好品好物好景”产地直播活动。组织滨州本地知名主持人、网红主播、第一书记等,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对家乡好品好物好景进行宣传推介,展示家乡特色美食、田园风光、乡土人情、乡愁记忆,吸引城乡居民“消费下乡”,激发乡村消费活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新闻传媒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11.参加“百大采购商齐鲁选品行”活动。借鉴滨州农产品走进北京新发地经验,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销地市场,邀请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电商平台、供应链企业、餐饮协会等渠道商,集中到滨州开展采购选品行活动,探访了解并实地感受滨州农业生产优势、产品特色以及市场需求,助力滨州农产品“走出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2.加强展览推介。积极参加“买山东卖全球”山东农业博览会。组织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国内知名展会,开展展示展销活动。加大对“好品滨州”质量公共品牌和“食域滨州”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介运营的支持力度,全方位提升滨州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充分发挥滨州异地商会等社会组织优势,推动家乡农产品异地市场的供需对接,拓展滨州农产品“走出去”渠道。(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商联)
四、政策赋能,促进新型农机具消费
13.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着力突出稳产保供和“优机优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效能。2025年,引导和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各类农机具9000台(套)以上,拉动社会投入购机消费资金2.5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4.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规范落实全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实施方案,扩大报废机具补贴范围,扩大政策知晓度,2025年,引导报废老旧农机2000台(套)以上,推动先进适用农机具的购买和应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五、开放平台,加快拓展国际农产品市场
15.支持境外展销中心设立。支持设立“好品山东”农产品横琴品牌出海中心,推动滨州农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滨州农业企业“走出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6.强化国际经贸交流。支持农业企业赴境外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交流合作活动,强化“食域滨州”优质农产品海外推广,不断创新擦亮“好品滨州”金字招牌。(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外办)
六、跟进服务,营造农业农村良好消费环境
17.提振市场消费信心。严格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依法规范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加强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提高产品可追溯性,传递健康消费理念,增强市场消费信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
18.促进精品品牌消费。积极参加精品品牌农产品消费促进行动,开展农业精品品牌展示展销和线上促销活动,重点加强农业精品品牌宣传推广,不断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进一步拓展精品农产品的市场消费空间。(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9.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链接省数字农业农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齐鲁农云”,完善“菜篮子”平急两用供给保障体系,推进市场监测、展销推广、产销对接、产品查询等全流程数字化,为市场消费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加快农业数字化创新突破,建成县域数字农业发展县1个,新认定智慧农业示范应用基地5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局)
20.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测。及时监测本区域农产品终端销售价格,适时关注市场供需情况并开展形势分析,定期发布农产品价格信息,促进农产品消费稳定增长。(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